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簡說,歷史細看:烏頭馬角(荊軻刺秦王)

烏頭馬角

同“烏頭白,馬生角”。清 錢謙益《一嘆示士龍》詩:“一嘆依然竟隕霜,烏頭馬角事茫茫。”

並列 烏頭變白,馬首長角。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

語本《燕丹子》捲上:“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令烏頭白,馬生角,乃可許耳。丹仰天嘆,烏即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柳亞子《夜夢陶公醒而賦此》詩:“~費疑猜,又見離魂入夢來。”△多用於描寫不可能實現的事。→烏白馬角 異想天開。

故事出自《燕丹子》

典故簡說,歷史細看:烏頭馬角(荊軻刺秦王)

燕國的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秦王嬴政對他無禮,太子丹的志向得不到伸展,想請求嬴政放他回到燕國。嬴政不從,於是謊稱:“如果烏鴉變成了白頭,馬能生角來,我就允許你回去。”太子丹仰天長嘆,〖天上掉下了糧食,〗烏鴉當時就變成了白頭,〖低頭嘆息,〗馬就生了角。〖櫥櫃中的木雕長出了肉腳,井上的樹木跳過了水溝。〗秦王不得已送太子丹回去,卻又在他必經的橋上安上了機關,想要陷他於死地。太子丹經過的時候,〖水裡竄出了一條蛟龍,〗於是機關失靈了,太子丹才得以平安。

到了城門口,沉悶還沒開。太子丹就學雞叫,所有的雞都叫了起來,於是得以逃回。特別怨恨秦國,總想報復秦國。(按:“低頭嘆息”四字,從張華《博物志》補;糧食、木雕、樹木之事,從許劭《風俗通義》補;蛟龍之事,從林坤《誠齋雜記》補。)

於是太子丹奉養武士,無所不至。他給自己的老師鞠武寫了一封信:“我是一個很差勁的人,出生在僻陋的國家,成長於貧瘠的土地,未曾瞻仰君子高妙的教誨、通達之人的大道。但是我的想法還是要有所陳述,非常榮幸得到了老師的垂青。我聽說大丈夫所羞恥的,是受辱而苟活於世;貞德的女子所羞恥的,是被劫持而損失貞潔。所以才有寧可自刎也不回頭面對著煮沸的油鍋也不躲避的人,難道是他們樂於死亡而忘記了生存嗎?是他們的內心有所堅守啊。現在秦王逆天而行,行為如虎狼一樣暴虐,對我無禮,可以說是諸侯中最壞的了。我每每想到這裡,痛入骨髓。料想一下燕國的軍隊無法抵抗,想要成年累月的守衛,力量也不充足。所以我才要收攏天下的英雄勇士,傾國所有來奉養他們,再用重金美言來引誘秦國。秦國貪圖我們的賄賂,相信我們的話,那麼只需要一劍刺過去,就相當於百萬之師的功勞。頃刻之間,可以化解我受到的萬世難遇的恥辱。如若不然,就是讓我生無面目於天下,死又懷恨於九泉。必定讓諸侯以我為笑柄,易水之北的燕國土地,還不知被誰佔有。這也是您的奇恥大辱。我恭謹地送上我的書信,希望您能慎重地考慮一下。”

鞠武回信說:“我聽說只圖快意就會有虧於行動,只圖心中快樂就會傷及到本性。現在太子要解除壓在心底已久的怨恨,實在是我應該碎首殞身也不能迴避的。但是我私下裡認為:有智慧的人不能靠僥倖來希求成功,明智的人不能屈從自己的志向來滿足自己的心意。事情有必勝的把握然後再行動,身家性命一定有所保障然後履行。這樣才能保證事發沒有失誤,行動不必後悔。太子看重匹夫之勇,相信一劍的功效,而寄希望於成功,我認為還是疏於考慮。希望您能好好想想。”

太子丹得到回信之後非常不開心,於是召見鞠武當面請教。鞠武回答說:“我認為太子應該按照我說的話去做,那麼易水之北,就永遠沒有受到秦國攻擊的憂患,我們周邊的諸侯,也必然對我們有請求了。”(按:意即成為成為天下霸主)

