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格力電器:比他低估的核心資產不多了,抄底買入機會要來了

前言:有這麼一家上市公司,無論從財務指標、盈利能力、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還是對股東回報、管理層品質來看,毫無疑問都處於A股頂尖級別,綜合來看絕對是中國股市top10、甚至是top5 的存在。


然而這家公司除了 2007 年估值最高衝至 50 多倍市盈率,以及 2009~2010 年市盈率比較長時間的維持在接近 20 倍市盈率外,最近 10 年來其估值長期低迷,很少有超過 15 倍的時候。

在估值持續低估的同時,這家公司過去 10 年回報超過 10 倍,妥妥的長線大牛股。

它就是格力電器。

格力為什麼這麼牛?股價長期處於比較低估的狀態又是什麼原因?近期格力股價再次有所調整,抄底買入的機會到了嗎?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格力,製造業最能賺錢的公司

對比格力與美的、老闆電器、福耀玻璃、長城汽車、三花智控等製造業頂級公司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格力30%左右的毛利率、14%左右的淨利率、33%左右的ROE,僅次於廚電龍頭老闆電器,對其餘4家居於金字塔尖的公司形成了全方位的勝出。

考慮到2018年格力電器淨利潤高達262億,而老闆電器2018年淨利潤僅14.7億,綜合來看格力電器就是製造業最能賺錢的公司,兼具質量與數量。(從這個對比也能看出老闆電器盈利能力真的很強!)

格力電器:比他低估的核心資產不多了,抄底買入機會要來了

格力擁有如此強大的賺錢能力,與其所處的空調行業賽道較好有非常大的關係,再加上格力已經連續 24 年(很快就是 25 年)空調銷量國內第一,並且是老百姓公認的空調第一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共存,使得格力在空調領域擁有強大的定價權。

而定價權,正是眾多企業夢寐以求的東西。

在同等功率的機型上,格力空調的定價普遍比美的空調貴幾百塊錢,更不用說相比其他品牌的溢價了。然而雙十一格力發力電商渠道,讓利30億促銷後(降價依然比同規格美的貴),格力空調全網銷量41億,同比增長208%,顯示了強大的品牌號召力。

二、格力持續10年低估為哪般?

這個問題相信許多人都困惑不已,格力電器業績明明那麼好,股價的歷史表現也非常出色,可是近10年來估值卻始終難以突破15倍市盈率,這到底是為什麼?

我也思考了很久,還專門在雪球上發了個帖子,也是想著集思廣益,看看大家有什麼比較好的解讀。主要的觀點有這麼幾條:


1、格力的股權治理結構不佳,大股東格力集團是阻礙格力估值向上的重要因素,國資委有隨時指派外行空降擔任高管的可能,對格力的發展是一個隱患;

2、董明珠大包大攬、專橫跋扈,企業內搞一言堂;要是董明珠要是卸任了,格力又沒有合適的接班人,未來怎麼樣又很懸了;

3、地產行業要不行了,空調行業快摸到天花板了,而且產品單一的集中於空調(營收佔比約80%),抗風險能力差;

4、業績增長太快,股價漲速沒跑贏業績;

5、格力管理層與資本市場、投資機構不親近,也對市值管理不care,因此機構投資者沒有興趣捧格力,導致格力的估值長期低迷;

6、格力的經銷商模式隱含比較大的風險,經銷商原價拿機器,靠高額返利賺錢,在市場高速發展期可以雪球越滾越大,一旦市場飽和,經銷商的壓力就大了,市場嚴重萎縮,經銷商可能因資金鍊斷裂而被拖垮。最終經銷商的風險也會傳導至格力自身。


7、新崛起的品牌如小米、奧克斯可以利用互聯網渠道實現對格力的降維打擊;

8、格力這家公司非常務實,無法制造熱點和話題,而股市最愛的就是炒作“故事”,其實機構投資者的行為也非常散戶化,因此格力不受機構和散戶關注;

9、格力做手機、造車等盲目的多元化影響了企業的核心價值,也表明了格力自身不自信,基金經理自然也看得出來;

10、大眾總是對短期的東西,比如貿易戰、家電下鄉、利率變化,對錶象的東西,比如董小姐說不分紅就不分了,對細小的東西,比如格力手機沒做起來(5個億丟了影響格力利潤嗎?)等做過度的解讀,但是對行業競爭格局(格力是全球市佔率第一,且格力美的兩巨頭繼續擴大市佔率)、公司核心競爭力(格力很高的淨利率、很強的現金流、不斷增加的研發專利和行業邊界拓展)視而不見。說白了,大眾短視,不願挨今天一頓餓,也看不清看遠處的金山。

