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对中国贡献到底有多大?

世界一等888

杨振宁在外交、科研、教育等方面都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在外交上1977年他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在《纽约时报》上刊登“致卡特总统的公开信”,并加了八个汉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其次,在教育上,1980年,1978年3月杨振宁倡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向进行访问学者研究!

1983年杨振宁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在15-18岁青少年中进行计算机教育,因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地震博士

前不久,放弃外国国籍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教授,已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本该是一条重大新闻,但网友们可不这么理解,甚至有网友攻击他是“年少成名美国籍,年老归国享晚年”,对于他的学术成果大众却知之甚少。

他们觉得杨振宁作为一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在祖国困难时期却没有归国搞研究工程发展,反而留在了美国研究物理,还娶了一名比自己小54岁的夫人是不齿的。

从这一点看,确实杨振宁是不及邓稼先的,那是不是说明他对中国就没有贡献呢?如果有,他到底对中国又有何贡献?

对大部分人来说,杨振宁确实没有钱学森、邓稼先回国的忠诚,也没有他们在中国科研可见的成果,像导弹、原子弹、氢弹等,都让中国变得强大。

所以相对于他们更多受到国人的尊重,杨振宁不太为国人熟知也是情有可原。

但在最前沿的理论物理学界,杨振宁的成就堪称20世纪的伟大杰作,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

后来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实他是在获奖后才入美国籍的,诺贝尔奖也是以中国人身份颁奖的。

国外媒体甚至将杨振宁列为物理学历史上排名第18位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美国物理学博士是这样评价杨振宁: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华人科学家,如果20世纪科学史只能记录一个华人的名字,那这个人一定是杨振宁。”

国人觉得邓稼先放弃一切回到祖国投身建设是为爱国,而杨振宁贪图富贵,其实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并不是杨振宁不爱国,只是他钻研的是物理理论研究,而实践能力很差,但当时中国需要的是邓稼先这样的实践人才,国内环境还没有能力去搞理论物理研究,所以杨振宁回来其实也没用武之地。

其次,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他也做了很多工作,他利用自己物理学界积累的人脉和影响,积极在国外活动,说服各个国际学术研究交流组织,帮助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

他甚至用自己的工资给他请来的教授发工资,也正是他自己去各地演讲募集经费给那些出国在外的学子,这些学子学成后才能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此外,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所以,抛开对杨振宁的个人成见,他是值得被尊重的,对世界和中国的贡献是更不可磨灭的,所以我们记住的不应该只有西方的霍金,更应该有我们中国的杨振宁。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我和杨振宁教授没有直接交集,但间接的一些事情,就可以令我感觉到他对中国科学界的贡献有多大了。

杨教授回国之后,一直在清华任教。当时我在北大,而且也不擅长物理,并没有去听过他的课。

他当时精力还比较旺盛,经常给本科生上课,我的同学有不少都去听过他的课,无论是他讲课的专业性,还是他上课的风度,没有一位同学给差评的。他鼓励学子们为了科学去努力,应该说给了很多人搞科研的动力。

真正让我感到很受触动的是,当我再回到学校念书时,导师讲了个故事,说之前在美国任教二十多年了,已经习惯于美国的生活了。但是杨教授回国之后,对美国的华人知识分子影响很大,当他振臂一呼之后,很多人都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到中国,仅仅是这么一项贡献,都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就在今年夏天,清华大学建立科学史系,九十余岁的杨教授,还亲临现场进行道贺。

很多人都说杨教授年轻时没有回国,到了岁数大了,才到国内招摇撞骗,这简直就是诽谤。

杨教授之所以没有在年轻时回国,且入了美国国籍,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他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是理论物理,对于新中国来说,既没有这个能力支持他的研究,他的研究也对当时的中国没有太多意义,所以回国的必要性很低;关键的一点是,他是中华民国的国民,并且还娶了国民党高官杜聿明的女儿,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实是非常尴尬的身份。所以,他在当时做出的选择,即是对他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也是对中国来说最有利的选择。

而他在回国之后,带来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学术成就本身,只不过很多人看不到而已。

一言以蔽之,杨教授对于中国科学界的贡献,可以说是伟大的。


分子美食家

当我们网络搜索“杨振宁”时,出现最多的是关于这位老教授在82岁时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翁帆"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式的婚恋,最近更是因为媒体大肆报道的遗产新闻而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闲谈。与钱学森等知名学家相比,网络上对于杨振宁更多的是谩骂与不齿,对于他的学术成果大众知之甚少。

作为教育家在培养中国年青一代杰出人才方面所做的贡献!杨振宁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始人,该研究院在理论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论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汇聚众多国际一流学者。清华高等学术研究中心,是杨振宁仿照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模式创立的,规模不大、人数不多,但人员和研究项目都一定是第一流的。

作为科学史研究者,写下了一系列传世之作!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漂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

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1969年,杨振宁和杨振平将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问题推进到有限温度。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模型在有限温度(T > 0)的严格解。

抛开他的个人生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他让中国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更深了一步!


