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何偏偏要立最小的刘弗陵位继承人?

chunqiuu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西汉王朝走向了顶峰时代。他先后有三个皇后七个妃子,生下了十二个孩子(六子六女)。

而他六个儿子的命运各不相同,按说长子刘据合法的继承人,却在江充发动的巫蛊之乱,被逼到了汉武帝的对立面,最后自缢身亡。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却在宫廷争斗的烟雨中,走向了皇帝位置。

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件事情。

作为西汉盛世的缔造者,汉武帝共有三位皇后,分别是陈皇后、卫皇后和李皇后。汉武帝在世时,李皇后只是汉武帝妃嫔。直到武帝死后,霍光提议追封这位早已亡故的李夫人为皇后。而无论是陈皇后,卫皇后,还是李皇后,都不是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

作为汉武帝庶子,刘弗陵是钩弋夫人所生。钩弋夫人走进西汉历史时,有一个生动美丽的传说。

有一次,汉武帝外出巡狩,途经河间。路上,有个阴阳先生报告:河间这个地方有一个奇异的女子。已经被术士迷惑了很久的汉武帝对这话深信不疑,急忙派人去寻找这个奇妙的女子。

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到汉武帝面前,她亭亭玉立、貌美如花。怎么就出生以后就紧握双手,无法打开?汉武帝心里划过一丝遗憾。然而,奇迹就在这时候出现了。汉武帝轻轻一掰,少女的手立即伸展开来,手心还握着一枚小小的玉钩。

莫非,这枚玉钩与生俱来?莫非,这枚玉钩隐含着天意?

汉武帝心生欢喜,将她带回宫中。

进宫后,这个小女子受尽千般宠爱。很快晋升为婕妤,搬到钩弋宫居住。因此,世人也称她为钩弋夫人。

奇人有奇事,钩弋夫人果然不凡。太始三年(前94年),怀胎十四月的钩弋夫人,终于为汉武帝产下一子。

“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汉武帝兴奋得不得了,甚至将刘弗陵出生地的房门命名为“尧母门”。

母因子而贵,钩弋夫人和刘弗陵无限荣光。

但是,太子刘据仍在,汉武帝没有产生废长立幼的心思。

命运有时候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常常会被一场风浪打翻。

征和二年(前91),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被迫卷入漩涡,他决定起兵,抵抗父亲。刘据的举动彻底激怒了汉武帝。无情最是帝王家,刘据一门(除了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几乎全部被灭。

刘据死后,太子空缺,武帝心里考量着下一步的方向。长子已死,次子刘闳早夭。汉武帝只剩下三子燕王刘旦、四子广陵王刘胥、五子昌邑王刘髆和幼子刘弗陵。

李姬所生的燕王刘旦在刘据丧命后,夺位之心极强。后元元年(前88年),汉武帝病重,刘旦上书表示自己想回到京城,负责保卫皇宫。三子野心昭然若揭,汉武帝心中很不舒服,削去他的部分封地。刘旦偷鸡不成蚀把米。

刘旦同母弟弟广陵王刘胥,更是拿不住。哥哥被废,本来就因为鲁莽而被父亲没当回事的他强烈要求上位。汉武帝自然排出了他。

有心没本事,自然干蠢事。即使在汉昭帝即位后,刘胥还不死心, 他使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昭帝。甚至在汉宣帝即位后,刘胥还联合刘延寿,意图谋反。后来巫蛊之事东窗事发,刘胥畏罪自杀。

李夫人(即李皇后)的儿子昌邑王刘髆,按说在四位皇子之中最有竞争力。他不但有素养优势,还有环境优势。汉武帝喜爱的知名音乐家李延年、名将李广利是他的舅舅,刘氏宗亲中的重量级人物刘屈氂也站在刘髆这一方。

汉武帝很宠爱刘髆这个儿子,还让自己十分器重的著名儒臣夏侯始昌做他的老师。可是后来,李广利和刘屈氂这两个刘髆的重要支持者却翻了船,刘髆受到牵连。更不幸的是,刘髆还比汉武帝早一年去世,这样他就彻底和太子之位无缘了。

这么几番折腾,汉武帝也就只剩下刘弗陵这一个儿子可以选择了。所幸当时刘弗陵虽然年幼,但身体健康,头脑也比较灵活。所以,汉武帝也确实是在刘弗陵身上赌了一把,赌这个儿子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西汉江山,对得起自己的信任。

命运无常,世事难料。汉武帝希望的接班人并没有出现,刘弗陵在权臣霍光的压制下并没有展现出汉武帝的遗风。元平元年四月十七癸未日(前74年6月5日),这位年轻的帝王在长安未央宫因病辞世,年龄仅仅二十一岁。


文踪旅迹


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钩弋夫人产下一子,取名刘弗陵,号称钩弋子。刘弗陵和上古尧帝一样是怀胎十四月而生,于是她所住的钩弋宫,又名尧母门。

