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易主”高瓴資本 董明珠贏了嗎?

10月28日晚上8點多,家電產業觀察人士洪仕斌發了一條朋友圈:“格力電器(000651.SZ)股權受讓方結果出來了,這是以董明珠為首的經管團隊的勝利!”

此時距離格力電器公告股權最終意向受讓方名單,僅過去半個小時左右。

自今年4月初格力電器公告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轉讓公司15%的股權以來(當時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18.22%的股權),太多人在關注著這場交易的動態。

這場交易有足夠多的吸睛點:不僅股權交易額高達 400多億元、關涉明星企業格力電器和明星企業家董明珠,更重要的是:這家A股家電巨擘、珠海特區開發的標誌性企業的控股權,將從國有的珠海格力集團易手。

珠海賣掉格力

“突然”“意外”,是很多人剛聽到格力集團將出售格力電器股權時的感受。

格力電器註冊成立於1989年12月,原始股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作為發起人,以旗下3家公司的淨資產和對其債權折價成的780萬股,二是向社會及內部員工公開募得的420萬股。1992年,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將其持有的格力電器股份全部轉讓給珠海國資委百分之百持股的格力集團,格力集團正式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成立至今,格力電器納稅超1200億元。

27年來,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共同經歷了上市、問鼎國內空調老大寶座、開拓多元化業務,儘管因商標問題鬧過“父與子”之爭,董明珠也抱怨過格力電器差點被珠海市政府低價賤賣,但此前一直沒動搖過雙方之間的控股與被控股關係。而今,格力集團(乃至背後的珠海國資委、珠海市政府)卻突然放棄格力電器這一優質且頗富象徵性意義的巨頭的控股權。

不管外界如何反應,股權出售的計劃一步步推進:5月14日,格力集團稱,擬召開投資者見面會,接洽有意向接下格力電器股權的投資方;5月22日,投資者見面會如期舉行,25家機構參與;8月12日,格力集團公開徵集股權意向受讓方方案出爐,對意向受讓方提出多項要求;9月2日,意向受讓方名單公佈,有高瓴資本背景的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明駿”)對陣有厚朴投資背景的格物厚德股權投資(珠海)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格物厚德投資”)與GenesisFi-nancialInvestmentCompanyLimited組成的聯合體;10月28日,最終意向受讓方名單揭曉,珠海明駿勝出。

如果本次格力電器15%股權轉讓交易完成,加上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此前就持有的格力電器0.72%的股權,高瓴資本將共計持有格力電器15.72%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而代表珠海國資的格力集團在格力電器將僅餘3.22%的股權,但預計還是能在格力電器董事會佔有一個席位。

歷時超過半年,進行到今天這一步,這場交易基本塵埃落定。回首過往,格力集團突然放棄格力電器的控股權、兩家知名投資機構爭奪最終意向受讓方資格,這些細節都將烙在格力電器發展史上;一旦易主交易徹底完成,格力電器將進入高瓴時代。

為何出讓國有控股權

格力集團從沒有在媒體前解釋過放棄格力電器控股權的原因,但在5月22日的投資者見面會上,則觸及過這個問題。

格力電器5月22日的投資者關係記錄表中寫道:“格力電器混改的意義,不僅僅是通過公開徵集戰略投資者為格力電器引入有效戰略資源,進一步激發格力電器的活力和內生動力。通過國有資本的不斷投入和退出,引進和培育現代新興企業,可推動珠海市制造業提質升級,更向社會發出珠海市場化改革強音,宣告珠海'二次創業'的決心和信心。”翻譯成白話意思是:國有股權退出,格力電器才有機會引入新戰略股東;國有資本完成了培育企業的使命,退出很正常;珠海市要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

4月10日,在格力集團對外宣佈擬轉讓格力電器15%股權後,經濟觀察報記者走訪格力集團時看到,格力集團主樓大門上掛著一條鮮紅的橫幅,上面寫著“實施'1+4'戰略,堅持高質量發展,譜寫'二次創業'新篇章”。格力集團在求新。在這種氛圍下,打破與格力電器的關係,或許並不難理解。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格力集團放棄格力電器控股權,或許與董明珠再次坐上格力電器董事長位置有關。格力集團董事長周樂偉,2016年上任,外界曾一度猜測,珠海市政府希望周樂偉接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但董明珠和其他股東沒給他機會,也意味著格力集團難以加強對格力電器的控制。與其如此,不如在保留一個董事席位的情況下,將對格力電器的股權變現,拿去支持集團旗下其他產業的發展。

