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大博弈”下数字经济之战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大概不会想到,自己在国会听证会上将中国金融系统定位为潜在竞争对手的言论,将会在太平洋彼岸引发这么剧烈的反应。3 天之后,中国的数字货币(DCEP)计划就被高调提及。

中美新“大博弈”下数字经济之战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

至此,不管之前的发展思路如何,就现在而言,中国 DCEP 与Facebook 将要推出的 Libra 的对峙之势已经非常明显。

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现在Facebook 牵头的这个 Libra 会引发全球金融机构的重视甚至是恐慌。不是因为外界多么畏惧 Facebook 的技术力量,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支撑着 Libra 价值的那个经济体系,实在是太庞大了。

中美新“大博弈”下数字经济之战

支撑 Libra 的这个经济体系,有全球最大的买手店平台 Farfetch、最大的流媒体音乐平台 Spotify、最大的去中心化交通网络 Uber、全球第一个在线小额信贷平台 Kiva。而 Libra 协会的牵头人 Facebook,其产品更是覆盖了 26 亿用户,足足是全球 76 亿人口的 1/3 之多,完全足以成为世界最大的流量入口。

于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面对压力,美国国会开始对 Libra 猛烈开炮,而中国央行更是高调开始为自家的数字货币宣传造势,并允许部分商业银行开始试用数字货币钱包,DCEP 的发行与使用可以说已经是箭在弦上。

中美新“大博弈”下数字经济之战

那么在 DCEP 与 Libra 这两大数字货币碰撞当中,谁具备较大的优势?

在 DCEP 的相关信息发布之后,业内的很多声音都将关注点集中在 DCEP 所采取的双层运营体系之上。但其实DCEP 与 Libra 最值得关注的目标是其货币的购买力和共识度。

首先来看中国的 DCEP,它拥有中国自上而下的支持,如果官方愿意的话,不仅是中国内部庞大的经济系统(B 端用户与 C 端用户),甚至中外之间一带一路的商品与服务贸易(主要为 B 端用户)都可能是 DCEP 的流通场景。

反观美国方面的 Libra,它是由企业方面所发起的项目,虽然目前拥有不少美国知名公司的支持,不过考虑到在政策重压之下,之前已经有多家重磅企业宣布退群。所以,靠 Libra 协会所支撑的 Libra 的经济生态,未来会是扩张还是缩小,可以说前途未卜。

但是,DCEP 很难有切入空间。这样下来国际用户彼此之间在各种场景下进行转账时,还是会延续原有的支付方式,或是使用本国企业提供的新型支付方式,而不是采用中国的 DCEP,就好像两个中国人之间转账基本不会去刷 PayPal 一样。

所以,DCEP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在国际用户中培养起 DCEP 的使用与支付习惯。

目前来看,如果能够在这些手机自带的钱包应用内嵌入 DCEP,并想办法在中国品牌手机的国际用户群体中培养起 DCEP 的支付习惯,完成支付习惯培养,那么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上,中国的 DCEP 很有可能不输美国的 Libra。

21 世纪的新大博弈已经到来,我们都将被卷入其中,鲜有人能置身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