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客家傳統名菜——黃豆腐


韶關客家傳統名菜——黃豆腐


樟市黃豆腐是廣東韶關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粵菜系。產地樟市鎮,位於曲江下游,依山傍水,一年四季,雨水充沛,適宜種植多種作物,素有粵北“第一平原”和“粵北糧倉”之稱。農作物以黃豆成為豐產,當地人都有一個習慣,逢年過節每家必做豆腐。所以樟市鎮的豆腐做得很好吃。尤其樟市黃豆腐,傳遍粵北,堪稱一絕。

特色:用磨石磨漿,鹽魯凝塊,保留著古石器時代的傳統制作,做出的豆腐又鮮又嫩。塗上黃梔子後,黃豆腐具有了清熱、瀉火、涼血的功效。

做法:用傳統的石制磨具磨漿,鹽魯凝塊,製作出鮮嫩的豆腐。將豆腐製成長6.5cm寬6.5cm高1.5cm的塊狀。然後將制好的豆腐塊塗上黃梔子製成的汁液,放在裝有炭火的特殊爐子裡烘烤,烘烤途中反覆給豆腐塗黃梔子汁液三次。等豆腐顏色變成金黃色的時候,樟市黃豆腐就製成了。

吃法:將製成的黃豆腐沿對角線切成兩半,釀入肉餡,燜熟或放入油鍋中炸熟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