除了製造業,格力集團旗下還有金融投資、建築投資、建築安裝和海島旅遊。

400億元的現金,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公告擬轉讓格力電器控股權後,格力集團在A股上頻頻表現出對長園集團的興趣。

5月29日,長園集團公告,格力集團全資子公司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金投”)新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3.56%。而格力集團另一家全資子公司珠海保稅區金諾信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諾信”),早在2018年9月時,就躋身長園集團的前十大股東之一,佔股1.4%。至此,格力集團兩家全資子公司合起來對長園集團的持股比例達到4.96%。

10月30日,距離公告格力電器股權最終意向受讓方名單僅過去2天,長園集團公告,格力金投在8月到10月期間增持了公司5%的股權,目前格力集團的兩家全資子公司對長園集團的持股比例達到10%,成為長園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長園集團是一家涉足電網設備、智能工廠設備和與電動車相關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的公司。

高瓴何以PK掉厚朴

厚朴投資在該場股權競爭中出局,讓不少人感到意外。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厚朴投資早於高瓴資本向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示好,顯得頗有自信;二是,厚朴投資的創始人方風雷操盤過多起重量級國企混改案例,外界看來,厚朴投資擅長與政府打交道,贏得珠海市政府青睞應該不是難事。

厚朴投資成立於2007年,2009年因入股蒙牛而聲名鵲起。當時厚朴投資聯合中糧集團成立一家新公司,併成為蒙牛的第一大股東。3年後,厚朴從蒙牛退出。

家電產業觀察人士洪仕斌則推測,厚朴的敗局,除了從自身找原因——例如對格力電器的助力不及高瓴,或許也跟格力管理層有關。“格力集團在公告裡明確提出,要意向受讓方拿出方案穩定管理層,說明現任管理層還是有能量和話語權的。”洪仕斌認為,厚朴對被投公司的管理風格會比高瓴強勢,因此高瓴的勝出,也是格力電器經營管理團隊的勝利。

高瓴資本成立於2005年,一級二級市場均有涉足,創始人張磊多次強調長期價值投資,較為知名的投資案例包括:投資TMT領域的京東、騰訊、滴滴,生物醫藥行業的藥明康德、信達生物、君實生物。

高瓴資本在家電行業過往的投資案例也頗多,在二級市場,曾經持有美的、海爾、老闆電器、蘇泊爾等上市公司的股票。根據美的2019年半年報,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持有美的集團0.89%股權,位列前十名股東的第8位。

不過,10月30日晚間美的集團發佈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已退出美的集團前十大股東。因為在稍早前,格力集團公開徵集格力電器股權意向受讓方方案時即明確要求,受讓方要承諾避免與格力電器同業競爭、不得有與格力電器有競爭關係的投資行為。

值得指出的是,高瓴資本剛給自己的投資案例加上亮眼的一筆——完成百麗國際的私有化退市和對其進行數字化改造。

格力電器的現狀,比百麗國際2017年私有化退市時的狀態好得多,但兩者又有相似之處。格力電器是空調老大,百麗國際號稱“一代鞋王”,兩個品牌都有知名度卻又有點老氣。

格力電器與百麗國際都有覆蓋廣泛的線下門店,格力電器官網顯示,格力專賣店超過3萬家,退市前百麗國際自營門店超過2萬家。但線下門店效率有待提升,電商也衝擊著線下渠道。而格力電器的電商渠道並不強勁,空調單品的線上銷量和銷售額均落後於小品牌奧克斯。

百麗國際私有化退市前,淨利潤持續下滑,管理層承擔著巨大壓力:不光面臨著實體零售業受衝擊的外部壓力,還有自身的渠道戰略調整不到位、新型營銷方式缺失和品牌形象老化問題,轉型迫在眉睫。

