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勤保障部隊某輸油管線團管線一隊士官吳勇:駕馭鋼鐵“油龍”

油料是戰爭血液,輸油管線是戰爭動脈,管線兵則是託舉戰爭大動脈的鋼鐵脊樑。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聯勤保障部隊某輸油管線團管線一隊士官吳勇,用血性和堅韌在大山深谷中駕馭鋼鐵“油龍”,被授予“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榮譽稱號。

有一年,吳勇所在部隊接到緊急命令,開赴青藏高原,為應對某項任務鋪設一條近百公里的輸油管線。吳勇知道,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地形複雜,很多地段車輛無法通行,只能人工布管。

像以往一樣,吳勇又爭取到了最難啃的硬骨頭。剛開始,他帶領特殊地形布管組隊員,沿著最複雜路段一路高歌猛進。但當管線穿越一個村莊時,一個8米多長的涵洞擋住了“油龍”挺進的道路。

大家認為涵洞內缺氧嚴重,紛紛建議繞路。吳勇卻不顧戰友們的勸阻,拿起工兵鍬,一頭鑽進涵洞邊清理淤泥、邊匍匐前進。當他從涵洞另一端爬出來時,嘴唇已凍得發紫,面色蒼白幾近暈厥。任務完成,吳勇在日記中記下這樣一組數字:帶領特殊地形布管組穿涵洞15個,蹚冰河3條,負重4噸,歷時3天。

吳勇最喜歡《狼圖騰》書中的一句話:進攻戰鬥時,決不示弱從不退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吳勇的軍旅人生也似戰狼一般,從不退縮,無所畏懼,誓死拼殺。

一次,某油料倉庫發生洩漏爆炸事故,吳勇主動申請奔赴搶險一線。在現場一片油海、爆炸隨時可能再次發生的情況下,吳勇果敢地跳入汙油中,迅疾展開抽油作業。

“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鋪設不了的管線。”吳勇憑著這股拼勁,在13年的軍旅生涯中始終衝鋒在前:執行某項任務,他4次遞交請戰書;參加抗震救災,他6過家門而不入;參與山火撲救,他連續奮戰5天5夜。

2015年,吳勇所在部隊第一次去西藏駐訓。演訓在即,輸油泵卻出現滲漏。吳勇取出專用工具,一番望、聞、問、切,診斷出“病因”:某精密部件的機械密封出了問題。

管線兵只負責裝備操作和基本維修保養,涉及精密部件的相關故障一般由廠家派人維修。等廠家來人維修肯定要影響演習,但自己動手修理,很可能引發更大故障。就在大家犯難時,吳勇站了出來。

查閱說明書、研究工作原理、上網查找資料,吳勇帶著大家從拆卸器具到更換部件,一步步試著來,連續奮戰14個小時,最終解決問題,“油龍”恢復暢通。經此一戰,吳勇在部隊可出了名,他的手機也因此成了“維修熱線”。

吳勇學歷不高,只有高中學歷,剛開始接觸泵機時,他連幾個閘閥的名字和作用都記不準,學原理更是摸不著頭腦。但他堅信,再複雜的管線也要一根根地連。憑著鍥而不捨的精神,吳勇征服了一個個難題。原理搞不懂,就纏著骨幹學習請教;一遍記不住,就對照流程圖練十遍。“當兵13年,幾乎沒有看到他午休。”吳勇的戰友鄒志強說。

管線作業一整套工藝流程所用管線裝備接近3噸,一般需要6個人才能展開。沒人陪練,吳勇經常一個人一扛就是一整天,肩膀被磨破是家常便飯。一次,戰友李斌發現吳勇的床單上一片血紅,非常吃驚。原來,吳勇在訓練時被鐵片劃傷,一心撲在訓練上的他卻沒有察覺。

兩年的堅持,讓吳勇在義務兵期間就掌握了所有管線裝備的操作技能,成為單位最年輕的泵站長。

擔任泵站長後,吳勇發現,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泵站長必須做到一專多能。於是,他主動拜師傅、學操作、啃理論,先後考取了中級管線裝備修理工、中級汽車駕駛員等6個專業證書,做到了司泵精操作,裝備會維修,汽車能駕駛,成為名符其實的“兵專家”。

“快閃開!”吳勇一個箭步衝上去,將拆卸管線接頭的戰士撲倒在地。一瞬間,100多斤的管線由於內部高壓水衝擊,彈起一米多高。這是2016年全軍管線部隊跨區輪訓時的一個場面。一名參訓學員解決滲漏問題時的不當操作,險些釀成事故。

此事對吳勇的觸動很大,一個人就算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個釘子。能否把實踐經驗彙總起來,編寫一套通俗易懂的教材,讓全軍的管線兵照著就能做?吳勇的這一想法得到隊領導支持。

收集資料、梳理經驗、推敲內容……2017年,部隊成立了教材編寫組,作為成員的吳勇,結合聯戰聯訓聯保體系下的野戰輸油實踐,區分漏油、噴油、跑油3種常見突發情況,總結出52條操作心得,被納入訓練教材,填補了行業空白。

身在兵位,胸為帥謀。作為一名基層戰士,吳勇總是瞄準管線部隊發展前沿。

不久前,吳勇所在部隊承擔《聯勤保障部隊軍事訓練大綱(野戰輸油管線大隊)》試訓任務,他創新訓練方法,提出構建營區內實輸訓練循環系統,將單兵專業訓練置於合成訓練環境之中,既提高了司泵員專業水平,又培養了整體協同意識。

有戰友勸吳勇,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少操領導的心。吳勇卻說:“士兵的眼界決定著軍隊的未來。”

一次野外駐訓前,吳勇在整理器材時發現,4寸門橋受損嚴重,如不解決將會影響任務完成。吳勇立即向上級報告情況,並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放棄制式門橋,立足現有裝備重新設計組裝“新”式門橋。制式門橋是院校專家研製設計的,吳勇的想法一時間在官兵中炸開了鍋。

胸有成竹的吳勇帶隊研究了一週,經過反覆試驗攻關,終於用短管器材架起更穩固的門橋,部隊因此圓滿完成演訓任務。後來,4寸門橋新架法被管線部隊推廣應用,有效提升了管線部隊輸油保障能力。

最近,吳勇又拜師學習軍兵種知識。吳勇說:“不瞭解保障對象的情況,咋能當好聯勤的兵!”(經濟日報 記者 姜天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