太子丹說:“這還需要等待漫長的時間,我的心裡忍耐不下去啊!”鞠武說:“我是為太子深思熟慮過的啊!對待秦國,快不如慢,跑不如坐,(按:意即為動不如靜),當今之計,應該聯合楚國、趙國、韓國、魏國——雖然需要一段時間,但是事情一定可以成功。我認為這才是良策。”(按:若是因歷史,則此時韓趙兩國已亡。但按照小說的意思,此時兩國還在。把韓趙兩國滅亡的時間延後,給後文荊軻的故事以充足的時間,故事也才從容——小說家言,不能當真,此處為一。)

太子丹於是高臥,不再聽鞠武的話。鞠武說:“我不能為太子出謀劃策。但是我認識一個人叫田光,他內心高深,頗有謀略。我願意讓他來見太子。”太子丹說:“遵命。”

典故簡說,歷史細看:烏頭馬角(荊軻刺秦王)

田光覲見太子丹。太子丹站在臺階一側迎接,迎接之後行再拜之禮(按:再拜,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起身拜兩次,表達敬意)。坐妥當後,太子丹說:“我的老師鞠武先生不因燕國鄙遠而我無能,邀請先生來到敝地。如今燕國在偏僻的北方,與蠻夷之地相接,而您卻不以為辱,能讓我得見您高貴的容貌,侍奉在您的身邊(按:原文此兩句對調,卻明顯與時間先後不符,疑為錯簡),這真是有賴祖上神靈保佑,才能讓先生屈尊到此啊!”田光說:“自我成年以來(按:《禮記》:‘二十曰弱,冠。’即束髮,為成人之禮),直到今天,只是仰慕太子高美的品行,認為太子的生命美好而已。太子有什麼要教導給我的嗎?”

太子用膝蓋行進,走至田光面前,眼淚橫流,說:“我曾經在秦國當人質,秦國對我無禮,我每天心中焦灼,希望能報此仇。但是論人數則秦國多,燕國少;算實力,則秦國強,燕國弱。想要合縱(按:合縱,是戰國縱橫家蘇秦的主張,要求東方六國聯合,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此對應,六國與秦國聯合則稱為連橫,是另一縱橫家張儀的主張),心中又不能忍受這種漫長的煎熬,經常吃飯不能分辨味道,睡覺不能安於枕蓆。即便能讓燕國與秦國在同一天滅亡,對我來說也是死灰復燃,白骨再生了。希望現實幫我想想辦法。”(按:拋開這篇小說不看,“死灰復燃”一詞最早出自《史記·韓長孺列傳》,韓長孺,即韓安國,漢朝景帝武帝兩朝臣,睢陽人,原在景帝之弟梁孝王劉武手下當差,後來因事被捕,關押在獄中。獄吏田甲認為韓安國失勢,就經常藉故凌辱他。韓安國問獄吏:“你把我看成熄了火頭的灰燼。難道死灰就不會復燃?”獄吏小說:“若是死灰復燃,我就撒尿澆滅它!”後韓安國出獄,韓安國笑道:“現在死灰復燃,你可以撒尿了。”最終善待田甲。這就很給我們疑問,魯迅等人所稱其為“漢前”的作品的說法是否可靠。)

