如果想遠離胃病,請改掉這些壞毛病

都說吃是人們最容易滿足的慾望,

尤其是在物資豐富的現代,

我們不僅可以讓自己吃飽,

更可以讓自己吃得“幸福”。

但是有機會品嚐到更多的美食就意味著

患上胃病的幾率更大了。


如果想遠離胃病,請改掉這些壞毛病


胃一旦有了毛病,難受不說,

還要有不少忌口,這可就虧大了。

所以,為了大家能隨時保持腸胃戰鬥力,

小棠今天為大家整理了養胃攻略之必須改掉的8個壞習慣。

01 不加鹽不知滋味

高鹽食物不僅會增加高血壓風險,也可能損傷胃黏膜。

偶然的損傷可以快速修復,但如果一直是高鹽飲食,就會出現持續性的損傷。

另外,高鹽食物的精華——鹹菜,可能會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

【養胃建議】

在飲食中儘量避免鹹菜、烤制以及其他高鹽加工食品。

02 吃水果不講究

蔬菜水果有利健康,但中老年朋友胃腸蠕動變慢,吃水果不注意也可能傷胃。

比如柿子、棗、山楂這些水果內含豐富的鞣質,在胃內與胃酸、果肉蛋白髮生作用,形成膠凍樣物質。

正常情況下,膠凍很快便被排空進入腸道。

可如果有胃排空障礙的情況,這種膠凍在胃內便會越積越多,再彙集食物中的纖維、蛋白等,最後形成胃石,導致胃內潰瘍甚至大出血。

【養胃建議】

胃排空比較慢的中老年朋友,不要吃大量的柿子、山楂和棗,淺嘗輒止即可。

03 愛喝高度酒

酒精對胃黏膜的傷害是直接的,一般只要是酒精飲品在 20 度以上,每小時飲用超過 100 毫升,對胃黏膜的損傷就開始了。

短時間大量飲用高度酒,發生胃出血、喝進醫院的人不在少數。

【養胃建議】

戒酒當然最好,小酌時可以選擇低度酒,並且不要過量飲用。

04 邊吃飯邊說話

從小老師和父母就會教育我們吃飯時不要說話,因為邊吃邊說不僅沒禮貌,還會隨食物嚥下更多的氣體,氣體越多,越容易有噯氣等消化不良的表現。

【養胃建議】

專心吃飯、細嚼慢嚥,既不容易被燙到,也能減少氣體吞嚥,減少胃部不適。

05 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它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很多危害,比如肥胖,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急性胰腺癌等。

【養胃建議】

吃飯不求快不求多,細嚼慢嚥能讓你獲得一定飽腹感,感覺自己已經滿足且對事物的慾望不那麼強烈時即可停筷。

06 飲食不潔

飲食不注意衛生,帶有病原體的食物可能導致急性胃腸道炎症,出現嘔吐、腹瀉等。

另外,食物或者飲用水的汙染,也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主要來源,而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潰瘍、胃炎甚至胃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養胃建議】

不喝生水、少吃生食,炊具生熟分開,是保證胃腸道健康的基本措施。

07 吃刺激胃的藥物

很多有心腦血管問題的朋友,會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用布洛芬等止痛藥緩解腰腿疼痛。這類非甾體消炎藥,對胃黏膜的傷害較大。

【養胃建議】

不服用成分、副作用不明的保健品,止痛藥、抗炎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病情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必要時聯合使用胃保護性藥物,並且應該規律隨訪。

08 諱疾忌醫

很多人對胃部隱痛、腹脹等狀況很不重視,覺得忍忍就過去了,加上不敢做胃鏡檢查,將胃部疾病一拖再拖。

事實上,任何胃部不適都可能是身體在報警,小毛病諱疾忌醫,拖成大毛病追悔莫及。

【養胃建議】

腸胃不適一定要及時就診,勿把小病拖成大病。害怕做胃鏡的可以選擇無痛胃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