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期中考試結束,最晚下週末就知道成績了。

成績不錯自然皆大歡喜,成績退步卻也不是無計可施。

沒有平白無故的成績不理想。

學習控今天會為你剖析孩子成績下降深層次的原因,會推薦與不同性格的孩子,談論成績的不同辦法,更會提供能切實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方式和方法。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01 成績為什麼下降了?

暑假徹底放羊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的,還有玩心太重的孩子,成績一定好不了。

學習控下文要說的,重點針對學習比較踏實,成績卻突然下滑的孩子。

初一、初二和高一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是成績大幅下滑的高危期。

初一小升初銜接,初二新增物理,高一初升高銜接……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整個初中或高中都翻不了身了!

小升初的銜接還沒那麼明顯,初升高的知識難度變化尤其明顯。

用學習控兒子的話來說,除了語文、英語、地理和政治,高一其他科目知識的深度和學習的跨度,讓他一度懷疑,初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歷史,自己學了一堆假科目。

小學、初中的科目,記憶性的內容偏多,模式類的題目偏多,只要肯於下功夫背,肯於花時間刷題,成績大都不會太差。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 文科:

到了高中,文科類學科考得更細,答案要求更為精準,僅僅背誦基本知識點,再輔以材料自由發揮,這條路行不通了。

必須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用精確的數字和精準的術語來作答!

如果仍舊按照初中那套模式答題,縱使洋洋灑灑數百字,卻會一分不得。

▼ 理科:

不少學生初中的理科知識,都是靠老師掰開了揉碎了,反覆講述、反覆刷題之後,才消化吸收的。

以此種方式取得優異中考成績的學生,進入重點中學後,最容易出現高原反應。

他們面對老師課上飛快的講題速度,和點到為止的授課方式,課上勉強跟得上老師的思維,知識內化根本無法做到。

中考數學90分,物理100分的兩個學生,開學第一個月的月考,就會出現90多分和50多分的兩極分化。

因為,高一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難度陡然提升,更加抽象,更加註重邏輯性。

拿數學《必修一》來說,剛上來學習的集合、函數等新知識、新定義,不僅授課進度快,對抽象思維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課上老師直接用高考倒一做例題,聽課的感受就是難出天際。

老師不可能放慢授課速度,不可能停下來帶著你複習知識點,作業量又很多,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靠刷題來提升熟練度。

此時,你的成績不下降才怪!

說到底,期中考試成績下滑,不是簡單的分數降低。

它在警醒你:該轉變學習方式,鍛鍊思維習慣,調整學習方法了。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02 成績提升的萬能方法

真的存在各個年齡層都適用的萬能學習方法嗎?

據腦科學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智商和成績的關聯性,遠不如深度學習和成績的關聯度強。

也就是說,一個人越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他將來獲得成就的比例就越高。

智商之父路易斯·特曼從1921年開始做了長達35年的天才跟蹤研究計劃,跟蹤1500多名智商超過135的天才兒童。

但這個天才兒童團體幾乎全軍覆沒,其中30%的男孩和33%的女孩甚至沒能大學畢業。

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斯坦利在1971年又啟動了一個超常兒童研究項目,在45年時間裡跟蹤了美國五千名全國排名1%的超常兒童的職業和成就。

這次研究大獲成功,五千名兒童絕大部分成為了一流的科學家,世界500強的CEO,聯邦法官,這些兒童中,就包括扎克伯格、謝爾蓋·布林等人。

不同的是,進入全國排名1%名單的五千人,靠的不是智商,而是SAT考試(相當於美國高考)的數學分數。

為什麼數學強比智商高更能預示一個人未來的成就?

因為數學除了對智商有要求之外,還需要深度思考和理解的能力;而且,對專注度和勤奮程度,也有特別高的要求。

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在高考自主招生降分錄取中,數學奧賽的獎牌含金量,要遠遠高於其他任何獎項。

可見,真正省時又見效的提升成績的方式就是:

積極主動思考,用總結和歸納幫助理解和記憶,將被動接收,變為主動吸納,把理解能力放在第一位,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自己的學科思維。

具體做法就是:

課上別糾結筆記是否記得細而全,先跟上老師的思維,課後自己思考後,確保對知識有了深層次的理解之後,再將筆記整理補充完整;

做題時,不要滿足於做了多少題,拿了多少分,而要勇於攻堅,把重點放在不會做的題目上。

只要堅持自主思考,不斷總結,解決大題、難題的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03 怎麼和孩子聊成績

大多數家長都知道,質問孩子為什麼沒考好,孩子會有一千個理由為自己辯白,這場談話一定不歡而散。

那是不是對孩子說“沒關係,下次努力就行了”,孩子就真能努力學習了?

