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劳累对身体的危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我们看这段原文:“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这段原文有点长,我们一段一段的来解释。“阳气者,烦劳则张”,《黄帝内经》认为阳气什么时候能消耗掉呢?叫做“烦劳则张”。烦躁的“烦”,古人认为是通“繁”,就是繁重的“繁”,指的是多,“烦劳”指的就是过度操劳。“张”指的就是亢盛、外张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比较烦劳,过度劳累之后,阳气就往外张开了,亢盛于外。一旦亢盛于外阳气就全都散掉了,阳气一旦散掉之后,叫做“精绝”。精气就衰竭,长期的消耗阴精,精气就衰竭,“绝”的意思就是衰竭。

再往下看,“辟积于夏”,这个“辟”通上面一个开辟的“辟”,底下一个衣服的“衣”,“襞”,通这个字,指的是衣服的皱褶。“辟积”引申为重复的意思,辟积就是重复的积累。重复的积累,尤其是到了夏季,自然界的阳气亢盛,人体阳气也亢盛,总是往外耗散、消耗,迫使人体的阴精进一步煎熬,“使人煎厥”。(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煎厥”是古代的一个病症名,指的是阳气亢盛,煎熬阴精,而导致气逆昏厥的一种病。《素问吴注》里面说:“上四条由阳气不固,而生外感,此下三条,言内伤者损阳气也。”烦劳,指的是烦扰,频繁扰动阳气,“阳气张大而劳火炎矣,火炎则干,故令精绝,是以迁延辟积,至于夏月。内外皆热,则火益炽盛而精益亏,孤阳绝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

《素问吴注》在解释这段文字的时候解释的非常顺,把内在的原因也说清楚了。说的是频繁的扰动阳气,就会让阳气张大。就像把一口锅底下的火给拧大了,火一大了之后就把锅里面的水很快给烧干了,“火炎则干”。这个水相当于阴精,我们看到好多人,把这个火调的很大,他的阴精——就是肾中的精,就像油一样特别少,火苗又特别大,这就把这个油尽快的给燃烧完了。一旦燃烧完了之后,这种情况反复积累,尤其到了夏天阳气外张之后,火还特别大,锅里的水又没了,这属于干熬这口锅,就好像在锅里面煎一样,结果就会出现气逆昏厥。这种病古人给起个名字叫“煎厥”,“煎”就是煎鸡蛋的“煎”,就像一口锅里面没有水,底下火开的还很猛,水都没了,水就相当于精,在那儿干熬,把人体这种阴精都熬没了,这个人就气逆而昏厥了,这叫“煎厥”。我们后面会看到还有一种厥叫“薄厥”,也叫迫(pai)厥,也叫迫(po)厥,“薄”就是厚薄的“薄”,是另外一个厥证。前面那个叫“煎厥”,相当于把阴精煎熬完毕了之后所导致的一种厥。

厥的症状我们看后面说的非常有意思,“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眼睛什么也看不着,耳朵好像堵住一样,什么也听不着。“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溃溃乎”是一种叠声词,用来形容水奔流的势态,在这地方是形容煎厥的发病,好像堤防崩溃的样子。这叫“溃溃乎若坏都”,“都”通“渚”——“白发渔樵江渚上”的那个“渚”,指的是防水堤。是说这个水已经把这个防水堤给冲毁了,形容煎厥这种病好像是发大洪水一溃千里,来势汹汹,特别迅疾。“汩汩乎不可止”,“汩汩”指的是水流疾貌,这个地方是形容煎厥的病势发病非常迅速,就好像是决堤了难以遏制这种情况。

这段文字联系到临床就会发现,《黄帝内经》所讲的内容在临床上可以经常见到,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那种长期肝肾亏虚的人,会容易引发中风。(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中风什么表现呢?中风在开始的时候发展特别快。中风我们都知道,就是脑血管要么血栓了,要么破裂了,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要是血肿的位置在视觉区域,眼睛看不着了;有的人栓在语言中枢,血栓中风说不出话了;有的人栓在听觉中枢,这比较少见。

实际上《黄帝内经》这段话讲的是眼睛看不着了,耳朵听不着了,指的是“蒙蔽上窍”的意思,这个问题出在上窍,大脑这个部位,头清窍这个部位。视觉听觉都不行了,进而语言也出现问题。临床上我们就会遇到有一些患者,中风之后语言出现障碍,思维出现障碍,眼睛视觉出现障碍。比如说看不见了,或者偏盲了,视觉区出现一些问题。听觉区也有出现问题,但是比较少见。这种现象大多数指的是肝肾亏虚所引起的中风,这种人要想好非常难,为什么呢?因为损伤肝肾之后,所造成的中风,需要很长时间补肾养肝。(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