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在抛售房产物业等释放出什么信号,作为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蓮華生


朋友们好!

潘石屹这次抛售房产,是因为潘石屹只租不卖的经营策略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每年利润持续下滑,导致SOHO中国股价持续低迷。潘石屹抛售房产释放出来的信号很强烈,潘石屹可能要转型了。

潘石屹抛售房产

潘石屹抛售房产意味着只租不卖的房产模式可能是出现了问题。最近,潘石屹创立的SOHO中国正考虑出售其所持有的大部分商业地产,交易价值可能高达80亿美元。大概折合人民币563亿人民币的样子。

据悉这次,SOHU中国至少有北京和上海八座办公大楼在销售计划中,目前第一批价值高达30亿美元的项目正在出售中,由于谈判仍处于初期阶段,最终的项目数量尚待确定。

这次潘石屹抛售房产,主要原因还是SOHU中国这些产业的经营净利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也就是说,潘石屹这几年通过物业租赁等模式的赚钱计划并不是很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疑能够把产业卖出一个好价钱,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潘石屹抛售房产的原因

潘石屹SOHO中国的只租不卖的盈利率较低,如果潘石屹通过出售房产能够提升盈利率,那么对于SOHO中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2018年,SOHO中国营业收入在20亿元左右。SOHO中国在2012年之后,基本上不拿地了,就是依靠自持物业赚钱,这样的模式,虽然是比较平稳,但是净利润可以说大幅度下滑,毕竟没有新楼盘的销售,没有销售增量,利润也是每况愈下。

SOHO中国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82.15亿元的高峰,2012年也达到了155.44亿元人民币,2018年营收只有20.89亿元。2012年,SOHO中国净利润高达百亿,而2018年利润也就是19.25亿元。

而现在SOHO中国的总资产高达700多个亿,但是一年下来净利润也就是19.25亿元,总资产利润率也就是2.75%。这个已经比银行存款利率低了。

这样的利润率对于潘石屹来说确实是太低了,这个也直接拉低了SOHO中国的股价,如果潘石屹继续坚持只租不卖的想法的话,那么未来可能总资产收益率将继续降低。

这样的经营现状,无疑让潘石屹也是很担心,如果未来营业收入继续下滑,利润继续下滑,未来可能将更难受。

这样的现状,如果能够通过卖出房产收回现金,对于潘石屹来说就是最好的办法了,毕竟这些现金如果存银行,可能收益率还是要比租赁物业收益率要好的多。

560亿的现金,存银行的话,年利率即使是按照5%,也有28亿元之多。

因此,此次潘石屹出售房产,是在直租不卖的经营上出现了问题,从而在想办法继续转型。

老百姓如何应对

这次潘石屹抛售房产,主要是商业地产,跟老百姓的关系不大。作为老百姓来说,未来十几年房产仍然是处于白银时代,仍然是保值增值的良好资产。

未来十几年,房产价格肯定不会像过去十几年那样猛涨了,但是未来房产价格还是会缓慢上涨的。

未来随着城市化的继续深化,未来城市人口仍然会持续增长,人口增长,必然带来房产需求的增长,房产需求的增长也会带动房价的上涨。

因此,对于老百姓来说,买房仍然是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较好的投资手段之一,未来房产价格总体上仍然是会上涨的。


综上所述,潘石屹这次抛售房产,是因为潘石屹只租不卖的经营策略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每年利润持续下滑,导致SOHO中国股价持续低迷。而抛售房产后,可以把资金投资到更高收益率的项目上面,从而能够提升SOHO中国的利润率,也能够提振SOHO中国的股价。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潘石屹在地产界也是成功的人士,而现在潘石屹真正清仓国内资产,至今已经累计套现近300亿元资产。我个人觉得从潘石屹抛售房产释放以下几点信号。

