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隨筆七章

音樂隨筆七章

齊鳳池

一、李斯特的愛情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李斯特的藝術,等於是追求女人的藝術。我覺得,尼采這話說的有點偏激,一個世界著名的哲學家說出這樣的話,有點失水準。他的話像是帶著幾分鄙夷的色彩。

我不否認李斯特在情場上有出色的演技,兩位貴族婦人願意拋棄高貴的家庭,捨棄天真的孩子,心甘情願追他而去,足以證明李斯特有高人一籌的讓女人追求的絕活和藝術本領。但不管怎麼說,李斯特還是世界級的音樂大師。我們不能僅僅聽了尼采的一句話,就磨滅了李斯特天才藝術家的偉績和他對世界音樂的貢獻。我認為尼采這樣評價李斯特是不公允的。

達葛爾伯爵夫人和卡洛琳是李斯特一生最愛的兩個貴族女人。她倆為了愛情,追隨了李斯特一生。我認為,她們倆追求的不僅僅是李斯特的本人,更重要的還是李斯特的音樂藝術。

弗朗茨•李斯特是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1811年10月24日生於匈牙利,幼年即為神童,9歲時舉行第一場鋼琴獨奏會。1821年去維也納,隨薩列裡與車爾尼學習。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倫敦演出。1823-1835年住在巴黎,與柏遼茲和肖邦以及文學界、繪畫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風格趣味華麗非凡的鋼琴炫技大師的聲名,盛極一時。

作為一位才華橫溢、風度翩翩、風流倜儻、出類拔萃的音樂大師李斯特,有他令世人耀眼的一面,就有他晦暗的一面。這樣才符合一位大師的藝術人生的走向。

李斯特二十二歲那年,遇到比他大六歲的達葛爾伯爵夫人。美麗高傲學識豐厚的文學家達葛爾伯爵夫人,一下就被眼前這位英俊瀟灑、才華橫溢的奶油小生陶醉了。倆人一見鍾情,情不自禁地墜入愛河。達葛爾伯爵夫人情願拋棄高貴的家庭、捨棄三個天真的孩子,嫁給當時名氣一般的李斯特。倆人踏著溫暖幸福的陽光,攜挽著到意大利共享蜜月之光。

在與達葛爾伯爵夫人生活的數年裡,李斯特的創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揚棄了過去華而不實、追求軟綿綿的抒情女人情調,開始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更強的創作。在達葛爾伯爵夫人的指導下,他創作了《但丁交響曲》、《浮士德交響曲》和《匈牙利狂想》等等。這能說李斯特的藝術,等於是追求女人的藝術麼?不是蜜蜂戀花朵,而是花朵誘蜜蜂。

李斯特一生經歷過兩次愛情,最為轟動歐洲的是,他和達葛爾伯爵夫人以及和卡洛琳•賽因•維特根斯坦公主的愛情。而最為人們談論的是李斯特決定與卡洛琳結婚的事情。

李斯特,他愛上的卡洛琳是沙皇時期聲名顯赫的德裔公爵維特根斯坦的夫人。這位夫人比李斯特小8歲。

1847年,李斯特36歲,到俄羅斯舉辦他的獨奏音樂會,照例贏得掌聲和女人的青睞,照例舉辦義演來捐助當地的慈善事業。在俄羅斯的義演中,居然有人花了貴賓席票價一百倍的一千盧布的價錢買了一張票。這消息讓李斯特大為吃驚。買著票的人,就是卡洛琳夫人。

他倆認識後,李斯特對卡洛琳一見鍾情。卡洛琳為什麼要花那麼多的錢購買一張門票,其實就是為了愛情。

維特根斯坦公爵是當時俄羅斯最著名的望族,他家中使用的奴隸就有三萬多人,卡洛琳為了李斯特愛情冒著寧可被沙皇開除國籍、剝奪一切財產的威脅,她發誓,就是死了,也要嫁給李斯特。

李斯特和卡洛琳的愛情是漫長而周折的,經過了十幾年的愛情煎熬,到李斯特50歲生日時,本來已經被教皇允許和卡洛琳結婚了,卻由於宗教和沙皇的原因還是沒有結成婚。

慢慢愛情路,苦苦等待情。一直到了李斯特的晚年,接近生命的邊緣也沒能實現愛的圓滿。

1886年,已經是75歲高齡的李斯特沒能和卡洛琳完婚就去世了。然而,李斯特去世後不到半年,為了愛情而拋棄家庭社會地位的卡洛琳也病逝在羅馬的家中。

李斯特生前多次說過:“我所有的歡樂都來自卡洛琳。我所有的痛苦也總能在卡洛琳那兒找到慰藉。”“無論我做了什麼有益的事,都必須歸功於我如此熱愛的妻子---卡洛琳•維特根斯坦公爵夫人。”

