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產業潛力無限

11月2日至3日,2019南昌飛行大會三場航空產業發展論壇精彩開講,來自國內外航空領域的院士、專家、企業代表齊聚南昌,圍繞助力江西打造“國產民機創新發展示範省”、國產大飛機的發展與市場前景、小型渦噴/渦扇發動機發展與應用、飛機客改貨、民航飛機新技術應用等焦點話題,共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未來。

飛機客改貨及民航飛機新技術應用論壇——

航空產業在南昌發展空間巨大

11月3日,2019南昌飛行大會飛機客改貨及民航飛機新技術應用論壇舉行。與會嘉賓表示,非常看好南昌航空產業發展。

根據波音《世界航空貨運預測》,世界航空貨運量未來20年將年均增長4.7%,中國國內市場每年將增長6.7%,國內貨機市場及客改貨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論壇上,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圍繞貨運航空運行、國內貨機及客改貨發展現狀及趨勢、公務機改裝及商飛公務機設計合作等主題,紛紛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曹允春認為,近幾年中國航空貨運呈現井噴式發展。“客改貨市場關鍵在於中國航空貨運的發展,但是大的飛機制造公司往往都是生產客機,貨機供應量不夠。”

記者瞭解到,賽鵬紫玄航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南昌正式簽署了飛機客改貨研製生產項目,他們非常看好南昌航空產業的發展前景。公司首席執行官亞歷克斯·德魯金說:“剛來到南昌時,我們也不知道南昌可以給我們提供什麼,但是第一次聽到南昌航空城的時候,我覺得在這裡可以找到想要的東西。我們和南昌洽談已有一段時間,在好幾個領域有了合作,首先是客改貨,主要在A321客改貨項目上進行研發。”

“公司正在做A321客機改貨機的型號合格證研發設計,結合歐美高端技術設計能力,我們將設計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同時,吸引為我們生產配套部件的轉包企業到南昌。隨著客改貨產業鏈、二手飛機交易、飛機拆解、航材再循環利用在南昌的落地,這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賽鵬紫玄航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梅說。

論壇上,與會者對南昌舉全市之力打造航空裝備產業給予了極大關注,認為航空產業在南昌發展空間巨大、潛力無限。對於南昌航空產業發展環境,曹允春認為:“南昌有很好的體制機制,使得航空城、瑤湖機場快速建好,讓更多航空力量彙集於此。”

國產民機創新發展論壇——

科技創新助力國產民機高質量發展

11月2日下午,2019南昌飛行大會三場航空產業發展論壇之國產民機創新發展論壇暨南昌航空產業推介會在金陵大酒店舉行,南昌高新區作航空製造產業專題推介。300餘名國內外航空國產民機領域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話國產大飛機的發展。

論壇首先舉行了開幕式,隨後高新區管委會圍繞江西打造“國產民機創新發展示範省”這一主題,向嘉賓介紹了南昌航空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和方向。推介詞中提到,南昌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60多年風雨兼程,以洪都為核心的南昌航空產業開創了以新中國第一架自制飛機“初教5”為代表的新中國航空工業的“9個第一”。近年來,江西航空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是全國唯一一個既能生產固定翼飛機、又能生產螺旋翼飛機的省份,也是中國直升機、教練機研製生產的雙核心基地。隨著南昌航空城的大力建設,這座對標美國西雅圖、法國圖盧茲打造的中國重要航空科研製造基地,將成為集航空產業產品研發與製造、國際業務轉包、通用航空運營與服務、航空教育、博覽、旅遊、文化、運動娛樂於一體的航空產業新城。當前,南昌航空城正全力推進“十大平臺”,建設“十大工程”,南昌將不斷細化目標體系、出臺產業政策、搭建產業平臺、落實產業資金、轉換招商方式、培育航空文化,全力助推航空產業發展。

論壇當天,中國商飛專家組組長、原副總經理史堅忠,中國民航江西適航審定中心主任李保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導航總設計師陳智等國內外航空領域專家學者,還圍繞國產大飛機的發展與市場前景、中國民航適航審定體系發展、北斗導航系統在民機領域的應用與發展等領域做了專題分享。

國產小型航空發動機發展與應用論壇——

南昌航空產業一定會越做越強

11月2日下午,2019南昌飛行大會國產小型航空發動機發展與應用論壇暨ZF850發動機交付儀式在金陵大酒店舉行。

論壇現場,兩院院士、航空專家學者、知名航空企業負責人先後圍繞“小型渦噴/渦扇發動機發展與應用”、“小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製與技術發展”等主題發表真知灼見,將全球航空產業專家學者的目光凝聚在了這裡,先進的理念、新穎的觀點在這裡激烈碰撞。

論壇舉行了ZF850發動機交付儀式。據瞭解,ZF850發動機是一千公斤推力機領域裡國內唯一的一款產品,也是當前國內在小型渦扇發動機的改型設計與實踐當中的前沿產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桂幸民表示:“發動機從研發到產品的週期一般是20-30年。把一箇舊發動機改造一個新發動機,能夠有效地縮短週期,但是必須認識到它的優勢在哪裡,把優勢積攢下來,把缺點克服掉,這就是我們當前走的路。”

“未來南昌航空一定會越做越強,包括以洪都公司為代表的企業,如果能夠得到國家更多通航方面的政策支持的話,會獲得非常大的發展,航空產業發展的路也會走得比其他地方更快。” 桂幸民說。(南昌日報記者 張代豔 劉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