信号一:当前楼市遇冷

潘石屹在地产商是响当当的成功人士,潘石屹从1990年海南开始正式进入地产投资,随着后面20几年在地产风声水起的壮大起来。既然作为地产成功人士,肯定就是有他这方面的能力,所以这些地产成功人士的在楼市可以看出方向标,毕竟他们眼光看的远。他们大量买入投资证明看好地产,他们清仓式减持套现,证明不看好未来楼市,所以证明楼市已经遇冷的信号。

信号二:证明潘石屹不看好未来的楼市

从近期潘石屹的一举一动来推车,潘石屹不断地把手中的房产套现,出现清仓式减持,足以说明潘石屹是不看好未来楼市,才在这个时候变现,这是聪明的做法。类似地产大鳄王健林,李嘉诚都资产变现了,潘石屹也是有自知之明,也会跟风兑现。



信号三:潘石屹从转型投资

其实潘石屹从前年开始,他的资金已经在国内开始收拢,不断地回收地产资产,然后把这个资金转移到国际上投资。类似潘石屹跑美国,英国等继续投资地产,也许他清仓式减持国内地产,目的就是让自己转型投资,或者说让自己在地产越来越壮大,走出国际投资才是真正的出路。

总之潘石屹把国内地产都清空,近期潘石屹又有大动作,把SOHO中国的核心8大项目都出现清空,从这一举动足以说明潘石屹清仓式套现国内地产的决心,同时也给市场投入了很多楼市信号。

我们老百姓给如何潘石屹清仓式套现应对?

针对潘石屹把国内地产出现大量抛售,说明潘石屹不看好未来地产,既然地产大鳄都抛售地产,我们作为老百姓最好的应对方法如下:

(1)以静制动

当然以静制动是对于那些没有购房的,或者说不是炒房的老百姓,潘石屹清仓式减持关自己没有毛关系,他爱怎么卖都行。反正自己又买不起房,不去做他的接盘侠。



(2)跟风变现

现在地产大佬都纷纷大量出售房产,把房产变现,对于那些炒房客你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房价下跌吗?最好的方法就是跟风变现,当然这是对于炒房客来讲,居住购房没有任何影响,爱跌就跌,爱涨就涨,反正都是住房。

(3)远离楼市行业

类似2019年已经有300多家地产出现破产倒闭,如果房价继续出现下跌,房企倒闭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老百姓就该远离楼市行业,不能任性的硬坑,可以选择投资其他行业,或者从事其他行业职位。

综合以上分析,潘石屹清仓式减持国内资产,以及根据当前楼市环境,相信接下来几年的楼市遇冷趋势难改,建议大家在这个环境时刻别盲目投资房子,投资其他产品也许是正确的,也是聪明的。


老金财经


在2019年的上半年里,就有270家房地产企业倒闭,而到了10月27日,这个数字扩大到了408家,虽然这些都是小鱼小虾,但是信号也是很强烈的。

不过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市场上的房地产大佬在干什么!

  • 万达早就已经开始清理房产杠杆,转型轻资产;

  • 万科一直在喊着“活下去”的口号;

  • 李嘉诚大量抛售房产,转移自己的资产;

  • 泰禾转让了至少11个房地产的项目给世贸;

  • 华侨城8次转让股权;

  • 新城41亿甩卖了10个项目;

  • 而富力直接宣布下半年不拿地了;

就拿地而言,2019年的上半年全国房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了29.4%。所以释放的信号非常明显,那就是优胜劣汰、洗牌,以及炒房的黄金周期已经结束了。

所以,潘石屹在抛售房产物业等其实符合大部分地产大佬的一个行为,由于他们的资产较大,就必须在房地产真正萧条之前进行清理,这样才能够预防未来可能到来的风浪。

作为老百姓来说,只要记住以下几点,基本上对你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第一,住房不炒,任何地方的房子都不可以以曾经炒作的理念去对待了,否则你将会吃苦头;

