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從少年作家、成功商人到導演。最近因一檔綜藝,他再度回到話題中心。

提起郭敬明這個名字,很多人對他都會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用自己的青春、文字、價值觀,在青春文學領域,創造了某種時代。這個“時代”儘管被相當一部分人喜歡,卻也被很多聲音質疑。最近,在綜藝《演員請就位》裡,他的表現再度引起熱議。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郭敬明

第一期,兩個參賽演員、一個助演嘉賓表演他小說改編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片段。表演完,1954年出生的李誠儒直接表現了對這種題材的不喜愛:“難道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在看這種高中生談戀愛?⋯⋯這就是暢銷書是吧?⋯⋯這樣下去,這一輩人起來以後,他們受到什麼教育了?”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郭敬明緊接的這段反駁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了。他用一種給人感覺不錯的邏輯,且在發言最後及時用一段金句收尾:“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這段反駁創下了第一期節目的彈幕峰值。

“我跟他都不是很熟。”

當我在導演休息室,問起郭敬明對這段爭論的看法時,他重申了自己在節目中的觀點,後又以稍小一些的音量,補充了以上這一句。

引起這段爭論的《悲傷逆流成河》原著,是郭敬明2006年開始在《最小說》上連載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裡確實提到了校園霸凌,但它是否達到了郭敬明在節目中所說的“國內第一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小說”,仍有待商榷。原著小說保留一貫的郭式抒情風格,並延續著他的青春疼痛美學。2018年,《悲傷逆流成河》由郭敬明旗下的作者落落執導成電影上映。電影強化了校園霸凌這個主題,並將原著中描述得非常尖銳的一些關係——比如易遙和她母親的劍拔弩張,處理得稍微溫情一些。電影刪去了小說中大量疼痛、殘酷、更奪人眼球的情節,變得更乾淨明亮,喚醒殘酷主題的同時又不忘賦予溫暖希望。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但是,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選的該電影片段,卻並不是這部電影更易闡述主題的段落。而且《悲傷逆流成河》是以女孩易遙為絕對主角的一部電影,裡邊最出彩、最跟主題相關的角色是易遙,男性角色在這部電影中起到一種輔助、推動情節的作用,但郭敬明卻將《演員請就位》中兩個參賽的男演員,安排在這部以刻畫女性角色為主的電影中,或許,從最初選擇本子上,就是不適合的。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上熱搜的另一原因,是他不斷輸出大量的表演學理論,讓人覺得很專業、說得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是,口若懸河是否就意味著一個人是好導演呢?

寫文章的人都喜歡事先做好各種資料準備。當年讓他被眾人熟知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少年郭敬明能做到仔細研究比賽的賽制、過往獲獎作品,據此炮製出幾篇他覺得一定能獲獎的文章,提交上去。這一“擅長準備”的習慣,也延續到現在。他在《演員請就位》中拋出的表演學理論,以恰到好處的方式嵌在自己的各次發言中,讓普通觀眾覺得他很專業。但是,真正導出過經典作品的陳凱歌,在節目中的發言卻往往舉重若輕、言簡意賅,用最通俗的語言,給演員說戲。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在他自己青春的這條河上,郭敬明似乎每一個浪花,都趕上了,也似乎在每一個河道彎流的轉折,都做對了下一航程的選擇。然而,在進入一個更加功利、更加不可捉摸圈子之後,他的命運,是否仍舊能按照他精明的自我規劃順利進行呢?在一檔熱播綜藝靠語言表達能力征服了一部分人以後,郭敬明職業生涯真正應該做的,似乎還是靠作品說話,成為一個真正讓人信服的導演。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三聯生活週刊:《演員請就位》播出以後,圍繞著你在節目中的表現,有些觀眾覺得你說得有道理,但也有很多爭議、批評的聲音,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郭敬明:爭議和批評也不是從現在我才遇到,一路上我都遇到很多。應對方式就是從這些聲音裡挑選那些對我有幫助的東西。比如說有一些確實是我做得不好,或者別人的意見很對,這些東西我會默默改掉、默默吸收。但如果有一些是因為誤解,或有一些節目剪輯造成的誤會,觀眾們可能沒有那麼全面的信息,這時我就不會浪費那麼多時間去處理負評,因為很多事情你沒有辦法一一回復。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三聯生活週刊:但是人面對批評的時候總是不開心的,你看到很多負評的時候,內心當真能做到完全不在乎?

郭敬明:不高興能怎麼辦呢,也沒有意義。我的不高興、不開心,其實對我自己沒有任何幫助。因為我要花時間,去“不開心”,我的情感也是成本。有這樣的時間,不如真去學一點東西,讓自己越來越好。但我有這種心態,也是這麼多年過來,其實已經習慣了,或者說不斷訓練自己才形成的。

三聯生活週刊:在你心目中,你覺得你是一個怎樣的導演?