田光說:“這是國家大事,請讓我想想。”從此之後,太子丹安排田光住在高等賓館。為他準備三餐,不停地詢問,這樣下來一共過了三個月。太子丹很奇怪田光竟然也想不出辦法,於是把田光左右侍奉之人屏退,問道:“先生既然肯垂憐哀愍我,已經許諾賜教於我上等的謀略。我在先生身邊側著身子全神貫注地等著聽,可是我來到這裡已經三月,先生難道已經‘有意’了麼?”(按:有意?有什麼意?有主意?有見解?有意欺瞞?我們不能知道。)田光說:“即便沒有太子這番話,我也會盡力來想辦法的。我聽說良馬年輕的時候,可以用很少的力氣就行走千里,等到他疲乏老朽的時候,連道路都不能識別。(按:取路,我們把‘取’字理解成選擇,不能選擇路,就是不認路的意思。齊桓公老馬識途發生在春秋,這裡說老馬不能‘取途’。我們絕不能說此事發生在齊桓公的事情之前,否則與歷史的發生先後不符。我們不說韓安國的事情發生在書成書之前,於此理同。)太子聽說我的時候我已經老了。想要給太子奉獻良策,則太子不能按照我說的行動(按:言外之意,田光的意見也是希望合縱求勝,田光知道太子丹不會採納,於是閉口不言三月);想要奮力效勞,可是我又不能(按:言田光已老)。然而我私下裡觀察您的賓客,沒有一個是可以任用的。夏扶是血勇之人,一生氣臉就發紅;宋意是脈勇之人,一生氣臉就發青;秦武陽是骨勇之人,一生氣臉就發白。我認識一個人名叫荊軻,是神勇之人,縱使生氣臉色也不變。荊軻博聞強記,身強體壯,不拘小節,要建大功。曾經在衛地居住,讓賢士大夫脫難的有十多人,其餘的庸庸不可稱。太子想要成大事,非此人不可。”(按:田光以勇為標準評價太子丹的門客,還從臉色上講究,證明此時田光已經有用刺客成事的意思在裡面。)

太子丹離開席位,行再拜之禮,說:“如果能夠藉助先生的靈光,與荊君結交,那麼燕國的社稷就可以長久不滅,全憑先生玉成此事。”田光於是起身離開,太子丹親自把田光送到門口,拉著田光的手說:“這些都是關乎國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洩露!”田光〖俯下身去〗笑著說:“是。”(按:“俯下身去”四字,從《史記·刺客列傳》補。)

〖太子丹讓田光和鞠武去拜訪荊軻,荊軻喝的酩酊大醉,正在那裡睡覺。田光和鞠武就在荊軻的耳朵裡吐了口唾沫,然後離開了。荊軻覺睡醒了,就問他的妻子:“誰在我耳朵裡吐唾沫了?”他的妻子告訴他:“剛才太子的老師鞠武來了,跟田光兩個人吐的唾沫。”荊軻說:“出於他口,入於我耳,一定是大事。”〗(按:這一段從《金樓子•雜記篇》補。《金樓子》,南朝梁元帝蕭繹著。)

於是去見荊軻,說:“我不自己度量自己無能,把您的聲名上達到太子。燕國太子丹,真的是天底下的士人(按:這裡的士不是從社會等級上說,而是從道德思想上來說的),把心中所有的希望都傾注在您的身上,希望您不要懷疑。”

荊軻說:“我有自己鄙薄的志向,經常說:‘如果能讓我誠心相向的我會毫不顧惜地獻身,但是跟我主觀情感相異的,我便一毛不拔。’現在先生讓我與太子丹交往,我願遵命,不敢違背。”

田光說:“我聽說士人不能讓別人懷疑他。太子送別我的時候,說:‘我所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洩露’,這是懷疑我啊。被人懷疑卻苟活於世,是我所羞恥的。”面向荊軻,吞舌而死,荊軻於是前往燕國。

荊軻抵達燕國,太子丹親自駕車,把左邊的席位空出來。(按:中國古代一般以“右”為尊,但在車上例外,以“左”為尊位。因為車座一般是御者居中,警衛人員居右,為“參乘”,又叫“車右”。左邊才是主位,一般表示對客人的尊敬,“虛左以待”。這裡太子丹親自駕車,自然坐在左邊,而對荊軻表示尊敬,自然留出左邊的座位。)荊軻牽引著車索,也不謙讓(按:綏,古代登車時手挽的索)。

到了太子丹的宮殿,座位安排已定,賓客們濟濟一堂。荊軻說:“田光褒揚太子有仁愛之風,說太子是不世出的大器,高尚的品行可以天齊,美好的聲譽充滿人耳。我從衛國的國都出發,望著通往燕國的大道,歷經艱險而不以為辛勞(按:《說文》:‘勤,勞也’),望向遠方而不以為遠。現在太子用對待老朋友的恩情來禮遇我,有用對待新朋友的辦法來尊敬我,這正是我不再謙讓的原因,士人信任對了解自己的人。”

太子丹問:“田先生現在還好嗎?”荊軻說:“田光送我的時候,說太子告誡他所言都是國事,以自期許大丈夫卻不被太子相信為恥,已經面向我吞舌自盡了。”太子大驚失色,嘆息流淚說:“我告誡先生,哪裡是懷疑他啊。如今先生自殺,也讓我無顏再活在世上了!”