第二,未来的房地产会有一个两极分化的走势,也就是说有人口红利支撑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将会走出一个回调后的继续上涨行情,但是并不会暴涨;而对于那些没有人口红利支撑,空置率又特别高的城市来说,其实它们的投资价值就已经丧失,未来可能会面临滞涨,震荡,甚至回调的局面,但是不会暴跌。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不要接盘三四五线的城市,要布局一线和新一线。

第三,刚需来看,其实只要是适合居住的,环境不错的都是可以买的,根据自己能力决定吧,有钱买一线和新一线,毕竟配套优质,教育和医疗都是世界领先的,没钱就买一线周边的二线。经济有困难的话就在自己出生的地方买一套过日子。

房价的涨跌对于刚需的影响不大,所以没有必要过于在意。

结论:

中国房地产的逻辑在发生改变,大佬们只是在做一个“提前布局和预防风险”,因为未来房地产企业将会进入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模式之中。如果自身的风险控制不够完善,杠杆依然过高,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那么多房地产企业在转型,在清理降低负债和劣质资产的原因。

而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只要你手里不是握着大量炒房的负债,以及大量三四五线劣质房产,其实并需要过于担心。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专栏】有干货,欢迎“品尝”。


琅琊榜首张大仙


潘石屹在房地产业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人物摄影爱好、夫妻档模式、捐款美国名校、儿子读哈佛……都是网红级别。他抛售房产当然有影响,比李嘉诚抛售房产影响还要大;李嘉诚毕竟是有着加拿大国籍的香港人。

潘石屹不看好房产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几乎每一次政策调整他都看空房产;他的铁哥们任志强反复看多不断胜利,与潘石屹形成巨大反差,以至于任志强小潘小潘的称呼都带着长辈更有见识的自信。潘石屹这一大轮房地产高增长并没有积极参与,也是一种知行合一。潘石屹要卖自己的总部大楼,拟售价80亿美元;这些年来潘石屹已经卖出了近300亿的持有物业,这进一步的出售也让不少人猜测潘石屹是不是也要离开房地产了,或者说是潘石屹也想酝酿转型呢?潘石屹今年56岁,还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盘活资产再出发,应该是概率最大的选择。这个年龄的人,以及他的言论习惯偏于站在官方立场、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甘肃家乡事务等方面评估;他不会离开中国去国外,也不会就此罢手过退休生活,起码还得运作自己的资本吧。

可以确定他不看好大陆房地产了,他可能会转行。这能不能成为一个参考呢?肯定是业界一个参考指标;并不意味着老百姓都跟着他如何如何保持一致,真理不一定在名人手上,更为重要的是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中国经济增速不断向下,11、10、9、8、7、6……让习惯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第一波企业家心里没底,还有改革能否带来新跨越,以及经济转型是否顺利;只要中国的基本面向好,房地产依然是主要产业——城市化、新人口政策、百姓收入不断增长。


云端美


自古以来商人的嗅觉总是灵敏的,哪里有利益,他们就会走去,哪里有风险,他们就会避开,商人有一种趋利避害的行为。

而如今,网上又传出潘石屹要出售自己旗下的房地产业务,虽然公司并没有承认,但是也并没有否认,我相信不会是空穴来风,最起码可能是有意出售。

其实这背后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房地产行业不如过去那样赚钱,再结合我个人的判断,如今的房地产已经是白银时代,而不是过去的黄金时代。

没有那么赚钱了,自然会有商人嗅到了风险,所以才会有了诸多的大佬抛弃房地产或者相关的业务,比如李嘉诚多次抛售国内的房地产业务,万达也开始“不开发一平方米的房地产”,走向转型之路。

不仅如此,在房地产不如过去赚钱的大背景之下,截止到目前为止,至少有410家房企倒闭,这无不说明了:房企不如过去赚钱,风险程度再加大,利润在变少,部分企业家逐渐抛弃房地产业务。

老百姓如何应对呢?

