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六掌村的故事,看過的人都......


一個關於六掌村的故事,看過的人都......


(六掌神山 古樹 攝於2019年7月)

一個關於六掌村的故事,看過的人都......

六掌

一個關於六掌村的故事,看過的人都......

六掌,一個很普通的地名,是硯山縣蚌峨鄉的一個壯族村落,是壯語音譯過來的,我不知道它的壯語的實際意義。但兩個漢字組成的名詞,卻讓我產生許多美的遐想,以至於讓我行走在莽莽的六詔山脈中,也想看看標誌這個地名的壯族小村落。

沿著龍壩崗,駕車順山勢—直往下走,不過幾裡便遇到一段難得的平直的路,再拐個彎就到六掌。

在綿延千里的六詔山脈裡,它只是一個細小的點。它的土地全被綠色覆蓋,村莊以高大的營盤山為背景,房舍全是二到三層的水泥澆灌小別墅,錯落有致地圍看村莊中心的神山。房舍毫不擁擠,村民飯後竄門非踱好長的方步不可。七彎八拐的村中道路乾淨整潔,路旁剛種不久的櫻花,正旺盛地生長著枝葉,整個村莊和諧地融在大自然中,一顆眀珠似的小村莊嵌在偏遠的大山深處。這麼久遠,生生不息並與時俱進,讓我很自然地把這裡的壯族同胞與雄渾、寬厚、堅毅的六詔山脈的脊樑聯繫在了一起。

一個關於六掌村的故事,看過的人都......

(六掌神山 山泉 攝於2019年7月)

樹木是這裡最早的居民,村莊中心神山的千年古樹可以見證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壯族村落。一百年太短,一千年不算太長。進入六掌神山,參天古樹蔥鬱茂盛。來時正值盛夏,行走在古樹林裡,沒有一絲暑意,摩挲著皴裂的古樹皮,踩在厚厚的,鬆鬆的,軟軟的腐質層上,我彷彿在穿越時空。這裡偏僻、落後、蠻荒,一直在挑戰著這個小村莊代又—代人的極限,他們也在一代又代地顛覆著人類對這些詞的理解。

從肩扛馬馱到公路運輸,從芧草房到瓦房,再到今天現代建築文明標誌的農家小別墅,那該要經歷多少的磨礪?唯有神山的古樹可以見證這一切。今天古老的村落就像神山上的古樹,正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踏在這厚重的土地上,我理解了這裡的村民為什麼會具有謙遜、熱情、執著、堅韌的秉性;我理解了出生地與生活是否幸福無關的人生哲理。


深藏山裡的六掌這個小村莊沒你想象的那樣沉寂,有限的土地裡顯現出無限的活力。這裡山高林密,森林覆蓋率超過53%,是硯山縣森林覆蓋率之最。人類是大山的子民。大山上有了蔥鬱的森林,她就會回饋給她的子民無限的驚喜。我在蚌峨鄉小學工作了一年,見過我以前所沒見過的許多動物,如竹鼠、臭鼬、山狸……還有成群的足雞(野雞)、鷓鴣、斑鳩,甚至是成群的烏鴉.…..山上有了這些動物,便自然形成各種良性的生命鏈,這是有森林的大山給她的子民最大的回饋;從夏初開始,這裡的牛肝菌、青頭菌、奶漿菌、雞樅……最後到冬天的冬菌,夏末秋初的蜂蛹,從被稱為蜂中之王的大黑蜂到黃土甲、胡蜂、小花蜂......等等山珍,是大山給六掌人的附屬品,這些珍饈人們總會留下一部分給自己吃或用來招待客人,一部分卻源源不斷地送往遠方,又源源不斷地從遠方把希望帶回山村。這是一座橋,一座連接山裡與山外的橋。


一個關於六掌村的故事,看過的人都......

(六掌村農家別墅攝於2019年7月)

六掌人面對大山,深諳節制之道。如人們取蜂蛹總不會—網打盡,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蜂蛹最飽滿,當蜂蠔飽滿時他們便會趁著夜色悄悄地只把蜂房割下,留下一餅蜂房和蜂窩給蜂王和工蜂繼續照料,讓它自然過冬。在山裡繁衍生息幾百年至今的村民,無論老少都明白大山及大山上的一切,都是他們生命裡的一部分,清清的山泉水已經流入他們的血液,所以取捨才總是那麼有分寸。

一個村莊的故事,總是一個謝幕,接著又拉開下一個帷幕。神山的古樹,見證看蚌峨鄉六掌村隨歷史潮流興衰的更替。或許在歷史潮流中有許多人已經把家鄉變成了故鄉,家鄉的花米飯,綠粑粑及酸湯米粉,已變成了永遠的鄉愁。但無論怎樣,有森林的大地母親,她永遠不會讓她的子女失望。在和諧的新時代裡,她又迎來了新的機遇,就像神山上的茂盛的古樹葉,在閃耀著新的生命。


來源:家在硯山
法律顧問:馮在照
編輯:小小吳
副主編:劉貴仁 鄧三鳳
審核:藍淽 大白 秋水
主編: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