镁客网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7年,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他以8000美元代价在当天《纽约时报》上刊登全页广告启事“致美国卡特总统公开信”,全文用英文发表,旁边加了八个中文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到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身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杨振宁以物理学界第一人身份,为中国请回了很多科学家,也为中国科学家打开了视野,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科技前沿之间的距离,他给国家带来的贡献巨大。


举个例子,正是由于杨振宁的努力,清华的物理是中国离世界顶尖大学水平最近的学科之一,有可能成为中国物理学奖第一人的张守晟,正是由于杨振宁劝其做凝聚态理论,2017年用理论预言了拓扑绝缘体并被实验证实,足见杨振宁当年何其有远见。

2000年《Nature》评选过去1000年影响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是在世的唯一一个影响世界千年的物理学家。


震长

杨振宁教授一直帮助和支持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在他正式回归以后,更是在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科学方向引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振宁回归后的科学管理和组织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先生成功组建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成立研究中心基金会,在海外募集资金,以招揽英才。杨先生通过基金会为清华募集到了大量的捐款,同时,他自己也捐献了多年的积蓄和房产给基金会。资金到位后,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被引进清华工作,对清华物理及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杨先生最近也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发出了警示

中国计划中的超级对撞机预算在200亿美元,杨振宁先生认为这一千亿人民币的建造成本将是无底洞,认为中国不该斥资千亿来到结果未知的研究项目,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民生。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毫无疑问,杨振宁院士是基于中国现有国情考虑,站在热爱祖国的立场上发声。

杨振宁对其他中华文化以及中医等领域也做了很多研究

例如在题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演讲中,他提出了易经这种重于归纳,天意合一的理念,是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文化注意抽象,不求甚解,从而轻视技术,导致落后。

网上最近很多对杨先生的诋毁,看看杨振宁的爱国行为,对比下喷子们的言语,令人痛心。

注:杨振宁已经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现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量子实验室,专注趣味科学,欢迎评论和关注。


量子实验室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很大,超过了齐白石、李小龙、莫言,因为邓公曾经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然而齐白石、李小龙、莫言的声誉远超杨振宁,这很不公平!不平则鸣!今日,文艺猴哥福垊要为杨先生说两句话。




很多人非议杨先生的婚恋,而赞叹比孙中山还大两岁一辈子只娶妙龄女的齐白石。齐老先生83岁还当爹,93岁还准备迎娶22岁的佳人,不曾想驾鹤而去。杨先生前妻是杜聿明的千金,2003年10月19日,杨夫人杜致礼去世。杨先生非常热爱他的夫人,2004年平安夜的白天他与28岁的翁帆结婚了,他们相差54岁。娶翁帆就是热爱其前妻的证明——翁帆与杜致礼非常像。

很多人都是李小龙的铁粉,然而布鲁斯李(李小龙)一辈子都是美国人。而弗兰克杨(杨振宁)曾是华侨,在诺贝尔奖后才成为华人的,后由华人变为国人!他2017年2月21日成为中科院院士,半年后加入了中国🇨🇳国籍。



诺贝尔物理奖颁奖🏆中(右一杨先生,右二李政道)

我国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不是莫言而是杨振宁。准确地说是第0.5个,因为在1957年10月31日,他与美籍华人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1956年6月22日(【科普作家张轩中】,一说2月22日【搜狐教育日历】,一说10月【澎湃新闻】),他俩共同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物理评论》上发表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质疑》一文,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假设。福垊以为,文学带给人的是精神财富,而科技带给人的是物质财富,物质决定精神,唯物主义嘛!文艺是思想力!

现在福垊就谈谈杨先生的贡献。






杨先生获诺贝尔物理奖后,其父于1957年、1960年、1962年三次邀他回国,被他婉拒,不是他不爱国而是杨先生感觉时机不到,甚至还在1964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1973年其父病逝回国,七月十七日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但他并未在国内定居。

贡献一:保钓。1971年上半年他作为华裔科学家第一个参加保钓运动,刚出访我国回到美国就轮回在美国各大高校演讲保钓,鼓励保钓者,激励华人华侨,让美国各界关注保钓。他和历史学家何炳棣、数学家陈省身一同支持保钓,被誉为三大精神导师,影响深渊,虽然今天不少人不清楚。同年10月,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作证。2005年,还召集保钓曾经的小伙伴们,现在的老伙伴们保钓。

贡献二:推动中美大学交流。1974年杨先生利用其身份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与复旦大学交流。

贡献四:1977年他自费8000美金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刊登《致美国总统卡特的一封信》,呼吁两国建交。



改开后,立即回国,受到邓公接见,并提出很多建议做了很多工作。

贡献五:他建议1978年中科大建少年班。

贡献六:1983年在香港设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截止2007年捐赠2000多万港币。

贡献七:1983年12月向邓公建议培养编程人才,于是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

2017年8月26日,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此外他还是中美俄科学院在籍院士。还非常多的数不尽的头衔,齐白石、李小龙、莫言远远不能跟他比的,然而他在网上却不时遭遇非议。福垊希望我的拙文能改变部分网友对先生的偏见和成见。谢谢大家!