郭敬明:我其實不太考慮這個問題,大家有可能覺得我是一個很商業的導演,但其實在我看來,我拍的東西,比如說《小時代》,你說它商業它也挺商業的,但也很個人表達,它是一個作者風格很強的電影。我拍一部電影,最重要的原則是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故事,真的有衝動去表達,而不是說這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我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小時代》劇照

三聯生活週刊:所以當時《小時代》系列,是你覺得有衝動才會去拍,而不是覺得它會很有市場,才去拍?

郭敬明:《小時代》系列首先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從故事的完整度到拍攝的一些地方,但是,我覺得它有一個特別讓我自豪的地方,就是它非常表達了導演風格和導演想要傳遞的美學。我私下裡跟一個大導演聊天,問他,你終其一生拍片,在追求什麼。他說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追求自己的電影和別人不一樣。

所以《小時代》大家可以說它有很多缺點,但一看就是郭敬明的東西。這個風格一路延續到我後面拍的所有東西,包括我的審美。我覺得從導演風格上來說,《小時代》系列至少是讓觀眾記得住的。有些電影你看完覺得挺好,但可能完全想不到是哪個導演拍的,你也不會記住那個導演的名字。當然,我的這個風格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三聯生活週刊:如果你要拍新的作品,還會延續這種郭敬明美學嗎?

郭敬明:肯定會,一個人的審美不會輕易改變。

三聯生活週刊:和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這三個導演並列,你覺得你在這四個人中的位置是什麼?

郭敬明:他們三位導演都很優秀,都很有經驗,相對於他們來說,我覺得我更像一個新人導演。所以我跟演員們也是說,我帶給大家的幫助沒有大導演那麼多,但是我很願意跟大家一起去成長,跟你們並肩作戰。我覺得我跟演員之間更像夥伴的關係,會聊很多。和這三個導演錄節目,也讓我有機會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可以觀察到不同導演拍片的習慣,他們和演員交流的方式,以及在表演的理解方面的一些東西。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三聯生活週刊:你現在留給寫作的時間多嗎?

郭敬明:現在我留給寫散文、小說的時間其實已經很少了,寫的基本上都是劇本,像這次在《演員請就位》,我也寫了好幾個短的劇本。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三聯生活週刊:為什麼在純寫作這一塊,產出少了?

郭敬明:年紀越大,動筆會越來越慎重。我以前寫了很多年輕時代的愛情或者都市題材,我覺得那是我那個年齡的一個沉澱。現在,如果再寫類似東西肯定也能寫,但我覺得那些都已經寫過了,沒有太多動力再去完成。如果有一天我能再找到一個我很想表達的題材,或我沒有寫過的東西,我還是會寫。寫作,我覺得一直是我根源裡的,我還是很喜歡寫小說這件事情,但因為隨著年紀增長,我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反而不會很輕易地去動筆。不像我們學生年代,稍微有一個念頭,就會立刻開始寫,不管成不成熟、好不好,先寫了再說。但是現在我一定要想好這個題材怎麼表達之後才會動筆。所以我這幾年雖然有一些題材累積在心裡,但都沒有到我覺得已經完善到可以去動筆的一個程度。

三聯生活週刊:你之前曾在一個採訪中說,“你都不知道里面(書裡)哪一個真實的想法突然有一天就變成可以攻擊你的地方”。但寫作者某種程度上都是暴露的,把自我剖析在世人面前。是不是因為隨著爭議增多,你害怕更多暴露,所以不怎麼再寫了?

郭敬明:所以我現在很少寫散文。我覺得是時代的環境變了。我小時候,我們看作家們散文的時候,是真把它當作一個文學作品在看,看他們如何描述自己的人生看法和心境。但到了我的散文被別人看的時候,或許因為當時來說我是“流量作家”?大家看我的散文或隨筆,似乎並不是看它的文學性,而是有沒有八卦性。在這種情況下,導致我已經很難用純粹的文學狀態去表達生活中的感悟。我很難像一個躲在文字背後的普通作家那樣去表達對生活的看法,因為散文多是紮根在自己心裡的東西。所以後來,我主要寫小說,而且越寫離現代生活越遠。這或許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吧。

三聯生活週刊:一個作家要寫出作品,必須有生活,像你現在工作行程這麼滿,是不是沒有自己的“生活”了,所以很難出作品?