刘弗陵自幼就聪明,再加上是老来得子,汉武帝对这幼子的疼爱是无以复加的。并且汉武帝心里也觉得这个孩子很像他自己,会夸他壮大多知,必成大器。



征和二年一场始料不及的巫蛊之祸突如其来,太子刘据遭江充陷害,不能自明,自缢。武帝派遣使臣去未央宫,收缴卫皇后的印玺和绶带,皇后不愿受辱,或为子担责,或以死明志,悬梁自尽。

太子死后,武帝开始彻查“巫蛊”之狱。一件件检举、一条条诅咒、一宗宗血案,阴森恐怖,骇人听闻,细究下去,却没有几个属实。浮出水面的冤案越来越多,追悔越来越痛。太子是冤枉的,并无谋反之意。汉武帝,一夜之间,老了。



真相之前,是承受亲子叛逆的剜心之痛;真相之后,冤情澄清,太子与皇后都下了黄泉,剜心之痛夹杂了懊悔之恨。痛的不过是往昔,懊悔的是未来。大汉的江山、究竟应当托付给谁?

太子死后,三子刘旦上书父皇,自愿进京担任皇宫保卫,希望得立为太子,武帝大怒,立杀刘旦派来的使者,并削其三县。

四子刘胥为人奢侈,喜好游乐,举止乖张,毫无法度,自然不能立储。



五子刘髆系李夫人所生,李广利的外甥。征和三年,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谋划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两年后,刘髆倏然病逝。

几子都不成器,唯一的希望便是刘弗陵,可是那时他才过7岁,后元二年,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拜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四天后汉武帝驾崩,霍光等人扶刘弗陵继位,名为汉昭帝。


茹骞


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何偏偏立最小的刘弗陵,原因很多,我这里提出几点供大家参考:

人的天性使然。刘弗陵是汉武帝的最小儿子,武帝驾崩时,他才八岁,聪明伶俐,乖巧可爱,爷爷辈的武帝对这个儿子喜爱是自然的事,人们常说,“小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



少难知长易知。刘弗陵在武帝的儿子中年龄最小,只有几岁,将来发展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是,汉武帝宁愿相信他将来会是个出色的皇帝。他的哥哥们都成人了,现在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了,不会有太大变化,而他们都不太令武帝满意,刘弗陵也就进入了汉武帝的视野。

不接受任何挑战。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是自信心满满的皇帝,是霸道的皇帝,再加上至高无上的权力,从来就是说一不二,我给你的东西你就接着,不给你的东西你也别要,要也不给。二儿子刘闳死得早,太子刘据巫蛊之祸自杀后,三儿子刘旦以为机会来了,就伸手向汉武帝要太子位,结果没得到,还被削去三个县的封地。五子刘髆的舅舅李广利和李广利的儿女亲家左丞相刘屈氂,密谋让刘髆继位,结果事情败露,刘屈氂被处死,李广利被迫投降匈奴。刘髆也受到牵连出局。



废材坚决不用。汉武帝还有个儿子就是四子刘胥。这个儿子是个肌肉男,有肌肉没脑子,只能跟野兽斗不能跟人斗,当皇帝不是那块料。所以他进不了汉武帝的法眼,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怎能用他。

我就想到这些,你有什么想法请说出来。


豫有得


这个问题有二个答案。汉武被誉为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致力于开疆拓土,一改前代守势,对匈奴打起反击战,北逐重挫宿敌,破三越,收卫氏朝鲜,服大宛,开辟丝绸之路等等,内政也颇有建树,创设中外朝,设置刺史制察举制,以推恩令瓦解诸侯王的威胁,在位五十五年,有大功有大过,晚年迷信好杀,穷兵黩武,杀妻杀子,最后弄得储君之事出现大问题,不得已,立了和尧帝一样都是怀胎十四月而生的幼子刘弗陵为帝,遗命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在辅政人的全力撑持下,开创了昭宣中兴的盛世。


武帝刘彻有六位儿子,他连子嗣之出也与众不同,一直到二十九岁时,海内都以为刘彻不会有儿子时,卫子夫才为他生下第一个儿子刘据,刘据出生后,武帝爱如至宝,大臣名儒纷纷诗赋道喜,真正普天同庆,之后又陆续生下了五位儿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嫡长子刘据成了理所当然、众望所归的太子,可惜武帝活太长,刘据太子也当太久了,三十几年放在古人寿命短暂的一辈子就过了,晚年武帝惑于巫蛊之事,前91年,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双双身死,后来武帝幡然醒悟,建思子宫怀念刘据。


