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鑊耳樓!成為靈山縣大蘆村與蘇村古建築的文化瑰寶

“鑊耳樓 ”其建築佈局是清朝一種建築模式,是按“國字型”建造。分頭座、二座、也有三座、四座,五座的少見。 這一類的房屋佔地面積較寬。因每座正屋兩旁側牆有高聳的風火牆尤如豎起的兩隻鑊耳,如同一頂烏紗官帽。故名稱之為“鑊耳樓”。

「美麗鄉村」鑊耳樓!成為靈山縣大蘆村與蘇村古建築的文化瑰寶

造型獨特的鑊耳樓

「美麗鄉村」鑊耳樓!成為靈山縣大蘆村與蘇村古建築的文化瑰寶

造型獨特的鑊耳樓

按照“鑊耳樓”的建築模式,一般屋前有較寬的場院,立有旗杆石、縛馬樁等,兩旁建有廊屋。這類建築,雕樑畫 棟,雄偉有氣派,一般都是清朝的“功名”或“出仕”之家留下的,如進士之家,舉人之家,而且家境比較富有,能夠擁有“鑊耳樓”,說明這個家族祖上曾經有人被朝庭任命九品官職以上,因為普通老百姓或商賈富紳,朝廷是不允許建造“鑊耳樓”宅院居住,可見當時能夠居住在“鑊耳樓”裡的家族,代表擁有顯赫的社會地位,更代表主人擁有官方的身份背景,這是一件榮耀之極的事情。

「美麗鄉村」鑊耳樓!成為靈山縣大蘆村與蘇村古建築的文化瑰寶

大蘆村古宅鑊耳樓

按當時清朝官場禮制,凡是有官員路過有“鑊耳樓”的村莊,必須命令差役人員停止鳴敲鑼鼓,官員下馬落轎,派人送上名帖前往“鑊耳樓”裡,向主人通報自己姓名、官銜、來意等等事宜,如果自己官銜職位比“鑊耳樓”裡主人大得多的話,“鑊耳樓”主人將來帶領全家上下,出門恭敬上司光臨,還要好茶好酒好菜招待上司。如果來訪官員的職位低於“鑊耳樓”裡的主人,必須恭恭敬敬登門拜訪上司,得到一番熱情招待,但是,來訪官員在離開村莊時,十里內不得鳴鑼敲鼓開道,擔心驚憂住在“鑊耳樓”的上司官員,這體現了當時清朝官場階級規矩森嚴的禮制。

「美麗鄉村」鑊耳樓!成為靈山縣大蘆村與蘇村古建築的文化瑰寶

蘇村古宅鑊耳樓

蘇村古宅鑊耳樓

靈山縣內的鑊耳樓以佛子鎮大蘆村和石塘蘇村為多,以佛子鎮大蘆村的保護最好。在我們靈山當地人的眼裡,從“鑊耳樓”裡走出來的子孫後代,都是具有書香世家的文化傳統氣息與底蘊,祖先的功名不僅代表過去的輝煌,也給子孫後代們帶來福廕,所以,在我們靈山縣能夠擁有這種獨特風格的建築為數不多,這是一種文化瑰寶,請好好保護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