不要跟风炒房。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定不要跟风炒房,房地产政策几乎决定了房价没有上涨的空间,炒房已经成为死路一条,而部分的房企孤注一掷,通过虚假打造楼市火热的样子来找人接盘,老百姓一定不能上这样的当。表面的火热,其实背后早就是寒冬了,一定不能跟风炒房。

房价大势已经过去了,不可能再有过去那样的上涨幅度了,总是会有人先知先觉,及时在高位抛售盈利,而老百姓们千万不能当做楼市接盘侠啊。


理财日记哥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房地产行业的皎皎者,潘石屹自然会有对房地产市场的行情,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判断,否则他也不会把事业做到这么大。


用户9234845284915


第一,潘家在中国房地产业早沦为二线企业,潘错判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被房地产一线企业甩得很远,坐收租金是非常保守的战略,一个大公司靠这个无以为计,走不远

第二,潘家甩卖资产后会更加沦落,要么在国内创业,这已经难了,要么学李嘉诚去国外打拼,可李嘉诚也赔惨了

第三,我觉得他俩会向外,这样可以判定他们已在走下坡

第四,潘从来不是个大气的人,小聪明不断,她老婆阴阳怪气一心想跑,这种认定中国成就不了他们的人,随他们便,随他们一错再错,最终落败


王朝W


2019年9月我国M2即广义货币达到195.23万亿,大致相当于美日欧总和。 虽然我们看到M2不断的快速增长,但是分析央行总资产增速并不高,2019年甚至是负增长,由此可见M2的高速增长对应的是货币乘数的放大,就是说是通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将贷款快速增加导致的广义货币量的增加。

此外,是央行货币投放模式的改变。从2016年开始,央行货币发行的锚从依托我国实际收取的外汇转向商业银行债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发行之锚放弃美元。通俗的讲,就是央行发行货币的依据不再是美元外汇占款,而是商业银行向居民、企业、政府发放的贷款。即过去是根据外汇占款决定发行多少货币,商业银行根据这些货币总量发放多少贷款,现在是央行根据商业银行发放多少贷款决定发行多少货币。这样表述可能不完全准确,但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

也就是说,我们广义货币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居民、企业和政府向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增长,借款人拿着这些钱去投资,居民去买房、企业去投资、政府搞基建。这是M2即广义货币增加的主原因。前几年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商业银行开闸放水,是货币供应量疾速增长的基础。

现在的物价水平和制造业成本的快速上涨,已经不允许央行继续执行以往一样宽松货币政策,所以今年管理层反复强调不再宽松,因此房地产引擎的熄火就成了必然。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潘石屹快速清仓离场的原因。

国家反复强调房住不炒,那就应该顺势而为!



用户7543612405289


说实话,潘石屹这种级别的人抛售房产其实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我在之前的文章对房产进行过未来的预测,实际上现在房地产的拐点已经到了,但是这个拐点不意味着房价会立刻的下跌,而是说房价从以往突飞猛进的高速上涨中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未来将和其他领域一样成为正常盈利的行业,而不是一个暴利行业。

这样对于房地产大头来说,就需要适当的将房产投资稀释进入其他领域。因为在这个阶段,房产既不能从房价的高速增长中获益,又不能从扭曲的租售比中通过,租金收益获益,整体的投资收益是比较低的。

但是这个时候卖出房产,收割以往十几年来的房价上涨积累转而用现金投资到其他投资领域,就能够收获更好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房产大头集中卖房的原因。

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方面自有住房,大多是用来居住而不是投资的,所以卖房就没有意义,另一方面对于买房的人来说,房价虽然不会再上涨太多,但是也很难下跌,所以也没有什么影响。即使说这些房产大头卖了这么多房子,也很难说房价就会下跌,毕竟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大盘子里头,就算他们卖的再多对价格整体影响也很小。



咨询师天生


应该赶快跑,中国确实需要一个教训,才知道自己不能违反市场的规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