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第四次中東戰爭(也稱贖罪日戰爭)初期,以色列被埃及和敘利亞成功突襲,措手不及,極其被動。

在西線,以色列耗費巨資打造的巴列夫防線被埃軍突破,埃軍以極小的代價跨越蘇伊士運河。在北線,以軍配置於前沿的裝甲部隊遭到殲滅性打擊,弋蘭高地防線多處被敘利亞軍隊突入。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贖罪日戰爭前的中東局勢圖

後期以色列雖然扭轉了戰局,但由於前期的嚴重挫敗,只能說是取得了一場殘缺的勝利。

戰爭初期以軍失利的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色列沒能及時預警埃敘聯合襲擊,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但並非唯一的原因。

情報粗疏失誤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大獲全勝,輕敵情緒四處漫延,情報工作也因之失焦,對埃敘戰略決策、軍事訓練和武器裝備等方面的調整改進喪失了敏感性,既知之甚少,也流於表面。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的阿里埃勒·沙龍,他是以色列的前國防部長、前總理。

以色列軍事情報局長澤拉,在情報分析上預設立場——埃及在能攻擊以色列縱深、癱瘓以色列空軍之前不會貿然開戰,而敘利亞沒有能力單獨開戰。這一假設被以色列高層廣泛接受,成為判斷埃敘是否會發起進攻的金科玉律。

這個假設完全是以己度人,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因為埃及的戰略就是與以色列打一場有限戰爭(而非直接滅掉以色列),登上運河東岸,奪回部分領土,然後尋求政治解決。

以色列掌握了很多戰爭苗頭,但大多被這一假設過濾掉了。

1973年10月1日和3日,以色列南部軍區的情報軍官兩次提交報告,判斷埃及在蘇伊士運河西岸的演習是為了掩飾戰爭,但均被其上司以埃及空軍尚弱為由扣押而未上報。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以色列軍隊跟坦克

10月4日晚,蘇聯緊急撤出援埃軍事人員和家屬,以色列軍情局掌握這一情況,但仍認為這件事不足以印證埃及即將開戰。

埃敘策劃突然襲擊針對的是以色列的動員機制,意圖抓住以色列從下達動員令到後備部隊發揮作用的時間空檔,並沒有指望將開戰時間隱瞞到最後。

以色列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10月6日凌晨,以色列通過隱藏在埃及高層的間諜獲知戰爭當天爆發,但內閣成員仍在為埃敘究竟幾點開打爭論不休,白白地浪費了幾個小時的總動員時間。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埃敘兩國臥薪嚐膽,立誓雪恥,恢復戰損並大力加強訓練,戰鬥力大有改觀。以色列也對此視而不見。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埃及軍隊跨越蘇伊士運河

開戰後不過18小時,埃軍兩個集團軍9萬人,850輛坦克和1萬多臺車輛就跨越蘇伊士運河,損失不過280人、25輛坦克和5架飛機,擊落以軍飛機27架,打殘以色列前沿部署的三個裝甲旅和一個步兵旅,創造了軍事史上的渡河作戰經典,表現堪稱驚豔。

以軍仍不以為意,覺得埃軍只不過是佔了突襲的便宜,自己的後備部隊一上來,肯定能把埃軍打回原形。然而,事實給了以軍當頭一棒。

10月8日,以軍趕到西奈半島的後備裝甲部隊協力發動進攻,意圖反向渡河,攻入埃及核心本土。埃軍奮力抗擊,以軍又有一個裝甲師被打殘,損失坦克80餘輛,不得不終止計劃。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被摧毀的以軍坦克

經過這次打擊,以軍承認埃軍早已不是“吳下阿蒙”。實際上,他們訓練有素、機智靈活、富有獻身精神。

以色列也掌握了埃敘兩國從蘇聯輸入武器的清單,但並沒有去研究其技戰術性能和對抗措施,因此在戰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直到戰爭結束,以空軍也未掌握蘇制薩姆6防空導彈和23毫米自行高炮的電子干擾方法,一直只能冒著密集防空火力強行突擊。在北線,以色列因為沒有注意敘利亞坦克已擁有紅外夜視裝備,喪失了傳統的夜戰優勢。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薩姆-6地對空導彈

兵種建設失調

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通過空中突襲摧毀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等阿拉伯國家戰機451架,自身戰損只有29架,奪取了全面制空權。

隨後以軍又以主戰坦克為核心的裝甲部隊發起狂飆突進的地面進攻,西奈半島的埃軍被打得潰不成軍。在六天的戰鬥中,以軍擊毀阿拉伯聯軍956輛坦克,自身僅損失394輛。

輝煌的勝利給了以軍“飛機加坦克”就可以解決問題的錯覺,導致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將大量的經費投入到了空軍和裝甲兵的建設中,步兵和炮兵則被嚴重忽視。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以軍步兵大多都被改為坦克部隊和機械化步兵,只有傘兵和一個步兵旅得以成建制保留。炮兵部隊則缺乏足夠數量的火炮,並且機動能力不足。

埃軍用以“以步制坦”的打法給頭腦發熱的以色列上了一課。

在阻擊埃軍渡河的過程中,以色列裝甲部隊在沒有足夠火力支援和有效步兵掩護的情況下,一再孤軍冒進。結果遭到埃及步兵RPG火箭筒、無後坐力炮、AT-3反坦克導彈等武器的密集火力阻擊,損失極為慘重。