李斯特去世後,卡洛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將自己的一切禁錮在與李斯特幸福生活的寢居里,過著與世隔絕的殘留歲月。

李斯特去世後半年,卡洛琳完成了自己一部著作後,輕輕鬆鬆、毫無牽掛地去追趕提前出發的李斯特的靈魂。

尼采說,李斯特的藝術,是追求女人的藝術。從兩位貴婦人就為了神聖的愛情追隨李斯特的故事,人們自有公論。

與其說李斯特的藝術是追求女人的藝術,不如說是兩個高貴女人追求藝術和愛情。

二、莫扎特的《小夜曲》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布拉格音樂學院執教時,他向一名學生提問,莫扎特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名學生回答了似是而非的問題,叫德沃夏克非常惱火。德沃夏克拉起那名學生的手走到窗前,他指著窗外的天空問:“你在天空看到了什麼?”那名學生非常尷尬地說:“我什麼也沒看到。”德沃夏克非常憤怒地說:“你沒看到天空的那輪太陽嗎!請你記住莫扎特就是太陽!”

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也說過:“沒有一個作曲家的音樂比莫扎特的音樂更接近天籟了。”莫扎特的音樂有沒有天籟的成分,我們隨便聽一首他的小夜曲就知道了。

我感覺他的音樂,不僅融入了天籟的成分,還融入了他的心和靈魂。我聽莫扎特覺得他的音樂不是做出來的,就像是從他的心靈裡流淌出來的一樣。

莫扎特的人格和作品,就像小溪一樣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動聲色的熠熠閃光。他的音樂像小溪,從維也納的主河流分支若干條小溪,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間、丘陵……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他的音樂再流淌。

俄羅斯音樂家柴可夫斯基說:莫扎特的音樂不像貝多芬那樣深刻,他的氣勢也沒有貝多芬那樣寬廣,但我不喜歡貝多芬,我愛莫扎特卻如愛一位音樂的耶穌。

莫扎特的音樂充滿難以企及的美,如果要舉一位與耶穌並列的人,那就是莫扎特了。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誇張,但真正走進莫扎特的心靈世界,就能聽到天籟和天堂的聲音。

豐子愷說:“貝多芬的音樂是英雄心的表現;莫扎特的音樂是藝術的藝術,貝多芬的音樂是人生的藝術。”這話聽起來比較接近現實。

莫扎特是奧地利作曲家,被公認為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幼年時就被譽為“音樂神童”。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在短暫的35年人生中創作了754部作品,其中最著名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和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安魂曲》等等。除了這些歌劇和交響樂之外,莫扎特也創作很多小夜曲。

莫扎特的《小夜曲》開始是急速的小快板,之後,是舒緩委婉輕柔的抒情慢板;抒情味道更濃,每個音符似乎都包含著濃濃的愛情的成分,甜蜜的味道用反覆連音呈現出來,之後更加抒情,似乎把心要掏出來給情人的感覺;又像是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往外蹦,接著是一句一句的訴說婉約的情感。簡約明快,富有浪漫色彩。一下把內心的情感全部傾吐乾淨。激昂,明快,每個音符都是情,每個音符都是愛,每個音符都是心血,讓人聽了有一種悽楚酸甜的美。

莫扎特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詩意、富於感情的人。他摯愛自己的親人,每當他談起父母、妻子時,臉上都不由閃現出幸福的光彩,語調也格外恬美。在神聖的婚禮儀式上,他和妻子雙雙落下激動的熱淚。大家深受感染,都跟著一起哭了。由於他沒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採又不善持家理財,因而婚後的生活非常窮困。為了維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課、演出、創作,應接不暇,永無休止。儘管如此,日子還是過得相當窘迫。

莫扎特剛剛三十多歲,身體就開始越來越糟,他不得不經常向朋友們求援。他擺脫不了這部‘為死亡而作的彌撒曲’是為他自己而作的這樣一種念頭,他認為自己不能活著完成它了,《安魂曲》寫到一半時,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筆……