有些孩子,聽到父母這麼講,反而會覺得比被罵一頓更加難受。

無論破口大罵,還是佯裝沒關係,家長傳遞給孩子的感受都是:他們在意我的成績,多於在意我的感受。

如果是我,我會先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再引導孩子分析出沒考好的原因。

我會說:

這次沒考好,你心裡肯定又難過又不甘心。媽媽上學時沒考好時就是這樣。

不過難過之後好好想想,這次失利一定有些原因的。

一會兒分析試卷的時候,如果需要媽媽,就喊我一聲。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美國最早從事兒童氣質研究的切斯博士和托馬斯博士,將所有孩子大致分為3種氣質:容易型、困難型、遲緩型(大器晚成型)。

▼ 容易型孩子

很乖,讓父母很省心。這類孩子約佔40%。

容易型孩子習慣承受和忍耐,當他們考試成績不佳時,我們要主動予以更細緻的安慰和關懷。

孩子知道自己要努力,我們就要把重點放在情緒疏導上,讓孩子儘快走出失利的陰影。

困難型孩子

這類孩子大約佔10%,聽不進父母的話,經常和父母唱反調。

困難型孩子,吃軟不吃硬,你越想壓制,孩子就會更走向偏激。

他們拒絕被馴服,但喜歡接受挑戰。

成績不好時,家長也要找到孩子學習上的長處並加以肯定和欣賞。用讚許的目光,勾起他們挑戰學習新高度的慾望。

對他們多理解,多包容,凡事給他們多一些的選擇和建議,讓他們自己判斷孰是孰非。

▼ 遲緩型孩子

這類孩子大約佔15%,說話和做事都是慢性子。

他們對新環境、新生活需要較長的適應時間,但只要找到節奏和方法,都能踏踏實實地持續下去。

成績不好時,遲緩型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平和的心態和耐心的指導。幫助孩子分析學習的問題,取長補短,讓孩子一點點進步。

他們一旦學習步入正軌,通常會表現出非同一般的努力與執著。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04 怎麼幫到孩子

除了與孩子共情,用心體會和理解孩子的感受之外,我們切實有效的指導,可以幫助孩子更快地提高成績。

▼ 幫助孩子分析真正的失利原因

成績只是一個數字,這個數字背後隱藏的信息,才是我們最需要去關注和分析的內容。

哪些試題答得好,哪些答得不好?

錯題屬於哪些知識點?

錯題屬於哪類題型(單選、填空、主觀)?

錯因分析:運氣不佳、粗心大意、準備不足、不夠努力、學習方法不當、發揮失常?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兒子高中數字化校園平臺上的成績分析系統

沒有成績分析系統的學生,雖然無法瞭解年級的整體答題情況,但也可以根據以上提供的分析步驟,用科學的方法,客觀界定每科考試的成績情況。

▼ 養成科學的學習過程

預習:思考新知識點,建立思維框架

聽課:跟緊老師思路,積極參與互動

作業:先行整理筆記,獨立完成作業

複習:反思不會之處,練習舉一反三

考試:合理分配時間,心態認真平和

其實,科學的學習步驟人人都懂,關鍵在於能否執行到位。

如果孩子學習習慣很不好,建議家長把精力放在陪孩子一起執行學習流程,而不是專注於監督孩子在寫作業還是在玩。

一旦孩子嚐到學習的甜頭,就會自覺主動地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

▼ 幫孩子建立起學習自信

學習控認為,讓孩子認為自己可以學好,並從學習中感受到成就感,這比給他講多少道理,做多少題都管用。

孩子成績不好,當然沒有學習的成就感。此時,我們要幫助孩子創造出成就感!

學習控推薦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做小老師,給你講題。

教學實踐證明,給他人講題,這種學習方式效率最高,而其本質就是成就感。

初中數理化,你可以邊聽邊啟發引導,孩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識並加以運用;

高中數理化,你當然聽不懂,如果孩子可以給你講懂,他就有成就感,就有提升;

如果孩子講不明白,或者講不下去了,他一定是哪個點沒有徹底搞懂。鼓勵他深度思考後,組織語言重新給你講一遍,他就會有更大的提升。

信心對於孩子來說,比成績好壞更加重要。

有了信心,孩子也許不能保證一定能考好;但沒有信心,他一定會考得不好!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期中考試後,推薦你這樣和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孩子聊成績

學習就像跑馬拉松,節奏很重要:

剛開始可以不要求名次,但必須要有科學的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

學習習慣和節奏固定下來後,中間路程穩紮穩打,慢慢提速;

最後衝刺部分,排除雜念,穩定心態,奮起一搏。

是的,學習成績的提升是個漫長的過程。

轉變學習方式,進行深度學習,既需要家長的引導和鼓勵,也需要孩子的狠勁和韌性。

但只要我們比孩子沉得住氣,根據孩子的性格,引導孩子找到學習問題的癥結所在,就一定可以點燃孩子內心學習的小火苗。

還有,經過期中後的一系列調整,無論12月的月考孩子考得如何,我們都要讓孩子知道:

無論你的成績如何,媽媽/爸爸會始終愛你疼你,會和你一起努力,並肩作戰。

作者 | 學習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