茫然良久,很久都不開心。

自那之後,太子丹每天擺酒宴請荊軻。有一天,酒喝到差不多的時候,太子起來為荊軻祝壽(按:壽,古禮,奉酒祝福,希望被祝福者長壽)。夏扶向前說道:“我聽說如果士人受不到鄉曲的讚譽,就無從討論他的德行;馬沒有駕車的技能,就無法決斷它的優良。現在荊軻先生從遠方而來,將用什麼來教導太子呢﹖”想要在隱微的地方觸動荊軻。

荊軻說:“一個有超世之行的士人,是不必合於鄉曲之人的;一匹有千里之相的良馬,又何必去讓它駕車。當年呂望操刀在肆、渭陽垂釣的時候,天下都認為他是一個貧賤的人,他遇到了周文王,則成為了周師;良馬在拉鹽車的時候,猶在駑馬之下,等到他遇見了伯樂,就會有千里之功;像這樣的人才這樣的良馬一定要在鄉曲稱讚之後才說他好,在拉車之後才說馬良嗎?”

夏扶問荊軻:“你用什麼來教導太子呢?”

荊軻說:“我要讓燕國繼承召公的遺風,追尋當年甘棠樹下斷案的教化,向上要與三王並稱為四,向下也要與五霸同稱為六。那麼您又如何呢﹖”

在座的人都給荊軻叫好。到了酒喝完了的時候,也沒有人能讓荊軻屈服。太子丹特別高興,認為得到了荊軻就永遠不用擔心秦國來攻了。

過了幾天,太子丹和荊軻一起回到東宮,對著池塘觀賞。荊軻撿起一個瓦片去打烏龜,太子丹讓人捧上一盤金子。荊軻用金子去打烏龜,金子打完了便又捧上一盤。荊軻說:“不是替你吝惜這些金子,實在是因為我的肩膀太痛了。”後來一同乘坐千里馬。荊軻說:“聽說千里馬的肝味道不錯。”太子丹當時殺馬進肝。樊於期投奔太子丹,太子丹在華陽臺上置酒款待。喝酒的時候,太子丹叫出了一個能彈琴的美女。荊軻說:“彈琴人的手好美啊!”太子丹當即把彈琴人送給了荊軻。荊軻說:“我只是喜歡她的手罷了。”太子丹當即把彈琴人的手斬斷,用玉盤子呈到荊軻面前。太子丹與荊軻經常在同一張桌子上進食,在同一張床上就寢。

又過了一些日子,荊軻舒緩地說:“我在這裡侍奉太子,已經三年了,太子對我優遇甚厚,用黃金給我打烏龜,把千里馬的肝取給我吃,把美女漂亮的手切下來用玉盤成給我。即便平庸之人受到這樣的優待,尚且盡其所能,效犬馬之勞。如今我經常侍奉在太子身邊,聽說有抱負人的品節,死的有的比泰山還重,有得比大雁的毛還輕,只是看用在什麼地方了。(按:原文是:‘聞烈士之節,死有重於太山,有輕於鴻毛者,但問用之所在耳’此句與司馬遷《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頗相類,這也是我們懷疑本文在《史記》和司馬遷之後的原因。)請太子教導我吧。”