到10月7上午,以色列在西奈半島前沿部署的291輛坦克,已被埃軍摧毀191輛,損失高達三分之二。

10月8日下午,以軍第600裝甲旅旅長率領旅指揮所以及190裝甲營進攻埃及橋頭陣地,正好鑽進對手預設的伏擊圈,遭到反坦克火力的毀滅性打擊。50餘輛坦克被擊毀,190裝甲營營長遭埃軍俘虜,僅有4輛坦克逃離戰場。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第四次中東戰爭雙方中的一次交戰

埃及宣傳機器將這個戰果誇大為 “全殲以色列190裝甲旅,活捉旅長”,後來以訛傳訛,廣為傳播。但這個戰例本身堪稱步兵反坦克的經典,證明步兵在現代戰爭中仍有一席之地。

在後來的戰鬥中,以軍研究出了一套 “中和”敵方反坦克能力的戰法,即用機槍和火炮進行壓制射擊,擾亂和殺傷缺乏良好掩護的敵方反坦克手,才控制住了損失。

戰後,以色列吸取了兵種建設失調的教訓,“飛機加坦克制勝論”就此在以軍中沒有了市場。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以軍“幻影”戰鬥機

埃敘準備充分

埃及和敘利亞從政治、外交和軍事方面為這次戰爭作了大量針對性準備,增強了自己的力量,壓縮了對手的迴旋餘地。

經過埃及居中協調,阿拉伯聯盟在這次戰爭中空前團結。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利比亞、沙特等非前線國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地支援埃敘, 8個國家直接派兵參戰。出兵最多的伊拉克有5個飛機中隊、1個裝甲師和1個步兵師加入戰鬥。

西歐國家因為擔心得罪阿拉伯聯盟,在戰爭初期拒絕了以色列的求援,並對美國支援以色列的過境軍事運輸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以色列因此在初期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在埃敘的穿梭外交下,戰前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對兩國收回被佔領土的要求給予了支持和聲援。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以色列第四任總理梅厄夫人

10月6日上午,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在確認埃敘即將發動戰爭的情況下,否決了出動空軍先發制人的建議,就是擔心那樣會觸犯眾怒,在政治上不好收拾。

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事後曾說,如果以色列再在這次戰爭中先打第一槍,就不會得到那樣多的援助。美國在後期為以色列緊急空運了2.3萬噸物資,是以色列反敗為勝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即使以色列再一次故技重施,也不可能取得如第三次中東戰爭中那樣輝煌的戰果。因為埃及也做了大量防範空中襲擊的準備。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埃及的蘇制米格戰鬥機

埃及在重建空軍的過程中,為主要空軍基地增建了經過偽裝的跑道,掌握了跑道快速搶修的技術,併為飛機、人員、器材彈藥修建了防空掩體。戰爭爆發後以色列也空襲過埃軍機場,收效甚微。

為破解以色列空軍優勢,埃敘研究制定了“以地制空”的不對稱戰術。即運用薩姆2、薩姆3、薩姆6型地空導彈、自行高炮及薩姆7肩扛式導彈組成高中低銜接的綿密防空網,截擊以軍戰機,保護己方戰線。

這個戰術取得了輝煌戰果,以色列空軍在開戰頭四天有49架飛機被埃敘防空武器擊落,佔到總數的八分之一。向來嚴重依賴空軍進行火力支援的以色列陸軍也因此大受影響。埃及“以步制坦” 的打法也有效剋制了以色列的裝甲兵優勢。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薩姆-7肩扛式對空導彈

埃軍為搶渡蘇伊士運河所做的精細準備讓人歎為觀止。

他們將渡河動作逐項細化分解到各支部隊甚至各個士兵,長年累月反覆練習,直至每個動作都成為反射性動作。

有一支部隊幾年來除了訓練通過江河架設一條油管,沒有幹過其它事情。架橋部隊每天訓練架橋和拆橋兩次,包括在河邊突然剎車以使架橋構件衝入水中的細微操作也一再練習。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蘇伊士運河衛星圖

以色列沿運河東岸構築了高達20米的沙堤,對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的通過造成了極大的阻礙。由於沙土的流動性,爆破轟炸對沙堤的毀壞破障效果不佳,埃及研究出了用高壓水龍頭沖毀清除沙堤的辦法。

為了在戰時按時限打開通道,埃及專門構築了同樣的沙堤,供工兵分隊反覆練習,埃及軍隊一共開展了300多次渡河演習。

以色列汲取教訓,埃敘雖敗猶榮

以軍在經過最初幾天的震驚和茫然失措之後,還是憑藉卓越的戰鬥素養和優勢的武器裝備找回了感覺。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上圖)以軍裝甲部隊

不過,初期的嚴重失利,也令以軍出了一身冷汗。他們意識到沉緬於過去的榮耀,輕視對手有多麼的危險。以軍深刻地汲取了教訓,進行了多項改革,在後來的戰爭中續寫了不敗的傳奇。

埃敘兩國最終還是戰敗了,但他們在浴血鏖戰中展現的智慧和勇氣,很大程度上挽回了上次戰爭中丟掉的榮譽和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