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导语:

《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因不满足于生活的平淡而去追求理想的爱情,却一步步走向了悲剧。对于包法利夫人的一生,从四个方面来看,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感受她的多情、理想、虚荣与幻灭,并从中得到启示。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包法利夫人》里,这是一位美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艾玛的情感生活和悲剧命运。艾玛从小受到修道院和浪漫主义爱情的影响,向往着精致、完美的爱情,和医生夏尔结婚后,因不满 于婚姻的平淡而去追寻理想的生活。先是与地主罗多夫私通,被抛弃后又与练习生莱昂偷情,后来也被无情地遗弃,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和浪漫,包法利夫人耗尽了全部家财,债台高筑,这时候她认清了现实的冰冷和残酷,爱情失意同时又无力还债,走投无路之时,艾玛绝望地服毒自杀。

拜伦说: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艾玛的悲剧的根源就是她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爱情,她一生追求完美、理想而又浪漫的爱情,爱情于她已经不仅仅是爱情本身的意义,而是生命的全部,是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她成了一个彻彻底底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人,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虚荣心日益膨胀,渐渐地,她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道路,最终只能以遗憾收场。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一、追求浪漫的爱情理想

艾玛本是外省一个普通农户的独生女儿,但是,她自小在修道院里受过贵族化的教育,并在浪漫主义爱情小说的熏陶中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动人,憧憬着浪漫、有情趣、有品质的生活,在修道院长大的她从小就向往着浪漫、完美、公主骑士般美好梦幻的爱情。

修女、十字架、圣坛、圣水、美好的爱情故事,少女的心中满是对爱情的憧憬。“阴暗的树林,内心的骚动,发不完的誓言,剪不断的呜咽,流不尽的泪,亲不完的吻,月下的小船,林中的夜莺,情郎勇敢得像狮子,人品好的不能再好,衣着总是无暇可击,哭起来却又热泪盈眶。”

艾玛沉浸在这样梦幻的爱情理想中无法自拔,就像是活在梦里的人,在修道院从小种下的这颗浪漫主义的根苗越长越大,最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在艾玛眼里,这样的爱情才叫爱情,“爱情对她来说,应该突然而来,光彩夺目,好像从天而降的暴风骤雨,横扫人生,震撼人心,像狂风扫落叶一般,把人的意志连根拔起,把心灵投入万丈深渊。”

有着这样的爱情理想和一颗不安分的心,就注定了艾玛无法满足于空虚平淡的生活,也无法忍受平庸无趣的丈夫,她将永远活在自己不切实际的玫瑰梦里。可以说艾玛这样浪漫主义的爱情理想就已经为她悲剧的人生埋下了种子。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造成艾玛悲剧的最大原因,就是她无法正确地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骑士与公主式的爱情的确是浪漫缠绵让人心向往之,但是,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应该担当的角色,而艾玛却把爱情看成了一切,终其一生追求并不存在的理想爱情,就像是患上了一种臆想症,在自己编织的爱情美梦中迷失了自己,因此,最终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艾玛有一颗追求浪漫的心,然而,丈夫夏尔平庸而木讷,毫无情趣,不理解也无法给予爱玛她理想中的生活。他不会游泳,不会击剑,不会开手枪,对于艾玛喜爱的绘画、音乐、诗歌一窍不通,不仅如此,他还不思进取,自甘平庸,被人欺负排挤也无力反抗,让艾玛忍不住骂他窝囊废。

这样平淡的生活让艾玛感到无力,失去了原本的激情,她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满怀憧憬、悉心打扮布置家里,终日素面朝天,无所事事,内心充满了寂寥。在这以前,爱情仿佛是一只玫瑰色的大鸟,只在充满诗意的万里长空的灿烂光辉中飞翔;可是现在,她也不能想象,这样平静的生活,就是她从前朝思暮想的生活。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面对这样一潭死水般的生活,艾玛感到窒息,她对自己在书本里看到的动人情节产生了怀疑,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竟会与书中相差如此巨大,她特别急于逃脱这里,想要去追寻自己心中的浪漫与激情。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夏尔对艾玛的确是付出了真情,欣赏她、关爱她,常常看着艾玛美丽的身影看得入迷,为自己娶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而满足,为了让艾玛过得开心舒适,甚至不惜放弃了已经工作多年的地方带着她搬去另一个城市。

尽管如此,忠厚老实甚至木讷的他并不是艾玛理想的伴侣,夏尔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艾玛,但是他不懂浪漫,体会不到妻子内心的情感波动,也无法和妻子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艾玛试着给他朗读情诗,吟唱缠绵婉转的感伤歌曲,但是就像对牛弹琴一般得不到任何回应。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包法利夫人内心苦闷不已,精神世界长期处于不满足的状态里,然而那骑士般的爱人、诗情画意的生活久久在她心头萦绕,平淡无趣的生活让艾玛想要寻找生活的不同,她一直期待着发生些什么,直到后来遇到莱昂和罗多夫,就像是干涸的田地终于得到了雨水的滋养,她积蓄许久的激情终于有了释放点。

可以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造成了艾玛一步步走向悲剧最重要的原因。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三、日益膨胀的虚荣心

终于在她和丈夫应邀去沃比萨尔城堡参加宴会的时候,艾玛心中的那团火燃烧了起来。金碧辉煌的大厅,穿着华丽的男男女女,服饰考究、温文尔雅的绅士,如今已年迈但曾做过皇后情人的公爵,还有邀请她跳华尔兹的子爵,这些都让艾玛无比向往,难以忘怀,这次的行程让爱玛的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

