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隧道上了央视,“石头像炮弹飞”,史上最罕见难度的隧道贯通

这条隧道上了央视,“石头像炮弹飞”,史上最罕见难度的隧道贯通

“基建狂魔”道出了中国基建的规模、质量、效率以及克服的难度在全球无出其右。修建隧道是基建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之一,资料显示,世界上最长的10条隧道,亚洲 占7条,其中有四条在中国,日前中国又一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隧道贯通。

央视新闻11月2日报道了川藏铁路线拉萨至林芝铁路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巴玉隧道”顺利贯通的情况。

这条隧道上了央视,“石头像炮弹飞”,史上最罕见难度的隧道贯通

当天上午9时50分,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破声响,巴玉隧道全线贯通。该隧道正洞全长13073米,这对我国基建工作者来说都不算个事,难就难在其最高海拔达到3500米,最大埋深至2080米,地温最高达到47摄氏度。

高原气候由于氧气稀薄,一般人很难适应,更不用说要在高温下进行高强度的施工。而且还不能赤胳膊上阵,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用全副武装来形容都不为过,可以想象建设者们当时面临的艰难环境。

然而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巴玉隧道94%位于岩爆区。所谓岩爆是指因应力影响临空岩体发生突然的脆性断裂。就如同爆炸一样,巨大的响声,气浪的冲击,地面的震动,飞溅的石块。有建设者称:“石头像炮弹一样飞”。

这条隧道上了央视,“石头像炮弹飞”,史上最罕见难度的隧道贯通

中铁十二局拉萨铁路项目部指挥长乔志斌称,这条隧道岩爆发生的强度大、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有时甚至超过一周。更为危险的是,同一路段即使发生了岩爆,还不能掉以轻心,有可能会发生第二次岩爆,这在世界隧道施工史上十分罕见。

这种高强大、频率高以及具有重复性的岩爆,中国施工队也是首次遇到。中铁十二局联合中国科学院经过研究分析,发明了跟踪岩爆的微震传感器阵列动态布置技术,成功搭建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这就是“基建狂魔”,不但没有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反而研制有效的监测系统,解决隧道建设中的世界性难题。

这条隧道上了央视,“石头像炮弹飞”,史上最罕见难度的隧道贯通

一般比较长的隧道都会设置辅助坑道,从中间分段挖掘,但巴玉隧道还受地理条件限制,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从进出口两头挖掘,增加施工的难度和工期。也因此诞生了创造了高原铁路隧道独头掘进距离达7015米最高纪录。

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线,其中拉林段全长435.48公里,被列为一级高风险线路。巴玉隧道的贯通意味着离2021年建成通车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这条隧道上了央视,“石头像炮弹飞”,史上最罕见难度的隧道贯通

​而拉萨至林芝段通车,不仅仅是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便于我国军力部署和军需物资的转移。在西藏有着中印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林芝是重要的中转站。

当然,对于整个川藏铁路来说,拉萨至林芝段并不是难度最大的,自林芝到四川的线路还将迎来更加艰难的施工环境,有网友戏言:“也就中国敢这么干”。是的,我国的建设者们,不仅敢干,而且能干成。(风调雨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