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崛起路上,商鞅功不可没,却最终为何难逃五马分尸之死?

关于这个问题,在世人看来商鞅死的太过冤枉,明明是国家的大功臣,然而却仅仅因为被人诬陷,就惨遭五马分尸之祸,一代变革大家,竟然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时,没有来得及享受荣华富贵,就这样惨遭君王遗弃,让人可悲可叹商鞅的遭遇。然而造成商鞅身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秦国崛起路上,商鞅功不可没,却最终为何难逃五马分尸之死?

(商鞅影视剧形象)

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历史上最浓厚的一笔色彩,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如此成功的变革,哪怕是后世的李斯,张居正,王安石,都没有达到商鞅这种变法程度,而商鞅的这种变法,也宣告着新贵族的秦国的渐渐崛起。商鞅被无故分尸,与其说是新继位的国君对商鞅的不满,倒不如说是新老贵族的第一次争锋。在这场变法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且听我仔细分析。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本来是卫国人,后来在魏国学习,可以说这个时候的魏国有很大的可能性招揽到商鞅这样一位变法奇才,然而因为魏王的狂妄自大,不相信年纪轻轻的商鞅有着让人赞叹的才能,最终商鞅只能去了弱小的秦国,去寻找可以施展自己抱负的地方,而这一去,是商鞅向天下展示自己改革成果的成功之地,却也是自己的身死之地,五马分尸之痛,商鞅身消道陨,从此成为了法家历史上的绝唱。

秦国崛起路上,商鞅功不可没,却最终为何难逃五马分尸之死?

影视剧中的商鞅

商鞅为秦国立下大功,使秦国从天下欺秦变成了天下惧秦,使孱弱的秦军变成了天下惧怕的虎狼之师,这样一个有功之臣,为什么新继位的秦国国君却痛下杀手,综合各种原因,不过是一下几个方面。

一:秦孝公厚爱,继位国君地位不显。

在秦国的整个变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对组合,秦孝公与商鞅这样一对君臣,两个人互相信任,宛若一人,商鞅的新法,可以说是与世皆敌,换成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国君,都不可能成功,但恰恰是有着雄心壮志,广发求贤令的秦孝公,“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为了国家强大,甚至可以共享秦国,再加上惊才艳艳的商鞅,这个残破的秦国巨轮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秦国崛起路上,商鞅功不可没,却最终为何难逃五马分尸之死?

(商鞅与秦孝公商讨改革)

于是从此之后,秦孝公隐居幕后,为商鞅保驾护航,商鞅开始施展自己的一系列变革方法,从此之后,在秦国的变法途中,人人都知道商鞅,而不知道在宫殿之内的秦君。更何况还有传言说秦孝公死的时候想要把国君之位传给商鞅。商鞅的地位威胁着新继位的秦惠文王,所以商鞅也就成为了秦惠文王的眼中钉。

秦国崛起路上,商鞅功不可没,却最终为何难逃五马分尸之死?

(秦孝公与母亲以及妹妹)

二:新仇旧恨,商鞅惨遭围攻。

在商鞅的变法过程中,让秦孝公答应了他的三个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真法不避权贵。新法一旦推行,举国唯法是从。即或宫室宗亲,违法亦与庶民同罪”。也就是因为这个条件,在后来太子犯法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犯罪的时候,商鞅也毫不留情,狠狠的重罚了太子的老师,也就是当时的大将军,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并且将太子流放民间,正是因为这件事,太子埋下了对商鞅的恨。

秦国崛起路上,商鞅功不可没,却最终为何难逃五马分尸之死?

(影视剧的商鞅以及太子)

纵使后来跟随商鞅学习改革,但是仍有着对商鞅的怨恨,这也成了后来商鞅身死的原因之一。秦孝公逝世,太子继位之后,商鞅没有了秦孝公的保护,以公子虔为首的守旧势力开始对商鞅进行诬陷攻击,再加上秦惠文王本就痛恨商鞅,并且因为刚刚继位,地位权利还没有得到稳固,于是在这场守旧势力与以商鞅为首的改革势力斗争中,以商鞅五马分尸而落下帷幕。

秦国崛起路上,商鞅功不可没,却最终为何难逃五马分尸之死?

(影视剧中守旧势力代表甘龙)

这场斗争的结局就是为了稳固权力,秦惠文王在宫廷之中隐藏了五年,在这五年之内积蓄实力,图谋发展,于是五年之后,在惠文王的坚持之下,改革继续进行,并且一举清除了国内的守旧势力,秦国的改革从此没有了阻力,开始了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从此秦国成为了诸侯的心头大患。

在商鞅的变法过程中,他是幸运的,有雄心壮志的秦孝公为他进行辅佐,商鞅变法成为了战国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最后商鞅被五马分尸,但是他的改革却在继续,使秦国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不停的进行征战强大。他的事迹一代代的流传下来,鼓舞着后世的改革者!

秦国崛起路上,商鞅功不可没,却最终为何难逃五马分尸之死?

(影视剧中的秦孝公与商鞅)

参考文献:《史记·商君列传》

《汉书·艺文志》

《太史公自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