公爵夫人的容貌姿色远不如她,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艾玛那颗虚荣和不满足的心躁动起来,她认为她应该过得比她们更好,而不是守着一个木讷的丈夫终了一生。 这时候,她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以为珠光宝气就是高雅和精致,片面地把理想的爱情认为是奢侈的感官享受,走入了虚荣的误区,也就离自我毁灭的深渊更近了一步。

搬家后,艾玛认识了很有绅士风度的莱昂,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这让艾玛平淡如水的生活重新有了一抹亮色,但是很快莱昂就离开了,艾玛的生活再次陷入了黑暗。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罗多夫的出现让艾玛那颗渴望爱情的心再一次燃烧起来,罗多夫豪放大胆,和懦弱无能的丈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他还是个情场老手,不费多大力气就让艾玛爱上了他。艾玛买了各种珠宝首饰尽心地打扮自己,并给罗多夫买了许多价值不菲的礼物去取悦他,但很快罗多夫就对艾玛失去了兴趣,在艾玛提出要和他远走高飞时,罗多夫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无情地抛弃了她。

情感受到重大打击之后,她与莱昂再次相遇,心灵感受到了慰藉。她每周都去与莱昂私会,品尝着偷情的乐趣,以为这就是她一直梦寐以求的爱情。然而,一直以来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和幽会的开销,她一直暗中预支金钱,却不料中了奸商勒合先生的圈套,高利贷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法院发公文让她限时还款,但数目巨大让包法利夫人无法负担,她只好去找两个情人借钱,但两人都不愿帮忙,这就是她自以为是的美好的爱情。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债台高筑之时情人们纷纷避之不及,艾玛感到绝望透了,不仅仅是因为无力还清的巨额债务,更是因为那颗执着追求爱情的心在残忍的现实面前被敲得粉碎,所谓柔情蜜意,心驰神往的爱情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一场空。

并且我们可以注意到,艾玛留住情人的心的方式往往是用金钱,她送给罗多夫镀金的马鞍,买漂亮的衣服首饰打扮自己,大把的金钱都挥霍在了幽会上。从这里可以看出艾玛本身的爱情观就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是虚幻的,像是美丽的空中花园。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幻想中的公主式的爱情必定是华丽的,并非寻常人家粗茶淡饭就可以满足,她有意无意地在模仿书中的情节,在沃比萨城堡见识到的上流社会的高贵奢华,也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那些想象中奢华的场景都是她虚荣心的体现,她企图用金钱维系她的爱情美梦。“轻浮的虚荣是一个不餍足的饕餮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结果必然牺牲在自己的贪欲之下。”正如莎翁所说,欲壑难填,艾玛最终还是陷入了虚荣与欲望的深渊,走向了绝境。

追求爱情,追求理想的生活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生活并非书本中的爱情故事,艾玛过分沉迷于虚幻的爱情理想之中,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爱情观,在与现实生活形成落差之后就陷入了痛苦之中。

金钱换来的奢侈生活,看似优雅,其实无处不透露着腐朽气息。艾玛想极力摆脱平庸的生活,却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在挥霍无度和她自己构筑的爱情美梦中虚度光阴。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四、为爱而生,为爱而亡

爱情一直是艾玛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她最终却进入了误区,造成艾玛命运悲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过于沉溺于爱情的幻想中,对于爱情过分投入,甚至一厢情愿地付出。

对于爱情,艾玛太过盲目,她已经完全把爱情当成了一种依赖和精神支柱,爱情成为了爱玛生命的全部意义,和生命、理想紧紧勾连在了一起,使她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为爱情而活的人。 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她不惜放弃疼爱她的丈夫,还有心爱的女儿,不顾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爱情的怀抱。

绝大部分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对爱情过分的投入和依赖,甚至失去了自我,把爱情看得太重要,成为了爱情的奴隶,作为一个从小受到浪漫主义爱情熏陶的人,艾玛较之其他女性显得更为疯狂,她把生命的全部支撑和依靠都放在了爱情上,为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心血,爱情成为了生命的全部动力,因此失去了爱人的时候她的生命就仿佛被掏空了一样,加上巨额债务缠身,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为爱而生,为爱而亡,艾玛的人生抒写了一曲轰轰烈烈的爱情悲歌。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结语:

我们褒扬包法利夫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却也批评她的虚荣和不加节制的欲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我们也有一颗躁动的心,我们不安于死水般的平淡生活,想要追求新鲜、刺激,想要热烈如火的爱情,渴望辉煌的事业,期盼着跌宕起伏像小说一样精彩的人生,然而真实的生活就是平淡的,苦闷的,千篇一律的,甚至是孤独寂寞的。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让自己躁动的灵魂安定下来,体会生活平淡与宁静中的美好。并非只有轰轰烈烈的人生才精彩,平淡中也包蕴着幸福。

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诱惑,我们要始终把握好自己心中的节奏与方向,不要任由欲望膨胀迷失了自己。并且,我们必须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分执念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只会让我们偏离真实,越走越远。

《包法利夫人》: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把爱情当作全部的悲剧人生

追求爱情固然是好的,但爱情毕竟不是生命的全部,如果像艾玛一样把爱情当做一切最终必然无法负荷,越来越失去自我。爱情成了艾玛的整个世界和生活的重心,她的生活除了对于爱情的幻想外再无其他,这样的人生是空洞而且没有意义的。

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我们必须先有自我,才能拥有爱情,我们永远拥有对于自己生命的独立的掌控,爱情再美好也都不足以成为我们的全部世界,我们必须找寻到除了爱情以外可以让我们双脚坚强站立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