莫扎特出殯那天,天空飄著鵝毛的大雪。幾位送葬的親友都中途返回了,只剩下一個掘墓的老人……”

莫扎特的屍骨安葬在聖馬克斯墓地,32A的第55號墓穴。莫扎特的大理石紀念像,坐落在城堡花園,他的音樂在他的墓碑之上,在世界的空間縈繞。

莫扎特的小夜曲,就像音樂天堂中的一盞明亮的小燈,照亮世界所有渴望愛情的年輕人的心靈。而莫扎特的音樂就是人間的太陽。

三、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

認識德沃夏克是從他的《自新大陸》開始的,後來又欣賞了他的B大調大提琴協奏曲,從此,我就喜歡上了德沃夏克。但我對德沃夏克還是瞭解甚少。後來我在新華書店的休閒座上讀了兩個多小時的《德沃夏克傳》才對德沃夏克有了粗線條的瞭解。

安東尼•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生於布拉格附近的一個貧窮家庭,父親是小客店老闆兼屠夫。德沃夏克十六歲時,被推薦進入布拉格管風琴學校,兩年後在布拉格的臨時劇院工作。從那時起德沃夏克開始正式的創作。

我知道德沃夏克流傳甚廣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即是在他應邀赴美擔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之後創作的。這部經典之作體現了他在音樂結構上的嚴謹與堅實。

德沃夏克另有一首膾炙人口的音樂小品《幽默曲》,是1894年他在捷克的葦索卡地區度假時創作的。原曲是鋼琴獨奏小品,後由克萊斯勒改編成小提琴獨奏曲。極富變化的音樂表情透出類似小夜曲的浪漫韻味,是德沃夏克晚年時期個性成分與藝術手法皆達到完美和諧之後的精華之作,親切、純樸、優雅、柔緩,很值得玩味。

這些資料我是從奧塔卡.希渥萊克的《德沃夏克傳》瞭解到的。但這本書中令我記憶最深的是這樣一個細節。

德沃夏克在布拉格音樂學院執教時,德沃夏克向一名學生提問莫扎特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名學生回答了似是而非的問題,叫德沃夏克非常惱火。德沃夏克拉起那名學生的手走到窗前,他指著窗外的天空問:“你在天空看到了什麼?”那名學生非常尷尬地說:“我什麼也沒看到。”德沃夏克非常憤怒地說:“你沒看到天空的那輪太陽嗎!請你記住莫扎特就是太陽!”這段文字我記得太深刻。我和朋友們也經常重複這句話。

大師的人品和作品一直在誘惑著我的心靈,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輕輕地掛上窗簾,打開VCD把德沃夏克的光盤放進去,在等待的時候我倒上半杯紅酒,然後靜坐在沙發上閉著眼睛靜靜地聆聽那舒曼,幽雅,纏綿,空靈,深邃的音樂。我啜飲一小口美酒,細細地品味酒神韻,在似醉非醉之間享受音樂,就象一雙無形的酥手撫摩著你的末梢神經和最敏感的部位。在音樂的軟指撫摩下我悄悄進入了一種人生不能抵達的境界。這是音樂的魔力,這是任何東西任何事物不能替代的魔力,只有音樂能走進我的靈魂和血液,只有德沃夏克和莫扎特帶我能走進那個接近天籟的世界。在這個時候,我已經把所有的事情全忘悼了,我感覺我在音樂裡就是一個音符,在五線譜的軌道上半醒半醉地飄動著、舒展著完全象一個仙人。這是音樂的作用也是酒的功效。我完全舒服在音樂和美酒的天堂裡了,真有“但願常醉不願醒”的想法。

四、巴赫

從德國萊茵河流淌出的音樂大河,分出若干條音樂的小溪。小溪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動聲色的熠熠閃光。這些像月光一樣透明的小溪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間、丘陵流淌。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小溪的照耀和滋潤。有人說小溪的精神,就是巴赫的人格和作品。也是巴赫的偉大之處。巴赫,在德語裡是指小溪流淌的意思。而我認為巴赫的音樂,不是小溪的概念,巴赫就是一條音樂大河。

巴赫於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國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帶的愛森納赫。雖然這是一個小城鎮,小鎮上人們都酷愛音樂。據說愛森納赫古代的城門上就刻著“音樂常在我們的市鎮中照耀”的字樣。並且中世紀的吟歌者經常手執豎琴,在這裡吟唱詩歌並舉行歌唱比賽。瓦格納曾據此寫了著名歌劇《唐豪塞》。而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也在此將《聖經》譯成德語。愛森納赫小鎮,的確是一座文化名城。