整體而言,我認為有些問題是事實存在的,但有些觀點就未免互相矛盾,比如說

董明珠的性格有些人可能不喜歡,但不可否認她是一位極其優秀的企業家。董在任期間不斷增持格力股票,並且沒有賣出一股,單就這一點而言,就勝過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高管了。

至於多元化的問題,格力近幾年確實一直在尋求多元化,進展也不算順利,但是守好空調這個賽道,格力的未來依然會很滋潤。

而渠道的問題,其實壓根不是大問題,產品仍然是最核心的因素和基礎,做好了產品,在營銷推廣和渠道鋪設的支持下才能做大,而沒有好的產品,廣告打得再好最終也無用。論做空調,格力就是世界最強的。

三、未來10年如果格力的估值持續低估,對投資格力有什麼影響?

在提出這個疑問後,我自己認真想了許久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其實格力的估值高或者低,甚至未來10年的估值是高或者低,這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業績能否持續、高質量的增長。


我們從股市可以賺的錢有兩種,一種是跟隨企業成長的錢,一種是賺市場情緒的錢。但長期來看,賺市場的錢是很難的,賺企業的錢也不容易,但相對來說更簡單。並且投資者作為一個整體,賺錢的唯一途徑只可能是企業成長。

巴菲特有一句著名的言論:“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的股權,遠勝過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平庸的公司。”

有一句話說的更好,低估加優質才能成就偉大的投資。

市場上不乏極其優秀的企業,如貴州茅臺、恆瑞醫藥、愛爾眼科等,但是這幾家公司的估值之高,會令人隨時有賣出的衝動,特別是愛爾眼科,在連續兩日分別暴跌6.5%、4.5%後,TTM市盈率依然高達96.7倍,這樣的高估值優秀公司,其實有點燙手山芋的意思,很難真正拿住。

總之,格力的低估並不是問題,持續的低估同樣不是問題(其實任何一隻股票都是如此),畢竟最終還是得依靠企業成長賺錢的,靠市場情緒也許能夠獲得更多的超額收益,但這種事畢竟可遇而不可求。

四、現在是買入格力的好機會了嗎?

今年格力股權混改方案披露後,格力在短短 4 個月的時間股價接近翻倍,從不到 34 元漲到了超過最高 64 元。近期,格力股價十幾個交易日內下跌 11% 左右,這波調整是否帶來了機會呢?

格力電器:比他低估的核心資產不多了,抄底買入機會要來了


先來看一下格力現在的估值情況,目前格力總市值 3500 億,TTM市盈率 13 倍;據 2019 年三季報,格力電器總資產為 2918 億,淨資產 1024 億;營業收入 1567 億,同比增長 4.42%,淨利潤 221 億,同比增長 4.73%;

資產中貨幣資金高達1362億,佔淨資產比例為133%;負債中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高達787.4億,佔總負債比例為41.55%,顯示公司資產情況穩健,對上下游話語權極其強大。

從靜態來看,格力絕對是十分便宜了,而且財務狀況極其健康。

由於房地產在2015上半年到2017年末的大爆發,直接引爆了房地產全行業鏈業績飆升,格力也受益匪淺。

2017、2018 年格力營收分別同比增長 36.24%、33.33%,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 44.87%、16.97%,如此出色的業績推動格力的股價大漲,從2015年9月的股價低點,到如今上漲超過 300%!

即使股價漲了這麼多,格力的靜態估值卻依然偏低,由於近期調整股價再次下跌了超過 11%,那麼現在是否到了抄底買入的良機了?


這裡仍然有一個問題需要回答,看起來 2020 年格力的業績也許仍然很難有大的起色,會延續 2019 年的疲軟(2019 前三季度營收淨利增長都不到 5%),甚至更差。

如果,我是說如果格力 2020 年的業績不如人意,股價出現了 20% 甚至 30% 的下跌,你還能夠堅定的認為格力是一家優秀的企業,值得長期投資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此時買入就不會是太錯的決定,因為這種業績和股價的預測純屬瞎蒙,只是最悲觀的設想而已,發生的可能性不太高。

未來隨著格力混改成功落地,董明珠卸任的擔憂幾乎可以完全解除,美國的B夫人工作到了 90 多歲,我相信精力充沛、精明幹練的董明珠同樣能夠長時間的鏖戰商場。

我開始認真考慮買入格力了,只是需要思考切換哪部分倉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