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种全金属外壳单翼轰炸机B-9,30年狂产18000架

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开始了重型轰炸机的研制工作,第一种实验机型就是安装了三幅机翼的巴林轰炸机,这种航速慢控制差的飞机只能是一种验证机型,放在一战时期还差不错,在二十年代末期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了。不过巴林轰炸机完成了很多重型轰炸机的探索工作,给未来轰炸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美国第一种全金属外壳单翼轰炸机B-9,30年狂产18000架

B-9轰炸机

到1930年,世界上飞机已经往单翼和全金属结构发展,当时美国尚无一款这种类型的轰炸机,波音公司看中了这一点,决定在没有接到军队招标的时候自己承担风险、自筹资金跨出这第一步,这款飞机就是B-9轰炸机。

B-9运用了波音公司之前研发的波音200单翼邮政机的一些技术,因此很快就造出了2款采用不同发动机的原型机,一款是采用寇蒂斯发动机的214型,另一款是采用普惠发动机的215型。1931年公司收到5架原型机的订单,主要用于测试工作,最终选定了安装普惠发动机的型号。


美国第一种全金属外壳单翼轰炸机B-9,30年狂产18000架

B-9轰炸机

最终定型的B-9轰炸机重4056千克,最大起飞重量6469千克,长7.77米,翼展23.42米,高3.66米,采用平直翼布局,安装两台两台普-惠R-1860-11“大黄蜂”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303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1984千米。飞机可以搭载1025千克炸弹,机头和机身的窗口上可以安装共4挺12.7毫米口径机枪。机组成员5名。

关于该机的服役情况并不多,作为美国第一种全金属结构的飞机还是很受到欢迎的,它虽然在三十年的飞机发展浪潮里很快就过时了,但是依然是一种十分可靠的机型,可以改装用于其他空中运输。


美国第一种全金属外壳单翼轰炸机B-9,30年狂产18000架

B-17轰炸机

关于该型飞机的产量,目前在网上能够容易找到的资料均显示从1931年开始,接下来的30年时间里总共生产了18000架。关于这个数字应该是有很大出入的,首先是二战中那么多的飞机消耗,也很少有飞机产量达到这么高,而作为第一款全金属结构飞机,该机采用开放式座舱等都已经跟不上发展潮流,不久后美国就有了更加优秀且便宜的C-47运输机和B-17等轰炸机,完全没有必要再继续生产这种过时的机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