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哪些地方真正做到了當地文化與旅遊的結合呢?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漢服推廣君


當文化遇見了“親”

從我本人多年熱衷旅行的經歷來看,我個人覺得,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景點,甚至一件小小的旅遊文創產品,能夠與當地旅遊很好結合起來,將當地的文化、藝術、民宿風情、人文故事、建築精華、出土文物、地理歷史等等文化符號和元素,經過創新設計,將原生態的文化藝術元素與產品本相結合,形成一種新時代的文化旅遊產品,呈現在廣大遊客眼前,一定會驚豔到眾遊客。可惜,這種將當地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的成功案例,還真少之又少。

01

同質化的印象

大家印象中,旅遊景點購買的文化紀念品等旅遊商品,同質化嚴重,地攤貨氾濫,90%以上存在雷同。本來,旅遊目的地獨一無二的文化紀念名片卻成了遊客心中的“同一張臉”,這樣的尷尬標籤也一度佔據我國旅遊文化紀念品市場的半壁江山!甚至有人編段子調侃:義烏人民出去旅遊一定不會買這些紀念品,因為都是從你們那拿貨的。

02

成功的案例

近年來,隨著國寶熱、國潮熱興起,大家對於有趣的故宮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的文創產品也是出奇的高漲!

前不久去北京故宮遊玩,我看到現場很多人買一款“故宮貓馬克杯”的產品,這款產品將故宮貓的元素與來源於故宮收藏的清代乾隆年間的龍袍,萌黃和大紅兩色進行創意設計,取得很好的效果,基本上賣斷貨,成為名副其實的爆款。這一成功現象的背後值得當地旅遊部門和運營者的深思與借鑑。

03

為什麼要將文化與旅遊相結合?

還是以北京故宮為例,2017年北京故宮接待遊客1670萬人次,旅遊類的文創產品銷售額高達10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旅遊類的文化、文創類產品收入已成為了不可小覷的一部分。它打破了傳統印象中以門票作為景區收入的盈利點,也讓故宮文創成為主題景區及文旅產業的參照和學習的標杆。

10億元購買力的背後,不僅僅是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更是將故宮文化、歷史等元素通過產品的這一介質傳遞到世界各國角落,這種強大的文旅IP更是啟迪著人們更加看重產品背後所承載的那份歷史文化基因。這一重大信號的釋放,無形當中,可以讓旅遊景區的文化內容再次、多次以物質形態的方式真正融入到現代人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個熱愛故宮文化的遊客。

04

怎麼結合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原則——

之前,當地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經常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過度強調文化,或一廂情願地設計自以為廣受歡迎的相關產品,結果造成了印有景區圖案、標誌或者著名景觀造型的商品比比皆是,遊客卻不買賬。

反觀,故宮文化文創類的旅遊產品,卻很好地兼顧市場興奮點和文化亮點的特質,將三宮六院做成了冰箱貼,不僅好看,更是對“電視劇裡常說的三宮六院到底是哪三個宮和六個院”進行的潛移默化的教育,真正做到“把故宮帶回家”的親民路線。

05

綜上所述

想把當地的文化內涵與旅遊相結合,開發深受遊客朋友青睞的產品,要敢於打破常規,轉變思維方式,多維度大膽嘗試,深挖自身的文化價值,洞見旅遊文化的內核,打造好看好玩、好看、好用的旅遊文化產品。

如果你還有什麼新穎的觀點,對故宮文創等產品有研究的朋友給我留言,歡迎大家評論、留言、關注、交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本人頭條號,及時更新旅行各個方面的問題。


旅行的那些事兒


現在哪些地方真正做到了當地文化與旅遊結合呢?咱們分享一下案例:

隨著各地旅遊業蓬勃發展,各地也在推出自己的特色旅遊模式,遊客需求也在日益增長,作為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的旅遊模式之一,推廣與實施文化旅遊也是勢在必行。文化旅遊大致分為一下幾種:


紅色文化旅遊:基於革命根據地抗戰與解放戰爭時期的文化旅遊模式。隨著遊客需求增長作為紅色旅遊景區也在蓬勃發展,人們對於革命先輩的敬仰,緬懷,學習都是在紅色文化旅遊模式下進行的。

洛川會議紀念館

革命聖地西柏坡
(革命先輩在這裡指揮了震驚世界的三大戰役、遼瀋、平津、淮海,同時七屆二中全會與農村土地改革都是在這裡召開的,成為全國五大革命聖地之一)在這裡咱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歷史文化旅遊:基於中國歷史為重點,突出宣傳融合產生的旅遊方式,具有濃厚的歷史色彩,讓遊客感受祖國曆史的悠久與燦爛文化。