郭敬明:也不會,工作裡也會遇到很多事,接觸到很多人。大眾看故事的核心還是看人的命運。作家只要跟人接觸得多,就會給你很多觸動。比如我錄這個節目,這些演員身上的故事,也可能就是節目組一個小編導,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生,或者很大的老闆,或者明星私下裡是什麼樣子,這些都會為寫作提供靈感。

三聯生活週刊:你曾經的很多作品都是青春文學,但是之前看你作品的那些讀者,現在也都長大了,你有沒有想過現在你會面臨一個讀者流失的問題?

郭敬明:我覺得每一個比較出名的作家可能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你可能引領了一個時代,但之後呢?比如說有段時間,大家都在看瓊瑤,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審美更迭,現在看瓊瑤的人,一定沒有她盛況之下時那麼多,但是你不能說她本人就怎麼了。觀眾們在不斷往前。像我現在看我當年寫的那些東西,我也不要看的,因為我的心境、年齡已經不是那樣一個狀態了。但是,我找到了新的表達方式。你想,我的電影三四億的票房是幾千萬量的觀眾,但是我的書的銷量也就是幾百萬受眾吧。所以在幾千萬這個量級面前,大家對我是一個重新選擇的過程。以前,大家是通過小說來了解我、知道我,現在,則變成了電影。

三聯生活週刊:你覺得自己是娛樂圈的人嗎?

郭敬明:肯定是。如果我現在拼命說我不是娛樂圈的人,也很做作,沒人信的吧?但你問“對娛樂圈有沒有歸屬感”,我並沒有覺得自己歸屬到某個群體,只是說我的工作環境就是這樣一個環境,我已經很習慣了,我沒有覺得不舒服,也沒有覺得說好享受。我只覺得這是我的工作,當然工作中完成作品也是會讓你感到享受。

三聯生活週刊:你有想過寫娛樂圈的故事嗎?

郭敬明:沒有那麼想寫,因為沒有想好一個切入口。娛樂圈的東西很多寫出來,其實大眾也是抱著一種獵奇心理。但我還是沒想好我要表達什麼,因為不能只是單純記錄。

三聯生活週刊:你生活中有孤獨感嗎?

郭敬明:我不太有孤獨感。我喜歡孤獨感,因為平時身邊人太多了,所以有時我有一點私人空間的時候,會覺得很舒服、很享受。但如果是類似那種無助,或想要求助卻沒有人幫助的那種孤獨,我身上很少會發生。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三聯生活週刊:能不能理解為你是比較工作狂的一個人?

郭敬明:我工作上消耗的精力真比一般人要多很多。每天24小時差不多18、20個小時都是在工作的狀態,所以很少私人時間或放鬆時間,除了吃飯睡覺。

三聯生活週刊:你之前在一個採訪中說你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才“把努力當成自己的信仰”。你現在還會覺得缺乏安全感嗎?

郭敬明:以前確實會比較缺乏安全感,但現在人也更成熟了,不太會像少年時那麼敏感或者缺乏安全感。現在我這個年齡段,還是可以看得到自己更好的一個狀態在哪兒,不管從作品上還是從個人。所以我還是會很鞭策自己,因為我的性格就是這樣。這是一種很強的動力,否則這個行業太苦了,誰堅持得下來。身邊朋友對我說,你基本也是財務自由了,為什麼還每天這麼辛苦。但其實這背後還是我自己本身的意願,沒有這個意願,根本堅持不了。

三聯生活週刊:你對物質的看法,現階段和年輕時的變化是什麼?

郭敬明:這幾年心態有一點變化,我看見好看的東西,還是會心動,還是會想買,但不會像以前那樣非買不可。人的年齡在變化,對物質擁有的程度和方式也在變化。成熟,就是你會根據自己的經濟範圍來選擇擁有哪些物質。

三聯生活週刊:現在這個階段,你如何看待自己一路以來,取得的那些東西?

敬明:我的成功只是一個個例,包含很多因素。寫作能力是一部分,還有時代大的背景、命運、機遇,以及個人關鍵性的幾次抉擇。從成功必須具備的性格特質來說,它需要毅力、心理的強大等等。大家現在看寫作人的成功,很可能都是看他的寫作能力,有些人會覺得:我寫得也很好啊,為什麼沒有成功?但大部分人不會看一個成名的寫作者,除了寫作能力之外還有什麼。大家還是看得比較片面,但我不會沒事就跟人家講我是怎麼成功的,我除了寫作之外還幹了些什麼。一些懷才不遇的年輕人,他們的事業也好,或者他們能接觸到的渠道、信息等,相對還是比較窄的。所以,並不意味著一個人有一點寫作上的才華,他就一定能成功。有寫作才華的人這樣拿自己跟已成名的寫手比,這樣的想法也會比較侷限一點。

(本文原載《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44期)

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郭敬明:我不會因為一個題材會賺很多錢或很紅,就會去拍這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