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混改花落高瓴,渝農商行成“史上最慘新股”

過去一週,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繼續向好,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全球金融市場漲多跌少。

A股市場上,格力電器混改方案花落高瓴;渝農商行上市首日開板,次日跌停,被稱為“史上最慘新股”;百家上市公司集體“蹭區塊鏈熱點”,概念炒作遭管理層持續降溫;洋河股份、樂視網以及多家公司發佈三季報獲得較高關注度。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renminyq)數據顯示,近一週(10月28日-11月4日)輿情熱度最高的前5大上市公司事件是:

格力電器混改花落高瓴,渝農商行成“史上最慘新股”

注:輿情評分區間為(-100,100),該評分由系統根據輿情變化自動生成,絕對值越大,輿論關注度越高,分數為負時則輿論偏負面,反之為正。


格力電器:混改方案花落高瓴

10月28日,格力電器(000651.SZ)公佈了投資者翹首以盼的“混改”消息。

格力電器稱,格力集團函告公司,經評審委員會對參與本次公開徵集的兩家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確定了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最終受讓方。

這意味著,在前一輪高瓴資本與厚朴資本的股權角逐中,高瓴資本取得了最終勝利。格力電器在公告中還稱,最終受讓方珠海明駿在提交給格力電器的受讓申請材料中提出了維護格力電器管理層穩定的具體措施及合作方案。這個合作方案有待得到格力電器管理層的接受。

輿評

格力電器是A股市場公認的高增長、高分紅的“白馬股”,在過去的10年中,格力電器股價上漲了645.25%。但在眾多專業機構來看,現在格力電器的發展遇到了瓶頸,一方面,空調業務佔到了格力電器總營收的80%,近年來格力電器試圖進行多元化佈局,但在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業務的發展並不順利;另一方面,董明珠的強勢作風,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格力電器的公司治理和聲譽管理形成壓力。

相關文章:格力股價刷新歷史新高,400億的招親大戰張磊為何勝出?

渝農商行:史上最慘新股 上市首日開板次日跌停

10月29日,渝農商行(601077,SZ)股票開盤漲停,然而半小時後漲幅便從44.02%回落至24.46%,截至收盤其漲幅為27.04%,創造了A股現行漲跌幅制度下新股“最少漲停”的記錄。

10月30日,渝農商行低開低走,最終以跌停收盤,並在31日創下7.66元/股的新低。

據各大媒體披露,渝農商行的基本面存在一定“硬傷”,從公司的盈利能力來看,公司近年營收增速在可比銀行中總體偏弱,增速要低於西部區域的上市城商行和農商行整體水平,槓桿率要高於城商行平均水平。

輿評:

“新股上市開板會成為常態化麼”是渝農商行帶來市場關注度最高的討論點,不少觀點認為,目前渝農商行只是個例,不足以說明新股上市迎來常態化;同時有部分權威觀點認為,渝農商行的表現可能是未來A股趨勢性變化的縮影。其中,《證券時報》認為,未來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新股出現了分化,新股拉漲停的數量將會出現了分化;二是投資者越來越理性,隨著創業板註冊制落地,供應進一步增加,新股的分化還會進一步體現出來;三是A股市場的存量博弈,對新股影響明顯,起到一定的分流。

相關文章:上市首日即開板次日跌停,“史上最慘新股”渝農商行,上市後36小時輿情怎麼樣?


洋河股份:淨利潤下跌超兩成

10月29日,洋河股份(002304.SZ)發佈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0.98億元,同比增長0.63%;淨利潤71.46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15.65億元,同比下滑23.07%。

值得關注的是,洋河股份在披露三季報的同時拋出了一份股份回購方案。方案顯示,公司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10億元且不超過15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35元/股。

二級市場走勢上,洋河股份發佈業績後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股價創2月份以來的新低。


1.輿情數據:資本市場輿情定量統計和定性分析的數據來源於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的資本市場大數據平臺,涵蓋媒體報道(報刊、網站、新聞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多個維度的信息量)、公司公告、監管函件、裁判文書、工商信息、產業報告、機構研報、互動社區及微博微信等;2.研究對象:資本市場輿情的目標研究對象為A股上市公司,以一個自然周為時間樣本;3.輿情指標:上市公司輿情指數,是以關注量(不同媒介載體的信息總量)、關注度(傳播媒介及對應權重級別)和關注點(輿情信息涉及的內容方向)等3個維度加權分析進行量化評估;
格力電器混改花落高瓴,渝農商行成“史上最慘新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