嵩山少林寺


基於歷史文化旅遊的景點案例:世界第八大奇蹟西安兵馬俑


(兵馬俑博物館世界歷史遺蹟,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景區)

自然景觀與古典景觀文化旅遊:基於自然風景與古典景觀結合遊玩,娛樂,學習,欣賞等的旅遊模式。

同裡古城,江南水鄉

(遊客感受江南水鄉文化,享受水鄉景觀)

臺兒莊古城

(乾隆皇帝御賜天下第一莊,與水鄉文化相結合)

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當地文化與旅遊是非常好的旅遊模式,應該根據自身條件,深入發掘,綜合出自己的旅遊發展之路,從而帶動全域經濟。以上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


沂嶺山人


這是一道極為有深度的題目,個人才疏學淺風解有限,所思所想僅代表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以及對於旅遊文化的理解,回答的不好之處,還請各們見諒。

文化與旅遊的結合,說起來容易,但想真正的將二者結合在一起還是十分有難度的,理想終歸是理想,在現實面前往往不堪一擊,尤其是大把大把的紅票子擺在面前的時候,很多人便迷失了自己最初的追求和夢。君不見打著釋家旗號的登封市,也不見道家首屈一指的武當特區麼,最開始的時候有誰會想到這兩大聖地會充滿了銅臭味兒?不,不只是銅臭味兒,而是在銅臭的洗禮之下,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連人性之中最後的那一絲絲人味兒也放棄了,做為神在人間的代言人他們率先放棄自己的信仰、推翻傳承了幾千年的宗教文化、將所有的傳統、底蘊、文化等等全部百川匯海一般指向一個方向:利!

失了傳統文化和底蘊的宗教,就算旅遊項目開發的再好,也失了本質,更別提什麼與旅遊相結合了,不過就是多年的老光棍遇到寂寞的老寡婦,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完事拍拍屁股就散夥罷了。

那麼到底有沒有將文化與旅遊結合的很好的地方呢?

有!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現在做的好的地方真心的不少,個人去過幾個地方,現在就向大家推薦幾處,不成熟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一、西藏

要說文化與旅遊結合的最好的地方,西藏當首屈一指,不只是在國內首屈一指,便是放在全世界也不遑多讓,只怕全世界範圍內想要找到旅遊與當地文化結合的如此完美的地方也不多見。

那麼西藏的文化是什麼呢?或者說西藏是什麼吸引了大批的旅遊者一次又一次的前往呢?

個人見解為:信仰

無論你是追求山高天遠的無人之境、竟欲挑戰自我的決心、還是熱愛無人區的冒險之旅、尋求生命的極限極境、亦或是對神秘未知的探索、對自我的追尋、還是對藏傳佛教的虔誠,都是信仰的一種表現方式。

我的意思很簡單:去西藏的人,除了工作和生活兩種以外,無論你以何種理由前往,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自己的信仰,當然,這裡所說的信仰與封建迷信沒有任何關係。

那麼西藏的信仰和旅遊又結合到了什麼程度呢?

可以說很深,深不見底的深!不管去西藏的人在去之前對於宗教現象多麼的不屑一顧,但在到達西藏之後都會保留一顆敬畏之心,甚至很多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去過西藏一次之後就變成了虔誠的佛教徒這種事情也並不少見,而近年來藏文化的發展大有一展鴻圖之勢,也越來越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所接受,影響日益深遠,早已邁出了西藏的大門走向世界每一個角落。所以說西藏是將當地文化與旅遊結合的最好的一個地方,沒有之一。

二、開封

這是一座城下邊還埋著好幾座城的城市,它的歷史文化底蘊如果全部用筆寫出來只怕區區的千八百萬字是寫不完的,光憑這一句話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歷史厚度,那麼在要這麼厚重的城市這中挑出它最精髓的文化,幾千年的百花競放到底哪一朵才最具有代表性呢?

答案當然是宋文化!不可否認不可迴避的大宋文化!

一提到開封,世人心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開封府和大名鼎鼎的包公包青天,開封便是以包公生活的年代,大宋文化為基礎核心,一張清明上河圖打造出名動中外的清明上河園,再輔以周邊的開封府、包公祠、龍亭等等眾多古蹟以及現代文化建築,形成了一整套的極為完善的旅遊產品,遊客來到這裡撲面而來的便是傳統大宋的文化以及源遠流長的歷史傳承,開封在很好的繼承了宋文化的基礎之上不斷的將其發揚光大,使得每一個來到開封旅遊的人都會有著完全不同的新奇體驗。