太子收攏了一下衣袖,正色說道:“我曾經在秦國遊歷,秦國對待我不以其道,我以與他同時生活在世界上為恥。如今荊君不以我為無能,屈尊來到我們這樣弱小之國。現在我把國家大事託付於您這樣的忠厚長者,不知道應該怎樣表達我的意思。”荊軻說:“現在天下的強國沒有比強國更強大的。如今太子的力量還不能威服諸侯,諸侯也不會怪怪被太子任用的(按:言外之意,合縱求強的辦法是靠不住的)。太子率領燕國的將領去抵抗,便彷彿用羊統帥狼,讓狼去追逐老虎(按:把‘眾’翻譯為‘將領’,是有緣故的。這裡把太子丹比喻為羊,把‘眾’比喻為狼,把秦國比喻為虎,可見‘眾’比太子更強大,不能為太子統御,所以我們認為是燕國的將領群)。”太子說:“我憂愁計劃此事已久,只是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荊軻說:“樊於期在秦國獲罪,秦國很急切的想得到他。此外督亢之地,也是秦國的貪念所在。現在我要能得到樊於期的首級和督亢的地圖,那麼事情就可以成功了。”太子丹說:“如果事情可以成功,把整個燕國獻出來,我都甘心。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才來投奔我,如果要我出賣他,內心不忍啊。”荊軻沉默不應。

又過了五個月,太子丹擔心荊軻反悔,於是見荊軻說:“秦國的軍隊已經攻破趙國,已經臨近燕國。(按:此時趙國才亡!)事情已經非常急迫了。雖然想經常侍奉您,又哪裡能夠呢?如今我希望先排遣秦武陽,怎麼樣?”荊軻大怒道:“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覆命的,是王八蛋(按:豎子,罵人穢語,如言王八蛋)!我之所以沒有出發,是在等待我一個朋友。”

於是荊軻私下去見樊於期,說:“我聽說將軍在秦國獲罪,父親、母親和妻子,都被活活燒死。又用賞格一萬戶的封地、一千斤金的酬勞來通緝先生,我為將軍的遭遇感到悲痛。如今有一個計謀可以血將軍之辱,解除燕國之恥,將軍可有意麼?”樊於期〖仰天長嘆,流著眼淚〗說:“我每次想到這裡,日夜流淚,只是想不出一個計策。如果有幸能夠得到荊君的教導,我願意聽命!”(按:“仰天長嘆,流著眼淚”,從《史記》補。)

荊軻說:“如今我希望得到將軍的頭,與燕國督亢的地圖來獻給秦王,秦王必然高興,如果他高興,自然願意接見我。我便趁機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然後歷數他揹負燕國的罪行,責備他迫害將軍之仇,則燕國被欺侮的恥辱能血,將軍的積憤也可以消除了!”

樊於期起身,握住手腕,拿著刀說:“這是我日夜想要做的事情,如今接受您的命令!”於是就割頸自殺而死。頭掉在背後,眼睛還沒有閉上。

太子聽說,親自駕車趕過去,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痛哭,非常悲傷。過了許久,無可奈何,於是把樊於期的頭裝在匣子和燕國督亢的地圖一起,獻給秦國,讓秦武陽做荊軻的副手,一同前往秦國。(按:《史記》在秦武陽做荊軻的副手之前說,太子丹又預先尋求天下鋒利的匕首,得到了趙國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買下,讓工匠用藥水加工。這裡沒有這個細節,大約是小說作者認為此會影響到荊軻的英雄形象。我們不在正文當中補出,但此處說明,表示對小說家意見的尊重。)

荊軻啟程前往秦國,也沒有挑揀日子就出發了。太子和賓客們知道這件事的人都穿著白衣白冠來送行,到了易水邊上,〖祭過路神,〗荊軻起身祝壽,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鮫宮,仰天噓氣兮成白虹。〗”高漸離擊築,宋意隨之附和。(按:祭路神事,從《史記》補。“入虎穴”兩句,從馮夢龍《東周列國志》補,筆者孤陋,不知道這兩句話的源流在哪裡,但《東周》書相關章節全依《燕丹子》,因此懷疑這兩句是《燕丹子》的軼文。)發出激憤的聲調,則送行的人頭髮都豎起;發出悽哀的聲音,則士人都流淚。荊軻與秦武陽上車,始終不曾回頭看一眼。兩人離開之時,那位曾經在酒席上為難荊軻的夏扶來到車前自刎送別。兩個人經過陽翟的時候,荊軻買肉的時候由於斤兩的問題跟人家爭執起來,屠夫侮辱了荊軻,秦武陽就想揍那個屠夫,被荊軻制止了。