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樂世家,他的父親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兩位是具有天賦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幾位是頗受尊敬的音樂家。對於具有極高音樂天賦的巴赫來說,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應該是十分幸運的,然而不幸卻接踵而來,他9歲喪母,10歲又喪父,只得依靠大哥撫養。

巴赫二十一歲時,同他的叔伯二妹結為伉儷,他們一共生了七個孩子,但是當巴赫三十五歲時,妻子不幸離世。翌年他鸞鳳再續,他的第二個妻子又給他生了十三個孩子。巴赫死後只留下九個兒女,其中有四個成為真正著名的音樂家。

巴赫在三十歲的時候,他靠美妙的歌喉與出色的古鋼琴、小提琴、管風琴的演奏技藝,被呂奈堡聖米歇爾教堂附設的唱詩班錄取,同時進入神學校學習。這裡的圖書館藏有豐富的古典音樂作品,巴赫一頭鑽進去,像塊巨大的海綿,全力汲取、融合著歐洲各種流派的藝術成就,開闊了自己的音樂視野。為了練琴,他常常徹夜不眠,通宵達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數十里去漢堡聆聽名家的演奏音樂會。

巴赫一生為上帝創作了很多好聽動人的音樂。有人說他是為上帝唱歌的音樂家。他的作品有《D小調彌撒曲》、《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耶穌躺在枯骨堆中》、《基督誕生時節請唱劇》等等。

巴赫為什麼創作了那麼多歌頌上帝的音樂,按照德國音樂家福爾克所說,巴赫從小在教堂長大,被上帝呵護、施捨。長大後必須感恩,必須為上帝歌唱。巴赫沒有流露隻字,但在他心裡始終銘記上帝的恩典。

巴赫的音樂不僅是獻給上帝的,應該說是獻給人類的。他的《勃蘭登堡協奏曲》和《G弦上的詠歎調》是他所有作品中的經典之作。有人說,全世界每分鐘都在播放貝多芬的作品。我說,全世界田園、山谷、林間、丘陵都在流淌巴赫的音樂小溪。

《勃蘭登堡協奏曲》是巴赫1721年專為勃蘭登堡侯爵盧德維希題贈的。傲慢與偏見的盧德維希侯爵,不但不允許他的樂團演奏,而且將樂曲的手稿賣了三十六先令。這是多麼滑稽可笑且可悲的事呀!

五十年後,巴赫的作品被門德爾松推崇挖掘並親自指揮演奏。《馬太受難曲》在巴赫去世七十九年後,即1892年門德爾松主辦的音樂會上演出。立刻引起音樂界的關注,而像小溪一樣涓涓流淌的巴赫,卻像小溪的暗流滋養一代又一代音樂家的生命。受巴赫影響最深的有貝多芬、舒曼、門德爾松和勳伯格。他們不僅敬仰崇拜巴赫,而且稱巴赫為“音樂之父”。

當時巴赫的作品不為人們所理解,原因是巴赫既沒有顯赫的地位,也沒有贏得社會的承認。是偉大的莫扎特和貝多芬,首先發現了他的音樂寶貴价值。他們被巴赫音樂的深刻,完美與無懈可擊所震動。當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時,不禁驚歎道:“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1829年,門德爾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復活了。

肖邦在舉行他的音樂會之前,經常練習巴赫的作品;

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風琴作品改編為鋼琴曲;

舒曼是巴赫協會的創始人之一,這個組織承擔了出版巴赫作品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務。

今天,當我們走遍世界各地,到處都能聽到巴赫的音樂。其中,許多作品早已被列為藝術院校培養學生的必修教材和國際重大音樂比賽的參賽曲目。

巴赫被稱為“不可超越的大師”,甚至被譽為“歐洲近代音樂之父”。

巴赫不是小溪,他是一條世界的音樂大河,從萊茵河分支若干條音樂的小溪,流向世界的平原、田間、林間、丘陵,滋潤灌溉著所有需要音樂餵養的土地和人們。

巴赫是一條音樂大河

五、傑奎琳之淚(音樂隨筆)