三、泰國

相信我寫出泰國這兩個字來很多人一定極為意外,為什麼呢?一是有些人不瞭解泰國的文化,二是因為有些人很瞭解泰國的東西。這兩種人都會很意外,那是因為對於我將泰國列在這裡的不認可的一種態度的表達方式,不過彆著急,且定下心思來看我說一說自己的理由,也許您就明白我為什麼要把它列在這裡了。

泰國的文化是什麼呢?很多,多到我們做為只去過一兩次的外國人是很難完全瞭解的,所以乾脆籠統的概括成一句話就好:異域文化。

什麼叫異域文化呢?就是區別於我們主流的漢文化以外的國外文化,都可以稱之為異域文化,而因為接觸的少所以往往很能吸引我們的視線和興趣,加上近年來的東南亞旅遊熱,也讓很多人都開了見識一下的眼界,對於所謂的異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話說到這裡就有人說了:我去過泰國啊,也見識過你說的異域文化了,可感覺有些格格不入,不適合咱中國人的口味,融不進去的感覺。

對,您說的沒錯,的確不適合我們的口味,我們也真的很難融入進去,但您只看了其一,只注意到了讓自己不舒服的一面,而選擇性的忽視了另一個客觀的事實:泰國為了迎合越來越多的國人旅遊熱潮,正在努力的把自己變成適合國人生活的後花園。

是的,不必我們去適應他們,而是他們在適應我們,誰說的一定要旅遊結合當地文化,難道就不能本地旅遊結合異域文化麼?泰國就做到了,將自己的旅遊業做的幾聲水起的同時,把中國文化學了個底朝天,現在在泰國無論走到哪裡,基本沒有語言障礙,放心,我說的不是英語,是純正的漢語交流,但凡隨便一個泰國人都能隨口說上幾句,指個路找個廁所嘛的不在話下,你看,這不也是旅遊業與文化的一種有效的結合方式麼?

好了,篇幅已經夠長了,為了湊這些字數我也是費盡了心機灌了不知幾斤幾兩的水才整出這麼一通長篇大論來,如果您有耐心看到了這裡,我要對您豎一下大姆哥:好樣的!但我同時還想問一句:您得是多我聊啊,才能看我在這裡瞎白話。

我是靜偉,感謝您的閱讀,請關注支持,謝謝。


靜靜靜靜偉


我常常一個人揹著一個包去往一個並不著名的景點旅遊,因為我覺得當下的旅遊已經失去原本的味道了,旅遊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疲憊使自己能夠放鬆並得到快樂,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

但當下很多人是為了旅遊而旅遊,有的人可以在短短几天去往很多地方,而他們停留在一個景點的地方也許就是拍照的功夫,至於旅遊地的文化他們還未來的急接觸便匆匆離去了。

由於國家鼓勵旅遊吧發展,因此大量的旅遊地普通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但大部分都是模式化,照搬化,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我也遇到過一些富有文化的旅遊地(我就說說我近期去過的):

  • 江西九江的東林寺

  • 江西上饒的集中營

( 以上僅僅代表我自己的觀點,如有冒犯之處請多見諒)


小胖哥家鄕


西藏的旅遊業做到了文化與旅遊的結合。西藏的藏民都信奉藏教,一路上都有藏民穿著民族服飾一路朝拜讓人敬畏。寺廟是藏區不可缺少的建築,都是具有藏教風格的寺廟。


小妮和老公看世界


旅遊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1、旅遊對文化有傳播作用。旅遊者到異國他鄉旅遊,目的之一就是學習和了解當地文化,與此同時,又將自己本國、本地區或本民族的文化帶給旅遊目的地居民,因此,旅遊能夠促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2、旅遊對文化有保護作用。文化是一種旅遊資源,是旅遊者參觀、遊覽的對象,因此,一個國家、地區、社會以及當地居民為了發展旅遊業,為其經濟和社會服務,就必然十分重視對其民族文化和當地文化的發掘和保護工作。3、旅遊對文化的消極作用。一方面,旅遊目的地政府、居民和企業會強化當地文化的獨特性,以吸引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異國、異地旅遊者。從而使當地文化的特色更為濃厚、特點更為突出。但另一方面,旅遊者將本國或民族的文化帶進來,對旅遊目的地的傳統文化產生衝擊,結果使本民族文化逐漸被外來文化所同化。


草莓愛旅行


個人認為河南的開封和洛陽在旅遊產業和傳統文化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這點從全國旅遊大數據中可以看到出來!開封以宋代文化為核心加以國術武俠等傳統內容打造出來一套旅遊產品讓遊客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歷史傳承,雖然在用戶體驗上缺乏人性化和更優質的服務,但正是這種原汁原味的土生土長的北方原生態和南方的小橋流水的精緻區分開來帶給遊客不一樣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