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湖南丨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50%!湖南憑什麼?

世界看湖南丨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50%!湖南憑什麼?

人民日報10月30日原標題:湖南前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50.4% 外貿短板何以變亮點

一根頭髮,生意能做多大?

5年前,汪金樺說,一年能賣出50萬元,就很滿意!今年上半年,他的湖南邵陽元泰實業公司,發製品外貿出口1900萬美元。“非洲朋友戴的假髮60%來自於邵陽!”

元泰是個縮影。短短四五年,湖南有外貿出口實績的企業,從不足千家,發展到近6000家。

小河有水大河滿。據長沙海關統計,前三季度,湖南省進出口總值313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4%,在2017、2018連續兩年高增長的基礎上,又實現快增長。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省份湖南,進出口何以崛起?

園區有“保姆” 企業破殼出

汪金樺的發家得益於2016年底湖南提出“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後採取的一系列舉措。首先是“破零倍增”行動。2014年,湖南備案在冊的外貿企業8000家,有進出口業務的不足千家。“第一步最難,幫助這些企業‘破零’邁出出口第一步,鼓勵有業績的企業翻番‘倍增’。”商務廳廳長徐湘平說。

人才、物流、融資等方面成為大掣肘。湖南商務部門開始建“外貿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為企業全程代理。浩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中標後,在邵陽成立了分支機構,免費為園區外貿企業提供單證、通關、物流甚至貿易結算等一攬子服務。

汪金樺二話不說,將中間環節委託給了園區的服務中心。2016年,公司出口總額破1300萬美元。

世界看湖南丨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50%!湖南憑什麼?

▲ 邵陽經濟開發區圖

目前,湖南已認定62家園區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基本實現主要園區全覆蓋。而“破零倍增”也收穫滿滿:上半年,進出口破零企業超800家,倍增企業超600家;“破零倍增”企業新增進出口額佔全省新增總額70%左右。

在長沙縣,記者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今年1—9月,長沙縣實現外貿進出口額83.5億美元。其中,新增外貿進出口資質企業327家,有188家企業實現外貿業績破零,破零金額達20.8億美元;96家企業實現外貿業績倍增,實現進出口額26.9億美元。

平臺補短板 差距變優勢

碧波萬頃的洞庭湖畔,船來船往。岳陽市城陵磯新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一批從中東進口的越野車,正排隊等待環保檢查。城陵磯綜合保稅區汽車貿易事業部負責人張常雲介紹,“平行進口汽車增長很快。去年是2900多臺,今年到港超過了6000臺。雖是內陸港,綜合成本卻能媲美一些沿海港口。”

世界看湖南丨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50%!湖南憑什麼?

▲ 岳陽市城陵磯新港圖

城陵磯新港汽車口岸,是中部地區第一個整車進口口岸,目前已實現“採全球、賣全國”。有了進出口平臺,湖南中部地區不沿海的劣勢,即刻轉化為距消費市場近的優勢。

金秋時節,廣鐵集團長沙貨運中心長北貨場一片繁忙。門吊揮舞著手臂,將一個個集裝箱裝上中歐班列,電子產品、鞋帽服裝等“湖南製造”,將在半個月左右抵達德國、法國。

6年前,長沙在全國首批開通中歐班列。今年1—8月,長沙發運中歐班列300列,同比增長156%,在全國62個城市中排名第六位。海關部門抽調專人接單,從報關到結關發行半天之內全部處理完畢。

世界看湖南丨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50%!湖南憑什麼?

▲ 長沙中歐班列

“作為內陸省份,以前進出口平臺數量較少,制約了湖南外貿發展。”長沙海關關長唐贇峰認為。“近幾年,平臺數量增加、效率提升,讓湖南進出口大幅提升。”目前,全省保稅倉12家、出口監管倉4家;綜合保稅區有5家,數量中部第一。

製造業高質量 搏擊大風浪

“出口產品裡,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佔比高、增幅快,說明湖南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的強勁實力、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商務廳歐洲處處長李彪認為。

出擊國際市場,讓元泰這樣的小企業由小變大;搏擊大風浪,也讓一些企業在不斷適應國外客戶個性化需求中,不斷加強研發,愈來愈強。

金秋季節,走進藍思科技瀏陽園區,工人正在加緊生產一款玻璃製品,這是美國某汽車巨頭B柱觸控面板專用玻璃,該款產品,藍思科技是唯一供應商。“看似一款產品,後面支撐的是藍思科技多年的科技創新積累。”公司副總劉曙光說。每年,公司都投入10多億元用於研發,確保在觸控面板領域的優勢地位。至今,獲得專利1404項。

出口倒逼企業加快進行技術創新,創新又贏得更廣闊更高端市場。以工程機械為例,“我們的微小型挖掘機,在歐洲市場上,佔有率正在努力接近第一品牌。”山河智能裝備公司負責出口業務的周幼康說。前三季度,山河智能裝備實現進出口額1.1億美元,增長61.8%。在與世界工程機械巨頭搏擊過程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企業反而愈來愈強。世界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中,入圍的12家中國企業,有4家在湖南。

世界看湖南丨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50%!湖南憑什麼?

▲ 三一重工挖掘機

2016年,湖南確立“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後,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科技創新推進製造強省建設。目前,全省形成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世界級和航空發動機、電子信息、新材料、消費品工業國家級先進產業集群,成為我國重要的軌道交通研發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工程機械製造基地,電力機車全球市場佔有率居世界前列。這成為湖南外貿增長快的最大底氣。(記者 何 勇 申智林)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