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报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大理篇」漾濞光明村:“云上村庄”的好日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报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大理篇」漾濞光明村:“云上村庄”的好日子

核桃丰收的季节,记者赶往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蹲点采访。穿过云海翻腾的山谷,沿着盘山公路缓缓而上,粗壮的古核桃树错落成林,白墙青瓦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下——被誉为“云上村庄”的光明村便呈现在眼前。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报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大理篇」漾濞光明村:“云上村庄”的好日子

被誉为“云上村庄”的光明村

光明村人工栽培核桃历史十分悠久,全村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核桃树约有6000多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政府开始逐步加大力度发展核桃产业,利用原有的基础种植良种核桃,免费给农户发放核桃苗木。“一开始,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种植核桃树,后来慢慢发展出了万亩核桃生态园,核桃成为了山区群众的‘摇钱树’。”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杨雪明说。

近两年核桃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可光明村群众增收步伐却明显加快,这得益于漾濞县委大力推进的“1234”发展思路。漾濞县委书记杨瑜介绍,漾濞县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同步小康”这一目标 , 突出“产业培植、环境优化”两个重点 ,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培植、县城提质扩容、干群素质拓展”三项工程,加快培植“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中药材种植加工、特色生态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四个重点产业,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举全县之力补短板、强弱项、促脱贫、建小康,努力把漾濞建成为安居乐业核桃园、休闲度假后花园、生物产业科技园,推动漾濞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中向好。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报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大理篇」漾濞光明村:“云上村庄”的好日子

被誉为“云上村庄”的光明村

“核桃树有冬天,而我们没有冬天。”光明村第一支部书记查洪祥说。59岁的查洪祥见多识广,笑容中透出精明。2004年,他带头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主打的烤全羊、核桃蜂蜜等美食,吸引了从数百公里外远道而来的客人。如今,仅鸡茨坪村民小组,就开起了7家客栈、10家农家乐,依托历史文化、核桃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村民们自发兴起了生态旅游业,把旅游经济搞得红红火火。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报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大理篇」漾濞光明村:“云上村庄”的好日子

被誉为“云上村庄”的光明村

去年,光明村又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理州把鸡茨坪村民小组列为州级五个乡村振兴重点试点村之一,漾濞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整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引进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漾濞光明云上村庄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按照高标准打造“云上村庄”旅游升级版。

“这里的风景独特、空气清新,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韵味。我们打造的云上三十三间堂精品酒店,不分旺季淡季,总是爆满。”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吉小冬介绍,该公司与村民开展“土地入股、核桃入社、产品入网、院子入景、劳力入园”五个方面的合作,群众以生态入股,直接收益达17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报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大理篇」漾濞光明村:“云上村庄”的好日子

被誉为“云上村庄”的光明村

短短两年的时间,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园变身花园,农房变身客栈,最为重要的是农民转身成了工人。如今鸡茨坪村民小组73户有87人在公司上班,分别从事绿化、保洁等工作,每月收入最低1350元,最高1万多元。

查洪祥也以自家房屋入股,成为漾濞光明云上村庄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土地入股,让土地生金;核桃入社,让核桃树变成摇钱树。通过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建设,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今年突破万元大关不成问题。” 查洪祥信心满满地说。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报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之大理篇」漾濞光明村:“云上村庄”的好日子

被誉为“云上村庄”的光明村

通过乡村振兴,光明村走上了光明路,而光明路正引领着光明村迈向全面振兴。

云报全媒体记者 谢炜 博达 蔡飞 庄俊华 管毓树 黄兴能 刘畅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