音樂是神秘的,音樂家更是神秘的。七個簡單的音符,在音樂大師的手下隨意編排組合就會產生不同音樂效果。可以大悲、可以小喜、可以憤怒、可以仇恨、可以呼風、可以喚雨、可以模仿獸吼、可以學唱鳥鳴、可以歡樂、可以消極……七個金質的音符在他們手裡任意把玩,就像是上帝和神締造出的七個小精靈,神出鬼沒變化莫測。我在書上看到,也聽人說過,音樂家是世界最聰明的人。

音樂不僅是神秘的,而且在每個音符中還潛藏著很多微妙的巧合和神奇的故事。據西方音樂史記載,歐洲有兩個女鋼琴家都叫克拉拉,一個是音樂大師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維克。另一位是被稱為“鋼琴聖女”的羅馬尼亞的克拉拉哈絲基爾。

克拉拉.維克生於1819年,而克拉拉哈絲基爾生於1895年。克拉拉.維克去世一年後,克拉拉哈絲基爾才出生。雖然她倆相差七十多歲,但她倆都是世界著名的女鋼琴家。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當舒曼一文不名的時候,有一天他去祭拜貝多芬,他在貝多芬的墓前拾到了一隻鋼筆,他以為是貝多芬專門給他留下的。得到這支鋼筆後,舒曼寫出了很多世界著名音樂作品。

挪威音樂家格里格在卑爾根森林曾經遇到守林人的小女兒達格尼,格里格曾對達格尼許願,等你十八歲的生日的時候,我要獻給你一首曲子。這話說過十年後,達格尼已經長成了大姑娘。當達格尼十八歲生日那天,她在挪威奧斯陸的金色大廳聽音樂會時,報幕員宣佈節目,《獻給守林員的女兒達格尼----當她十八歲的生日之後》,達格尼聽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又讓報幕員重新報了一次,才相信這是真的。

我相信音樂是神秘的,音樂家的傳奇故事和巧合的事情,說是巧合,其實也不是巧合,好像就是天意,好像就是上帝有意的安排。

法國作曲家、古典輕歌劇創始人之一,約克·奧芬巴赫,他被認為是一位真正懂音樂美,閃耀著音樂精神的罕見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美麗的海倫》、《格羅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等。儘管約克·奧芬巴赫被稱為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和傑出的代表。其實這不重要,關鍵是他寫給一百年後的英國女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蕾的那首曲子,成為了世界音樂史上的傳奇。我相信約克·奧芬巴赫當時在創作這首大提琴曲時,肯定不是有意也不是刻意專門給一百年後的傑奎琳留下的曲子。但不管怎麼說,是巧合也好,是必然也好。總之,百年後在英國真誕生了一位出類拔萃的頂尖級大提琴家叫傑奎琳。好像傑奎琳.杜普雷就是為約克·奧芬巴赫這首《傑奎琳之淚》而生的。

一百之後那位叫傑奎琳的大提琴家,得到這首曲子後,她用心、用血或者說是用生命去演奏,她傾情全身心地演奏場場打動人心。

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聽她演奏《傑奎琳之淚》時就說:“象她這樣把所有複雜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裡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長。”

我反覆聆聽《傑奎琳之淚》,那低沉的琴聲如泣如訴纏纏綿綿訴說傑奎琳之淚。

我感覺《傑奎琳之淚》這首大提琴曲它表現的內涵和意境應該是傑奎琳•杜普蕾生病之後情感。

我每次聽,心裡總有一種疼痛而又說不出滋味。那舒緩而綿長的琴音一直在耳畔和心靈縈繞,聽著這種纏綿絲絲疼痛的旋律,我的眼前又出現視頻裡傑奎琳•杜普蕾懷抱大提琴坐在舞臺上忘情地拉琴畫面。

我坐在沙發上,在暗淡紫紅的燈光下,頭靠沙發閉著雙眼,靜靜聆聽著傑奎琳的手指在弦上行走發出的聲音和神韻。那種舒緩纏綿的旋律,彷彿就在我的心裡灑滿落葉蕩起秋水層層漣漪。我的心彷彿在琴絃彷徨紊亂跳動。

