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傳破產奮力求生,力帆能否再“揚帆”?

虧損26.33億元、下滑2064.56%,一個個數字昭示著力帆即將墜入的深淵。

據力帆股份日前發佈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66.86萬元,同比下滑19.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6.33億元,同比下滑2064.56%。

屡传破产奋力求生,力帆能否再“扬帆”?

此前,力帆股份更是被網傳“破產”,稱其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對此傳聞,力帆股份發佈公告闢謠,表示公司沒有破產計劃。但力帆股份也承認,目前公司負債較高,未來發展面臨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力帆汽車登上央視財經的報道,其停工、欠薪、難以維繫的現狀暴露得淋漓盡致。

中金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奉瑋表示,汽車行業面臨洗牌,優勝劣汰勢在必行。市場從低端開始整合,就力帆而言,其或將成為最先受到關注的對象。

破產是假,困境是真

不久前,有媒體爆料稱力帆汽車等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預計涉及上下游汽配供應商產業鏈合計約500億元壞賬,因此要求各經營團隊需對存量客戶是否涉及四家車企上下游產業鏈情況進行風險排查。

力帆隨即否認謠言,並在10月10日晚發佈公告稱“沒有破產計劃,目前負債較高,資金流動性壓力較大,將積極採取多種應對措施降低風險。”同時,在10月11日發佈的公告中,力帆股份表示公司沒有破產計劃,這些不實報道對其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力帆股份已在第一時間向公安部門報案。

破產傳聞是假,但力帆面臨的生存困境是真。此前新京報記者曾多次報道力帆股份的負債和資金鍊困境。據新京報記者瞭解,力帆股份創始人、大股東尹明善家族在9月24日以每股4.22元-4.29元的價格,減持210萬股,套現890萬元,之後數日力帆股份的股價持續下滑。

力帆股份資金套現的動作頻頻。2018年2月,力帆股份發佈公告,計劃在重慶兩江新區擇址修建新廠區,並對力帆乘用車生產基地進行搬遷,以此獲得約15億-25億元的土地出讓收益。同年12月,力帆股份作價6.5億元出售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

今年9月26日,重慶聯交所掛出兩塊地產項目招商信息,分別是兩江新區地產項目和龍頭寺片區地產項目,詳細介紹指向力帆紅星國際廣場和力帆楓越,而這兩個項目的法定代表人是力帆股份董事長尹明善之子尹喜地,實際控制人是力帆股份。

資金風險“壓力山大”

種種跡象表明,力帆的資金現狀並不好過。

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上市9年來的首次虧損後,力帆汽車的虧損規模持續擴大。根據力帆股份上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力帆汽車實現營業收入51.78億元,同比減少13.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9.47億元,較去年同期(1.25億元)相比降幅高達859.98%。僅半年的時間,力帆汽車的虧損近竟然高達10億元。

除了觸目驚心的淨利潤虧損和巨幅下滑,力帆股份三季度報也對目前負債情況作了說明。目前,公司總負債為178.63億,負債率已達78.3%。

今年7月,力帆股份(含子公司)近12個月內累計的未披露涉及訴訟(仲裁)事項金額合計人民幣14.23億元。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年力帆股份流動負債賬面餘額高達187.80億,同期流動資產為134.29億。

由於流動負債過高,上交所曾對力帆股份發出問詢函,要求其披露未來的還款計劃,並說明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和償債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9月10日,力帆股份收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股權司法凍結及司法劃轉通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公司控股股東力帆控股所持有的1.08億股份被輪候凍結.

力帆股份稱,截至目前,力帆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6.1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7.08%。此次股份被輪候凍結後,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計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股份數量為6.16億股,佔其持股總數的99.55%,佔公司總股本的46.87%。

雖然處境艱難,但力帆股份尚未進入破產重組程序。有消息稱,重慶市政府召集地方金融辦及相關銀行機構債權人等,助力帆組織成立“債委會”,並要求各銀行“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力帆股份對此回應稱,成立債委會對轉型升級中的企業來講,主要起到了穩債不抽貸的作用,也是政府對實體經濟支持的體現。

自救成難解命題

面對鉅額虧損和負債率,力帆如何自救?按照力帆股份的說法,接下來將對公司業務發展重心進行調整,摩托車排在第一位。此次迴歸摩托車業務,力帆無疑是想回到自身擅長的領域。

據悉,原本負責乘用車業務的公司副董事長陳衛、總裁馬可同時辭職,原本力主摩托車業務的常務副總裁楊波增補為公司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並聘任其為總裁。陳衛與馬可的請辭與楊波的升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力帆力求轉變的決心。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身處困境的力帆股份採取自救,集中優勢資源將摩托車及進出口業務調整為經營重心。通過管理層的更換和工作重心的調整,或將帶領力帆走出困境。

在力帆股份看來,由於摩托車“國四”標準實施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公司摩托車將迎來新的增長期,接下來公司將加大研發投入,鞏固並增強摩托車產品競爭力。

力帆股份方面表示,無論是汽車還是摩托車,都是力帆的主業,不會放棄任何一邊,但是在不同的時機下,會對重心有所調整。

然而,此前號稱轉型新能源的“盼達用車”出現用戶押金難退,經營困難。如今,轉戰摩托車市場的勝算幾何?

數據顯示,力帆股份1-9月累計銷售傳統燃油車2.2萬輛,同比下跌72.25%;累計銷售新能源車2035輛,同比下跌65.67%。而摩托車方面狀況比汽車明顯要好,1-9月累計銷售44.38萬輛,同比下跌13.97%。但對比今年1-9月我國第二輪摩托車同比增長3.24%,力帆摩托車仍需止跌回升。

對此,有接近力帆股份的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27年前,力帆股份因涉足摩托車行業而迅速發展。但力帆股份如今面臨的重重困境,讓其轉型變得十分艱難。在其傳統乘用車和新能源車市場的接連受挫後,如今選擇摩托車業務,或許也是力帆股份為了生存的一種掙扎。

新京報記者 魏帥 圖片來源 詩句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