向西到秦國,至咸陽,〖荊軻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優厚地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通過蒙嘉向秦王說道:“燕王懼怕大王的威勢,如今奉獻出樊於期的人頭與督亢的地圖,願意成為北方的臣子。”

秦王非常開心,在百官的陪同之下,數百位衛士持戟站立,〖穿上朝服,在朝堂上安排最隆重的“九賓”大典的禮節,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

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的匣子,秦武陽捧著地圖。鐘鼓齊鳴,群臣齊呼萬歲。走到殿前的臺階下,秦武陽臉色變得很白——按《燕丹子》所記的田光的話,面白應該在秦秦武陽十分恐懼,兩腿不能移動,面色如同死灰一樣。(按:面如死灰,出自《淮南子·修務訓》。書中言申包胥在秦庭“晝吟宵哭,面若死灰,顏色黴墨,涕液交集。”此處說秦武陽面如死灰,即是灰白色,按照前面的說法,則是秦武陽發怒的表現,所謂“武陽骨勇之人,怒則面白”,此處又說臉色變白的原因是“武陽大恐”還進一步描寫他“兩足不能相過”,似有與前牴牾之嫌。但作為小說而言,此處如不說秦武陽害怕,又顯不出荊軻的勇敢。)秦王感到奇怪,荊軻回頭看看秦武陽,對秦王道歉說:“北方蠻夷地區的粗陋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一下,讓他面前完成使命。”秦王說:“荊軻,你起來,把督亢的地圖呈上來!”

典故簡說,歷史細看:烏頭馬角(荊軻刺秦王)

秦王展開地圖,地圖全展開時匕首就露了出來,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著匕首就準備刺他,歷數秦王的事情說:“您欺負燕國日子已久,對天下貪婪暴虐,樊於期沒有罪,你卻將他滅族。我將為天下之人報仇!如今燕王的母親已經重病(按: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疾甚曰病’),與我約定的時間非常短暫,你要聽從我的話就能活命,不聽就得死!”

秦王說:“今日的事情我聽從你的意見就是,我希望讓我聽一聽琴聲再死。”

於是招來琴女〖文馨〗鼓琴,琴女唱道:“羅縠單衣,可掣而絕;三尺屏風,可超而越;鹿盧之劍,可負而拔。”(按:本歌的意思是說:絲綢單衣輕飄飄,略一用力就拉斷;三尺屏風不算高,一跳就可越過去;鹿盧寶劍長又長,負在背後可拔出。關於琴女的名字,元人陶宗儀《說郛》卷一○○錄宋虞汝明《古琴疏》說是“文馨”,明人董斯張在其《廣博物志》中轉引《古琴錄》,說“文馨或作漏月”。)秦王聽從琴歌的意見,背起劍來把它拔出,割斷了這自己的衣袖,跳過屏風開始跑,荊軻拿起匕首向秦王扔去,結果扔在了銅柱上,迸發出火花。秦王上把荊軻兩隻手都砍掉。荊軻靠著柱子笑著,兩腳伸開象箕的樣子坐在地上(按:箕踞,傲慢的動作,表示對人的侮辱),罵道:“我只是疏忽,被王八蛋給騙了。燕國的仇不能報,我的功業不能建立了!”

〖秦王的待臣上前,殺死荊軻。事後秦王頭暈目眩了很久。〗(按:本句從《史記》補。)

《燕丹子》三卷,歷代目錄書皆不著撰人。其成書年代,不少學者經考證,提出秦漢之間、東漢之說,但莫衷一是,難成定論。自司馬遷《史記》以後,不少文獻都徵引過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情節有同有異,可知從漢代起就有關於燕太子丹的故事流傳民間,然後由文人蒐集寫定。將它看作是一部頗為完整的漢人傳記小說,是比較適當的。

此書寫戰國末期燕國太子丹,因在質於秦國時受到秦王嬴政的無禮待遇,遂發憤向秦王復仇。最終募得刺客荊軻,百方滿足荊軻的生活需求,荊軻遂冒死赴秦,在陛見秦王時奮力行刺,結果反被秦王所殺。作品寫得有聲有色,充溢悲壯氣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