我從資料上得知了傑奎琳•杜普蕾的病情以及她四十二歲就病逝在家中,我在聆聽著琴聲時想象視頻裡傑奎琳憔悴畫面,不知不覺眼中已噙滿了淚水。

這時,我忽然想起音樂界的一種傳言,最傑出的音樂家往往命不長。這句話好像就是針對傑奎琳說的。

我想當傑奎琳•杜普蕾在演奏這首與她同名的《傑奎琳之淚》時,或許她的心也在淌淚,否則,她絕對不會奏出令人心靈難以自拔地步。

我想傑奎琳•杜普蕾的音樂生涯,不僅是用手指演繹技藝,而是用生命演奏天堂之音。

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聽她演奏《傑奎琳之淚》時說的那句話:“象她這樣把所有複雜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裡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長。”彷彿就是先知和預言。我想斯塔克說了這話之後,他得知傑奎琳四十二歲就病逝了肯定會責怪自己,後悔當初說了這句話。

但巧合的事情,誰也無法阻止,人的命就是這樣。就連奧芬巴赫也不知道他創作的那首《傑奎琳之淚》大提琴曲,一百年之後真有一位叫傑奎琳的等待著他這首大提琴曲。

當傑奎琳•杜普蕾在倫敦家中逝世的時候,好像中國的文學家老舍先生也說過,愛什麼就死在什麼上。

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很多很多,如果細分析,說是巧合,其實好像又不完全是巧合。在那些巧合裡似乎又都包含著必然。如果我們按照宗教的說法,那就是天意,那就是上帝的安排。

六、肖邦

鋼琴詩人肖邦,是歐洲貴婦人的偶像。他過早的辭世,一度叫女人沮喪發狂。三十九歲的肖邦,就匆匆地離開了鋼琴和追逐他的五彩繽紛的花裙子。據說肖邦的死與愛情有關係。

肖邦,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1810年3月1日生於華沙近郊,他的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

肖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六歲開始學習音樂,7歲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開始登臺演出,20歲就出了名。肖邦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肖邦的一生創作了大多鋼琴曲,所以他被全世界譽為“鋼琴詩人”。

他創作的鋼琴作品,有4首敘事曲,10首波蘭舞曲包括《軍隊》、《英雄》,26首鋼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鋼琴練習曲包括《離別》、《革命》,4首諧謔曲,3首鋼琴奏鳴曲,至少32首夜曲,59首馬祖卡,2首鋼琴協奏曲,幻想曲,大提琴奏鳴曲等等。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他創作樂曲幾乎都是鋼琴曲。

肖邦離開波蘭18年,但他時時刻刻沒有忘記他的祖國。在法國的十八年裡,他經常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創作,他把一腔熱血化為音符,灑在了五線譜上。後來因肺結核病復發,39歲便離開了人世。肖邦臨終前說過,我死後身體可以留在法國,但我的心臟一定要葬在我的祖國----波蘭。

1848年,肖邦在巴黎舉辦了他的最後一次音樂會後,由於肺結核病情嚴重。最終,於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享年39歲。

肖邦在生命垂危的時候,希望在他的葬禮上演奏莫扎特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舉辦肖邦葬禮的教堂,歷來是不允許唱詩班中有女性的。所以,肖邦的葬禮推遲了近兩週。最後,教堂的神父做出讓步,允許女歌手在黑幕簾後演唱,肖邦的遺願得到了實現。

根據肖邦的遺願,他的遺體安葬在了巴黎市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下葬時,樂隊演奏了葬禮進行曲。另外,肖邦還有一個心願,他要求將他的心臟裝在甕裡送到華沙,封在聖十字教堂的柱子裡。在柱子上刻有聖經馬太福音的6章21節:“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按照肖邦的遺願,他的心臟送回了華沙,封在了教堂的柱子裡。

如今,在拉雪茲神父公墓裡塵封著肖邦心臟的柱子前,每天有很多參訪者,即使是在寒冷蕭瑟的冬天,肖邦的墓碑前依然有鮮花簇擁,有女人在墓前灑淚。

肖邦一生愛過四個女人。他的音樂不僅呈獻給了女人,也呈獻給了愛情。他那甜美的C小調圓舞曲是獻給康斯坦奇婭的,他那寧靜的小夜曲,是屬於瑪利婭的,他那激昂的波蘭舞曲是獻給史塔琳的狂吻,只有纏綿傷感的B調奏鳴曲是屬於喬治.桑的。因為他一直深深的愛著比他大六歲的女作家喬治•桑。

肖邦的性格一半屬於女性,而喬治•桑是屬於雄性。她抽菸酗酒,性格剛烈。她是巴爾扎克時代最具風情、最另類的小說家。她憑藉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安蒂亞娜》一舉成名。喬治•桑是一位多產作家,她一生寫了244部作品,雨果曾評價:“她在我們這個時代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特別是,其他偉人都是男子,惟獨她是女性。”