福垊

我就说一点,邓稼先那时候都要被斗死了,是杨振宁救的!他回国的时候问邓稼先呢?才给邓稼先放了。救了一个邓稼先多大的功劳?成天有人拿开始不回国说事,就好像他们多高尚似得,待遇不好可以接受,条件不好可以慢慢改善,但是成天批斗受得了吗!满脑袋知识却成了反动权威!如果现在给你三百元的工资,动不动罚你扫大街,时常批斗你,你还会努力工作吗?都不用说这个,天天加班不给钱你都不干吧!还好意思厚颜无耻的抨击杨振宁!不回来就对不起国家?不回来是本分,回来是伟大!你倒是努力当个科学家为国效力啊!


陪孩子一起学数学

杨振宁对祖国的贡献:

一、他的理论

任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论,都是世界上最顶尖、最伟大、最正确的理论之一,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

诺奖的成果是公开的,它不仅仅属于某个人、某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世界。当然,也属于中国。

而且,他还有比诺奖理论更加牛的理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这是个可以让他排在当今世界前五的成就。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宇称不守恒、规范场是什么鬼,不知道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500年前,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当时的人们也不知道能有什么用,太阳照样每天在老地方升起。但谁能否定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111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后来的科学家居然花了几十年去证实,更别说什么好处了,但没有人能否定他的伟大贡献。

杨振宁理论,就是这样一个理论。


二、他的诺奖

我们可以拿诺贝尔奖可以和奥运会金牌比一比,奥运会金牌四年有306块,诺贝尔奖一年6个,4年才24个。目前为止,中国获239枚奥运会金牌,但获得诺奖的满打满算,牵强附会统计拢来,还是个位数。

因此,如果说获得奥运会金牌给国家带来巨大荣誉的话,诺奖带来的荣誉要大得多。

而且,奥运会金牌的对国家的贡献属于当前,但诺奖的理论带来对世界的改变,是非常长期和影响深远的。

大概,您会说杨振宁是美国人,别说这些没用的。

告诉您: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


三、他推进中美建交

杨振宁在中美还没有正常建交前的1971年,以巨大的勇气,以诺奖科学家的身份,率先访华。为美国科学界访华第一人,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为中美建交铺平了道路。

在后来的岁月中,他一直致力于中美友好,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四、他的具体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杨振宁为中国协助或者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实验室60余座,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一共筹集约20亿美金的科研经费。他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SCI论文30多篇,将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年,为我国在世界科学界争得了巨大荣誉。

杨振宁利用自己的影响,推荐1200多名青年学者出国访问、深造,绝大多数都归国成为科学界的栋梁之才。

据朱邦芬院士在南开大学讲: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人民币100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给了他1997年亲自创办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他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豪华住宅,向清华捐了100万美元。在清华大学,他设立了“杨振宁讲座”,“杨振宁奖学金”,“杨振宁基金会”,并亲自担任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基金会主席。

杨振宁作为一名著名的美籍科学家,1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的院士,去哪里,都会当神一样供着。但他回到中国的清华大学,这对海外学者的示范效应,他所带来的人才资源和人脉关系,本来都是无法估量的。运用得好,完全可能比导弹和氢弹要更有威力。因为他可能吸引回来第二个、第三个钱学森、邓稼先。

深觉有理,转自网络。


没有说好

杨教授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对于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网上的资料很多。这里主要谈谈,杨教授对祖国的贡献。


可能很多人只“关心”杨教授高龄娶了一位年轻的妻子,但他对祖国的贡献却提的很少。

早在1971年,也就是中美关系刚开始出现缓和,杨振宁就立即回国探访,要知道杨振宁教授早在1957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率先回国探访,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八九十年代期间,创立了一个学术交流委员会,为大批国内学者创造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获得清华大学等荣誉教授称号;颁发国家科技委授予国家级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将;参加了香港回归;发起成立了,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等等一系列事情



新世纪初,杨教授回国;从04年开始,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从基础开始培养科研人才,提高同学们的认识和兴趣;协助建立了60多座物理实验室,筹集了20亿美元科研经费,以清华大学名义发表数片sci论文,为我国在科学界赢得重大荣誉。

总的来说,杨教授为我国在科学领域引来了、培育了数以千计的人才,光是这一贡献就是不可估量的。

新年快乐~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