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送子女讀書,家長被政府告上法庭了

11月4日上午,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僑安小區廣場內,銀海區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對銀海區首例因輟學引發的“官告民”案件進行公開審理。

不送子女讀書,家長被政府告上法庭了

“不送子女讀書,家長被政府告上法庭了”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引來當地幹部群眾上千人到場旁聽。

不送子女讀書,家長被政府告上法庭了

據悉,僑港鎮李某德、周某英戶的子女原就讀於華僑小學,但因各種原因未完成義務教育便輟學。該鎮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並先後指派工作人員分別多次入戶勸學生回校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但李某德、周某英均以各種理由沒有將小孩送回學校讀書,經該鎮人民政府批評教育並責令限期內改正後沒有履行義務。

9月30日,僑港鎮人民政府向銀海區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訴訟。法院立案後,對被起訴的學生家長進行了走訪調查,認為李某德作為法定監護人,沒有履行法定義務,以各種理由放任本應接受義務教育的子女輟學,違反了法律規定。為依法維護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益,僑港鎮人民政府將這戶學生家長告上法庭,要求依法判令學生家長立即送子女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不送子女讀書,家長被政府告上法庭了

庭審過程中,法官以案釋法,使旁聽群眾和家長認識到了“不讓孩子上學是違法的”。群眾們紛紛表示,今後要主動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要督促和引導孩子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盡力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不送子女讀書,家長被政府告上法庭了

僑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鄭道富:“僑港鎮以漁業捕撈為主的漁業大鎮,漁民出海捕漁大多是全家一起在漁船上作業、吃、住,因此漁民有從小帶子女在漁船上生活、生產的習慣,因此部分漁民子女在岸上沒有家人照顧,子女不適應在岸上獨自生活、學習,故有漁民子女出現反覆輟學的現象。下一步,我鎮將採取恢復水上學校、成立“僑之家”課外輔導、心理輔導、民政救助等得力措施對上學讀書有困難的漁民子女進行對應的幫扶、救助,讓漁民子女都回到學校正常上學讀書,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不送子女讀書,家長被政府告上法庭了

下一步,銀海區將繼續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加大控輟保學宣傳,以及因控輟保學引起的案件審理力度,力爭使全區控輟保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確保在教育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