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法利夫人》探究人性的弱点

福楼拜是一个纯粹的作家,创作是他的生活,艺术是他整个的生命。他被称为现实主义小说的“鼻祖”。他从不在任何一部作品中强加自己的情感,他像一位科学家或是解剖医生,秉承着客观、精确的态度来对待笔下的文字或是精准的解剖作品中的人物,同时他着重细致入微的描写现实,呈现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和事。

《包法利夫人》就是福楼拜的一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他在这部作品里没有为任何一个人物贴上固定的标签,也没有为人物量身定做故事和环境,而更多的是从生活的原生态出发,来探讨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

福楼拜追求的并不仅是生活的表象,而是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美,是人物面容后面的真实心理。他的作品中从不对任何一个人物直白的判断评论,而是从遵从本心,塑造真实的生活与一些平凡人的平淡无奇的生活经历,所以他的作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从《包法利夫人》探究人性的弱点

作家苏童评论《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包含人性弱点的百科全书。的确,整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包法利夫人爱玛的贪婪与堕落,以及其他人的自私与麻木,而对爱玛的批判与声讨往往让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爱玛的丈夫查理。

查理不仅仅平庸无能,潜藏在他骨子里的人性弱点更是间接的导致了爱玛的悲剧以及自己的悲惨人生。

01

查理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其实老好人这个词最早出自巴金的《寒夜》:“那么你要怎样呢?你有胆量么?你这个老好人!”

可见老好人的性格就是没胆量,随和厚道,从来不得罪人,也不会拒绝别人,总是习惯性地接受他人的任何请求。

从《包法利夫人》探究人性的弱点

心理学上把这种“老好人”的现象称为“取悦症”。

取悦症,是一种病理状态。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这种过分取悦于他人的好人常常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取悦症的类型有三种:认知型、习惯型和情感逃避型。

查理就是典型的取悦症人格,他天资不高,老实、懦弱无能,父亲整日花天酒地,对他一点都不重视,所以查理的母亲把希望统统都寄托在他身上,而为了不辜负母亲,查理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尽管他完全听不懂。

他干完一天的乏味工作,好像拉磨的马一样,两眼蒙住,兜着一个地方转,不知道磨了些什么。“

查理没有清晰的个人目标和个人边界,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是该拒绝什么,只是麻木的听从母亲的安排,用功学习、干活。后来母亲又介入他的婚姻生活,即使他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哀怨、压抑,但是他从未反抗而是一直隐忍着。

从《包法利夫人》探究人性的弱点

而他一味的隐忍与顺从导致了他习惯型“好人”人格的形成,从小到大他习惯了牺牲自己的需求而满足父母的期望,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没对母亲和两任妻子的要求说过“不”,他从不拒绝他们的需求,即使是无理取闹。

尤其是娶了爱玛后,他的取悦症更加严重,他对爱玛所提的所有要求都言听计从并且极力满足她的所有欲望,她担心爱玛生病便全家都搬去永镇居住,爱玛不愿意照看孩子,他便把孩子寄居在别人家里,为了满足爱玛的奢侈消费,查理背上债务,最后当光所有的家当帮爱玛偿还巨额债务。

而自始至终,查理从来没有责怪抱怨过爱玛,而是任由爱玛胡作非为,并竭尽全力讨好她。

心理学家Jay Earleyr认为,讨好是一种人格模式,这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个讨好者,你可能会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讨好他人,亲密关系是你的死穴,一旦爱上一个人,你可能就会开始配合对方的安排和喜好,对方提出的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

查理对爱玛的爱与讨好已经超越底线,关于爱玛的风言风语,查理肯定是听过不少,但他觉得她那么美招人爱慕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当他看到爱玛与情人之间的信件后,竟然认为谁都没有错,错的是命运。对爱玛的取悦或讨好,已经成为查理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

从《包法利夫人》探究人性的弱点

其实查理的这种行为归根究底是因为查理没有自我感和安全感,他对自己不认可,觉得娶到爱玛是三生有幸,同时他受情感畏惧驱使,她害怕爱玛离开他,害怕被人批评嘲笑,他坚信自己做个老好人默默地忍耐接受一切就能避免爱玛的抛弃和流言蜚语。

最终查理扭曲的思维和对爱玛的过分取悦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悲痛而死,爱玛服毒自杀,女儿孤苦无依。

02

福楼拜的作品中没有巴尔扎克或司汤达笔下的征服者和英雄,他塑造的只是一些平凡的人或是弱者,而《包法利夫人》中的查理就是一个典型的弱者,是一个老好人。

其实老好人的本质就是善良,在生活中他们为他人考虑的多,自己承受的也多。他们的理念是做个好人,给予他人温暖,相信生活是美好的。

但讽刺的是老好人也恰恰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因为现实中有一种“得寸进尺效应”,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一个小要求,那么别人在此基础上会再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包法利夫人》探究人性的弱点

而丑恶虚伪的人总是会利用老好人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如爱玛她一次次的利用查理对自己的爱和包容来践踏查理的情感和尊严,得寸进尺的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她因无视道德和人性终究引火烧身。

另一方面福楼拜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与黑暗以及人性的劣败,福楼拜经历了法国七月革命与第二帝国,他看到 了社会繁荣的背后是政治腐败、社会上层道德堕落、物欲横流的资产阶级,以及人与人之间只有尔虞我诈而没有真诚与信任。

所以福楼拜通过查理这个平庸的弱者角色的塑造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堕落的社会道德及小市民的鄙俗和猥琐的人性。

03

作品《包法利夫人》中有一幅漫画是福楼拜在解剖包法利夫人,实际上是福楼拜秉承医学的冷静在解剖人性,解剖社会道德。

福克纳领诺贝尔奖时说:“说到底,艺术的力量,是道德的力量”。

木心也说过:“道德在土中,滋养花果——艺术品是土面上的花果。道德力量愈隐愈好,一点点透出来。”

而福楼拜在作品中从不做是非黑白的判断,他将道德隐藏的很深,他善于借用经验和人物,使自己内心的因素显露出来。

所以他通过查理这个人物,告诉世人强大的道德力量是真实的存在,善良的老好人也会存在,虽然地位低下的弱者会被欺凌、侮辱,最终也不能善终。

但真正承载生活本质特点的人还是弱者,即使被无情的压迫和打击,弱者还是会原谅一切,承担一切,他们始终会昭显出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从《包法利夫人》探究人性的弱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