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不会严重经营亏损?存款安全吗?

“杞人忧天”想的太多了,存款是没有啥问题的,反而是有些旧体制的信用社,才让人担心呢。

大家只看到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怎么没有看到高息放贷的民营银行呢?只要存在利差够,银行永远是赚钱的。

德先生在银行做过多年管理,给大家讲讲银行贷款的奥秘。

民营银行因为规模小,底子薄,也只有不多的线下网点,或者没有线下网点,所以大部分都是在互联网上经营业务。面对的客户一般是个人或者中小企业,经营的产品也一般以个人或者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消费分期贷款以及抵押贷款为主。自然走出不同的特点

1.银行存贷款利差大约有多少才能保证运营?其实在金融体系内部也有着一个相对成熟的经验数字。按照国际巴塞尔银行协议,一家中等规模的银行,一般只要存贷款利差超过3.5%到4%之间,银行就有钱赚。

举个例子说如果吸收存款的成本在于4%,那么贷款平均成本在7.5%到8%以上就可以赚到钱了。如果监管要求更加严格,提取的存款准备越高,再往上略微上浮一点就可以了。大家是不是很吃惊,原来银行赚钱不是那么难。大家可以看央行颁布的银行存贷款利差表,就会发现就是这么一个事儿。

2.监管部门对于银行贷款的坏账率指标管理比较严格,一般是要求坏账率控制在1.5%之内。在很多大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所做的针对个人贷款业务都已抵押担保保证业务为主,所以贷款风险都不大,但是利率相对能放得比较高,个贷业务其实在银行内部高利润业务,但是就因为规模总体会比对公业务要小得多,创造总利润就会少很多,所以一直不能有效提升针对个人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重视性。

3.民营银行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他们成立时间短,已经很难从大银行手中抢到大量的对公业务,也在对公业务上没有更多的综合优势。从而针对个人贷款业务就是他们经营的重点,这才是真正挣钱的创造高利润的业务部门。虽然逾期率额坏账率会比较高,但是由于利差巨大,相对冲抵了这方面的损失。举个例子说:

个人信用贷款一般利率都在10%以上,而综合存款成本一般在4%,可以获得利差收入6%,这样就比大银行多能收入2%以上的超额利润,即使不良坏账率提升0.5%~1%,它仍然可以赚的比大银行更多。

4.现在17家民营银行,我们可以看一下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经营数据。微众银行营业收入100亿元,净利润达到25亿,被称为最能赚钱的民营银行。网上银行营业收入62亿,净利润6.7亿。

想看看他们的客户数据,微众银行有效客户超过1亿人,72%以上的借款人单笔借款成本不足100元,依靠微粒贷,微业贷这两个产品服务中广大个人用户。

5.有着这么高利差的贷款产品,有着这么好的经营利润,又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获客和管理,不断降低着经营成本(设置线下柜台和支行,其实对于经营成本是个最大的压力)。所以他们的利润率才会超越所有大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高息去吸收存款,进行存款争夺,会有什么担忧吗?其实存款储户一点也不凶担心,除去央行的存款保险保障制度,可以保护50万之内存款安然无忧,他们新型银行的经营特色和高利润也是保障着存款不会出风险。

其实反而是那些还没有改制的农信社以及刚刚改制的农商银行,才有一定的经营风险。他们的坏账率,人员负担、线下网点增高的经营成本是拖累不能改造为新型银行的重要方面,同样那些银行的人员水平也需要持续提高。

总结一下:新型民营银行的生存是没有问题的,依靠科技和系统力量,经营成本率是逐渐降低的,高息存款即使同大银行抢夺存款的竞争利器,也是保障他们未来不断扩张个人贷款业务的动力。存款户可以放心,只要是国家批准的银行,见着高利息大胆去存,不用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