2017年7月,百麗國際正式私有化退市。私有化後,高瓴資本持股57.6%,鼎暉投資持股11.9%,參與私有化財團的公司管理層持股30.5%。

張磊曾撰文介紹,高瓴資本成為百麗國際股東後,主要協助其建構線上線下全渠道,梳理供應鏈,重塑線下門店和用數據化工具賦能基層員工。

據百麗國際高管介紹,2018年雙11期間,百麗國際有1.2萬家門店參與線上銷售,打通了線上線下,銷售額突破9.68億元,天貓時尚鞋靴行業前10名中,百麗旗下品牌佔據5席,集團整體運動業務線上銷售同比增加110%。

10月初,百麗國際控股的運動鞋服零售商滔博(6110.HK)在港股上市。滔博2019年8月31日止的6個月經營數據顯示,收入達人民幣16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達人民幣14.7億元。

百麗國際案例在前,如果高瓴能活化格力電器專賣店,賦能格力電器的銷售能力,當得上為格力電器注入新血液。

董明珠還會持更多的股嗎

在格力電器股份最終意向受讓方名單出來前,格力電器有一則相當受關注的新聞:10月9日,董明珠、黃輝、望靖東、譚建明、莊培等格力電器管理層,合資成立了珠海格臻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格臻”)。

有猜測稱,珠海格臻雖然不能參與格力集團公開徵集格力電器股份受讓方的招標,但不代表後續不會跟珠海明駿有交易,珠海格臻或許將參與到格力電器的混改,代表管理層的利益。

這一猜測還未得到證實,經濟觀察報記者曾向董明珠求證,也未得到回應。

也有不認可珠海格臻與格力電器混改存在聯繫的猜測:“有可能是董明珠在為自己的未來鋪路,高管們看在董明珠的面上入股。”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稱,如果真的代表管理層利益,65歲高齡的董明珠不會再在董事長的崗位上任職太長時間,這種情況下,董明珠對珠海格臻的持股權達到95.2%,其他眾多高管持股比例不到5%,不是很合邏輯。

目前,董明珠持有格力電器0.74%的股份,是第七大股東。但持有格力電器8.91%股份的第三大股東河北京海,在投票中一貫追隨董明珠。

高瓴資本能給格力電器帶來哪些改變,更是有待時間的檢驗。劉步塵分析,格力電器如今最亟需改善的三個方面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提升多元化、國際化程度。

劉步塵解釋,董明珠與格力電器深度綁定且有“一言堂”的意味,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解決的是格力電器可持續性發展問題;格力電器從2012年董明珠擔任董事長以來,一直在試水多元化,但直到2019年上半年,空調單品的營收依然佔到總營收的八成左右,說明多元化遇瓶頸;格力電器外銷佔比不到20%,在三大白電巨頭(指格力、美的和海爾)裡,國際營收的貢獻率最低。做好多元化和國際化,解決的是格力電器發展空間的問題。

劉步塵認為,高瓴資本的入主,或許是格力電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契機——高齡資本肯定要行使大股東的權利。但他對高瓴資本是否能很好地幫助格力電器提高多元化和國際化存疑。

劉步塵分析,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推進艱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進入小家電、冰箱、手機、廚電等行業晚,沒有先發優勢就是後發劣勢;二是除空調外,其他產品的產品力並不非常突出;三是消費者對格力品牌認知的習慣導致不太認可其他產品——其他公司也遭遇同樣的問題,例如海爾的彩電一直難有起色,跟消費者認為海爾是白電巨頭不擅長做黑電產品不無關係。

劉步塵認為,格力電器要想突圍,最關鍵的還是產品力,牽線搭橋格力與科技企業的合作高瓴能做,但高瓴不能在技術、研發上給予直接的幫助。

洪仕斌也同樣不看好高瓴資本對格力電器國際化的助力:“國際化要具備的條件太多,不是單純給錢就可以了,高瓴資本的國際化基因本身就不強。”

2019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總營收為1566.7億元,增速5%。過去兩年,格力電器營收增速超過30%。當下的格力電器,或許正是需要新戰略資源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