前117年,在霍去病和众臣的坚请下,武帝第二三四子刘闳、刘旦、刘胥,一同受封就国。二子刘闳是王夫人所生,十八岁时就死亡,那时太子还在,自然没有他什么事。三子刘旦是李姬所生,可惜看不清形势,过于心急,在太子刘据死后,自请入宫宿卫,意欲在武帝百年后捷足先登,被武帝识破用心,下诏申斥并削去三县封地,也与太子无缘了。四子刘胥与刘旦同母,与他的叔祖淮南王刘长一样,体格健硕,力能搏猛虎,并且经常做危险的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行事没有法度,不入武帝法眼。“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五子刘髆本来继位机会不小,母亲李夫人,是刘彻后期心爱的女人,一笑倾人城说的就是她,可惜青年早逝,武帝伤心欲绝,还请术士招魂以慰相思。李夫人兄长李广利,在刘据死后,与中山靖王之子丞相刘屈氂密谋拥立刘髆,事机不密,刘屈氂被武帝腰斩,李广利投奔匈奴,拥有良好开局的刘髆也被刷了下来。最后只剩钩弋夫人所生的幼子八岁的刘弗陵,成为唯一候选人,武帝怕主幼母壮乱国,赐死钩弋夫人,令霍光等辅政,是为昭帝。

另一个答案是一种怀疑。武帝在七十岁逝世前立太子并令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可这四人虽是能臣,在之前却名不见经传,金日磾是匈奴人,上官桀是养马人,用这四人毫无规律可言。霍光在昭帝时称奉武帝遗诏封侯时,武帝以前的近身侍卫王忽说,从未听说过有这道诏书,霍光得知,逼他自杀。以此类推,刘弗陵之立,未必是武帝主意,幼主的危险性武帝不可能不明白,有人弄权矫诏也未可知,而这托孤四人恰好在平时能走到武帝身边。


南方鹏


电视剧汉武大帝的片头: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有六个儿子:长子刘据,戾太子,生母为皇后卫子夫;次子齐怀王刘闳,母为王夫人,元狩六年立,18岁薨;三子燕剌王刘旦,母李姬;四子广陵厉王刘胥;五子昌邑哀王刘髆,母李夫人;六子汉昭帝刘弗(幼名弗陵),母钩弋夫人赵婕妤。

我们一个个来看。

1、太子刘据:陈皇后无子,后于公元前130年因“惑于巫祝”罪名废黜,退居长门宫。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其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刘据为人宽厚,屡屡平反冤案,深得民心。但公元前91年,刘据因在巫蛊之祸中被江充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2、齐怀王刘闳:其母王夫人被汉武帝宠幸,所以刘闳也深得武帝喜爱,不过其英年早逝,无法承接大统。

3、燕剌王刘旦:《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描写刘旦,“及卫太子败,齐怀王又薨,旦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上怒,下其使狱。后坐臧(藏)匿亡命,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武帝由是恶旦,后遂立少子为太子。”由此可见汉武帝非常不喜欢刘旦,自然也就不会立他为太子。

4、厉王刘胥:《汉书》记载,“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其为人奢侈,喜好游乐,行为举止毫无法度,未被立储。

5、哀王刘髆:刘髆的舅舅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其与左丞相刘屈髦诅咒武帝,企图谋反立刘髆为帝,武帝将刘屈髦腰斩,杀掉其妻儿,而李广利投降匈奴后,李氏被灭族,自然刘髆是受其牵连,没有被杀掉就已经不错了。而在武帝去世前一年,哀王刘髆去世,自然更不可能成皇帝了。

6、刘弗陵:说来说去,只剩了幼子刘弗陵。据传,刘弗陵和上古的尧帝都是怀胎十四月而生,这自然是继承人的加分项。前五子的令武帝伤心,而其对幼子刘弗陵又异常喜爱,觉得他像年少时的自己,自然刘弗陵承接帝位也就理所当然了。


一木影视圈


汉武帝有六个儿子,太子刘据在征和二年死于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因受苏文,江充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败后自杀。汉武帝知道太子冤情后,悔恨不已。


刘闳作为汉武帝才次子,在公元110年,因病早亡。


四年后汉武帝病重,此时汉武帝只有4个儿子,三子燕王刘旦在刘据死后受到身边人的煽风点火,刘旦也觉得皇太子的位置舍我其谁呢?于是刘旦上书自请入京,希望为太子,汉武帝大怒,削减了他的三个县,刘旦被排除继承人了。刘旦没有挣到太子位,反而落下一身骚。武帝之所以这样火,说明他已经认识到太子位的敏感性了。


四子广陵王刘胥,为人骄奢,好乐逸游,刘胥被排除。五子是昌邑哀王刘髆(bo),他的母亲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是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和刘屈氂因为策划谋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一个投降匈奴,一个呗腰斩。刘髆没有被牵连其中,已经是万幸了,皇位也没有希望继承了,所以刘髆被排除了。

年仅八岁的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唯一选择,他是最为年幼的儿子,母亲钩弋夫人以“奇女子气”得宠。汉武帝认为刘弗陵身体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时候,所以特别宠爱他,想要立他为太子。

但是聪明一世的汉武帝没有想到,这位聪明的皇子年纪轻轻就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