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圍的地貌是否是隕石撞擊形成的?

Lucifer丶Lion


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圍的地貌是否是隕石撞擊形成的?不會的,不會的!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腹地,而塔里木盆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非常具有典型性,它的四面都是高大山脈 ,其形狀也比較規整,就像一個圓圓的盆子,鑲嵌在我國西部地區,總面積達到了40多萬平方公里,其南部還有巍峨起伏的青藏高原。

有人認為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因為隕石坑的形狀都很圓,而且塔里木盆地突然凹陷下去,似如橢圓狀,就好像被什麼東西砸出來的一個坑,所以也就有人認為它是一個隕石坑了,難道真是這樣嗎?如果塔里木盆地是隕石坑,在碰撞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同的地質特徵,其中之一就是隕石坑造成強烈的邊緣物質“噴濺”以及中心的隆起。而且隕石撞擊會造成整個地殼的破碎,以及部分岩層的融化。

一般來說,隕石撞擊時能量非常大,世界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碰撞能量相當於1億兆噸TNT,在地表留下了直徑為8~11千米的大坑。在撞擊過程中,由於巨大的衝擊力,溫度又高,岩石在原來基礎之上,發生變質,有的全部重結晶,變成次生石英岩,有的發生破碎變質為壓碎角礫岩、碎裂巖、碎斑岩等。有的變質為大理岩。

而在塔里木盆地未有此類岩石發現,在天山山麓地帶發現了很多貝殼類化石,反而是海、湖相沉積為主。

事實上,塔里木盆地所在的地塊非常穩定和堅固,在第四紀造山運動過程中,即使受到強大的擠壓力,依然“巋然不動”,保持著原貌,不太像是隕石坑。而岩石噴濺的情況也並未在塔里木盆地周邊找到。

那麼塔里木盆地是怎麼形成的呢?

大約在4億年前,塔里木板塊與周邊的祁連陸塊、柴達木陸塊、崑崙陸塊等完成拼合,構成的了一個大的西域板塊,後來在多次碰撞、聚合初步拼合起來。而且在中生代地殼運動時而沉降,時而上升,但以沉降為主,這個時期為淺海環境,海洋生物繁生,為石油形成奠定了基礎。而塔里木盆地最終的形成是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之後完成的。

第四紀以來,由於印度板塊向北移動,與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在強烈的擠壓力作用下形成了褶皺隆起的喜馬拉雅山脈與整體抬升的青藏高原,同時波及到西北地區,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相繼迅速崛起,又伴隨著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斷陷沉降,新疆大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這次造山運動影響深重,海水退出,淺海環境變為陸地,同時青藏高原隆起破壞了地球上行星風系,重新調整了大氣環流,氣候發生改變,長期乾旱又在風力作用下,形成了塔克拉瑪干沙漠。所以說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圍的地貌不是隕石撞擊形成的。


地理縱橫


我是蘇小謙,我來回答。

狹義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主要指葉爾羌河以東、塔里木河下游走廊以西的沙漠;廣義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指所有分佈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它東西長約1000餘千米,南北寬約400多千米,總面積337600平方千米,佔全國沙漠面積的48.3%,是中國最大的沙漠。

充滿奇幻和神秘色彩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因為位於塔里木盆地中心,而備受隕石愛好者的關注。其中原因,跟塔里木盆地的隕石撞擊說有很大關係。

從形狀來看,塔里木盆地的地貌呈環狀分佈,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戈壁,中心是沙漠,邊緣和沙漠之間則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整個盆地像一個橢圓形的橄欖球,這是隕石撞擊坑的最大特徵。

同時,塔里木盆地還有巨大斷裂與拗陷的特徵,而產生大面積拗陷的能量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我們逐一來分析,這種能量的來源可能會是什麼。

1.來自地球內部的巨大吸引力。如果真是這樣,發生火山噴發的可能性應該更大。所以這個說法被否定了。  

2.來自板塊間的擠壓。如果這個說法屬實,局部地表塌陷更可能是以線性塌陷為基本特徵,不會形成橄欖球形地表塌陷,所以,這種說法也是不可能的。

3.來自外太空的隕石、巨隕石、小行星的撞擊。

塔里木盆地是大面積的整體地質拗陷,周圍正好是高原環抱,盆地山中火成岩突出,崑崙山系中的褶皺山脈以盆地為中心呈波浪形逐級向南分佈。這也符合撞擊坑的另一個特徵——撞擊坑周圍是環形山脈。  

所以,塔里木盆地是因為隕石撞地球形成的。


蘇小謙


感謝提問,關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圍地貌的成因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實際上說的就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的成因。

我們都知道,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的第一大沙漠,同時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流動沙漠,處在我國八大沙漠之首,總面積高達33.76萬平方公里(約合50.64億畝),整整相當於3個江蘇省的面積或者說是江蘇、浙江以及福建這三個省的面積之和。

從地理位置來看,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我國大西北內陸腹地的新疆南疆區域,處在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偏西南,大致上可以將它看作是塔里木盆地“盆底”的一部分。

由於塔里木盆地呈西偏南-東偏北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被天山、崑崙山、帕米爾高原等大型的高原、山脈合圍,不僅地形較為封閉不利於水汽循環,而且本身距海較遠海洋水汽影響甚微,因此氣候乾燥,降雨稀少,形成面積廣闊的沙漠。

而將範圍擴大到塔克拉瑪干沙漠所在的塔里木盆地,它是我國四大盆地中面積最大的一個,總面積約為40萬平方公里(準噶爾盆地約30萬km^2、四川盆地約26萬km^2、柴達木盆地約25萬km^2),從地圖上看上去呈橢圓形狀,就如同一塊巨大的鵝卵石一樣。由於塔里木盆地的形狀看上去比較“規整”,因此很容易讓人將其與隕石坑聯繫起來,就像很多人將呈方形的四川盆地也與隕石的撞擊劃等號一樣。

但僅從形狀上就能否定塔里木盆地是由隕石撞擊形成的,因為它不符合隕石坑環形的凹坑的特點,而且也塔里木盆地最小半周長約為200多公里,也沒有形成所謂的“中心錐”。況且塔里木盆地東西長約1400公里、南北寬約520公里,要形成如此大的隕石坑,那麼這顆小行星的體積明顯要比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大許多,畢竟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的直徑也才約有180公里。

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巨大的封閉性山間盆地,屬於一種典型的經過漫長時期不斷演化而成的大型疊合複合盆地。據科學研究發現,塔里木盆地所在地大約在2.8億年前曾為一片廣闊的海洋,由於地殼的運動導致海水退卻成為陸地,後來又經過了一系列構造運動和外部因素(風蝕等作用)從而形成了現在氣候環境複雜、沙漠廣佈的面貌,特別是青藏高原的隆起,既阻斷了西南暖溼氣流向北輸送水汽,同時也迫使西風帶分成北急支流和南急支流,使得塔里木盆地氣候更加乾旱。

總之,塔里木盆地的形成與隕石撞擊無關,但既然塔里木盆地是由曾經的海洋變化而來,那麼若干年以後會不會又變成海洋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答案。


地理那些事


沙漠是白堊紀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的。

戈壁、沙漠、黃土高原的形成與“青藏高原隆升”是相關的!

白堊紀末期,小行星環由南向北撞擊地球導致地臺活化,地軸傾斜,隕石坑連接形成環太平洋斷裂帶和特提斯構造域;四川盆地是白堊紀隕石坑,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逆掩形成了青藏高原、黃土高原、沙漠、戈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