喬治•桑原名露西•奧羅爾•杜邦,1804年7月1日生於巴黎一個貴族家庭,在法國諾昂鄉村長大。她父親是第一帝國拿破崙時代一個軍官。由於父親早逝,而母親曾有淪落風塵的經歷,所以她從小由祖母撫養,祖母為了把她培養成一個淑女,費盡苦心,而喬治•桑沒有令祖母失望,13歲進入巴黎的修道院。18歲時,在對家庭生活的夢幻憧憬中,年輕的她嫁給了貴族青年卡西米爾•杜德望成為男爵夫人。但她很快就不能忍受丈夫的平庸和缺乏詩意。喬治•桑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紅杏出牆的婚外情戀。1831年她做出了那個時代驚世駭俗的舉動,與丈夫分居,並棄家出走,與肖邦到巴黎開闢新的生活。由於孩子們的反對,她不得不和肖邦分手。

肖邦離開喬治•桑之後,他開始一天天走向死亡。他死後,喬治•桑為他流了很多淚水,還有很多女人為他的辭世沮喪發狂。

據說當時有五十多個貴婦人,願抱著肖邦死在自己的懷裡。據說有十五個伯爵夫人狂吻他冰冷蒼白的額頭。

肖邦的魅力和才氣,令女人如痴如醉。他那憂鬱的沉思,抑鬱的悲情,痛苦的依戀,像薄霧籠罩下的法蘭西秀美的田原風光,又像月光融融或細雨霏霏的巴黎蘭色的夜晚。肖邦在法國生活了十幾年,但他始終深愛著自己的祖國。他死前遺言,死後我的身體可以留在法國,可以獻給所有愛他的女人,但心臟必須歸還我的祖國。

七、貝多芬心中的女人

全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播放著貝多芬的作品。這話說的這點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在貝多芬57年的人生歲月中,他給人類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音樂大餐和精神佳品,多的叫人能天天享受。

《獻給愛麗絲》是貝多芬創作的一首鋼琴小品。全曲一共262個音符,其中幾節是重複音符,像是反覆訴說愛情。就像俄羅斯一位青年唱的那樣:“我的心被你偷偷摘取了,如果你不愛我的話請把心還給我......”

關於《獻給愛麗絲》這首鋼琴小品有許多種說法。很多人認為,這首樂曲是貝多芬四十歲時為他的學生伊麗莎白•羅克爾女高音歌唱家所作。

伊麗莎白•羅克爾是德國的女高音歌唱家,1807年,14歲的伊麗莎白來到維也納,很快就被貝多芬所接納,成為他朋友之一。伊麗莎白後來嫁給了貝多芬的朋友。但他們始終保持著親密的友誼,愛麗絲是貝多芬對伊麗莎白的暱稱。

還有一種說法,貝多芬教過一個名叫特蕾莎•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暢的情況下,他寫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贈給她。1867年,在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整理者把曲名錯寫成《獻給愛麗絲》。

對於《獻給愛麗絲》作品的解釋,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的見解是,他在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像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鬱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

我認真數了一下音符,全曲一共262音符,樂曲以迴旋曲式寫成,環繞基本主題,有兩個對比性的插段,一開始出現的主題純樸親切,刻畫出溫柔美麗、單純活潑的少女形象。這一主題先後重複三次,中間有兩個對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調性上,色調明朗,表現了歡樂的情緒;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襯托下,色彩暗淡,節奏性強,音樂顯得嚴肅而堅定。樂曲在歡樂明快的氣氛中結束。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八歲時,貝多芬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十二歲,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求教於莫扎特。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

莫扎特去世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裡等人學習。直到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

貝多芬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下葬時,卻形成了群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群眾護送著他的棺樞。在他的墓碑上銘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採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聆聽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我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回味著愛的溫暖,愛的甜蜜和休止符中淚滴。一生未婚的貝多芬,似乎把生命中積攢的愛,都獻給了他心愛的女人。

不管《獻給愛麗絲》是獻給朱麗葉塔•圭查蒂的也好,還是獻給伊麗莎白•羅克爾也罷,這都不重要。我想,愛麗絲只是貝多芬心中愛戀著的女人的暱稱。

愛麗絲,就是貝多芬心中最愛的女人。

2019-10-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