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你和專業乒乓選手的真正差距在這裡

沒想到吧,你和專業乒乓選手的真正差距在這裡

很多人都知道,乒乓球打得好的人,沒有笨的!球友們如果想盡快提高水平,不是簡單的多打就可以提高的,頂多混個球熟而已,一味追求動作的正確,拉弧圈的暴對於業餘者來說是不現實的。看教學片,精華文章,這是練習自身的基本技術,但如何將平時練就的技術綜合應用,提高實戰能力,就要靠在比賽中的勤於動腦,即時應變,也就是算球。

發球中的算球

比賽(平時練球如果計分也可以)前你應該瞭解對手的長項、弱點,或開局的前兩幾個球用不同的發球試探對手,儘快找到對方的破綻。如對手長於擺短控制,應多送不轉球及結合上旋奔球;如對手挑打好,則多送正手強下旋,誘其失誤,待其銳氣稍挫後發一兩個不轉到反手位,此時業餘選手多半會輕拉,易出機會球。

另外業餘的基本功一般遠比不上專業,試問到10:9時,你對自己的正手會有幾成把握(發力攻)?所以到關鍵時刻要敢於發正手球,因為正手如果不敢上手,小球的控制能力是比不上反手的。

技戰術運用中的算球

再說技戰術的運用,在比賽中打每一板時(包括髮球),應儘可能的想到下一板球,對方會怎樣回接,自己應該提前做好準備,這樣會大大提高成功率,劉國樑和馬琳是最典型的。

某屆世乒賽中馬琳對瑞典選手的最後一球,發球前先想了一下,然後發了一個偏正手短球(橫板最難受的地方),對方回球稍高,馬琳側身一板爆衝斜線得分。我經常看到很多業餘選手在比賽中幾乎每一個球都是同一個模式,憑感覺打,同樣的錯誤犯很多次也想不起改變。

沒想到吧,你和專業乒乓選手的真正差距在這裡

相持中的算球

最後說上旋相持中的算球,當然這要求有一定的技術水平才有可能。世界比賽中的對拉、回合球多,很精彩,但為什麼業餘中很難見到,一方面專業選手步法快,基本功紮實,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等球打(人先到位),而業餘大多是球到了再做反應,自然沒有連續性了,這其中預判佔了很重要的原因。

比如你送對方一個反手長球,對方側身搶拉,這時一般會有兩條線路選擇,但直線難度大(能拉得有質量的都是高手),所以大多以斜線為主,這時只需防一板斜線,擋回正手位此時對手就會很被動;再如常見的調右壓左戰術,對方撲一板正手後一般會向反手位移動,此時球不一定要回到反手位,可以再打一板正手,要時刻注意對手重心的位置。

另外像中遠臺的對拉,不一定球越暴越好,拉一個近網的加轉弧圈(對拉中突然磨擦薄些,可減少向前的力且不會出高弧線)的往往效果要好很多。波爾的反手反撕相信大家已印象深刻,像大力的側身一板球大多人只能擋回去,而波爾的反手發力越很充分,這主要是波爾是判斷好了落點,反手等在那裡,才能自如的反帶或反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