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北方少蛇?特別在黃河以北,少蛇甚至是無蛇?

閒雲野鶴149010021


為什麼有人說北方少蛇?特別在黃河以北,少蛇甚至是無蛇?


提起蛇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它分為有毒和無毒兩種,就我國而言最毒的蛇是銀環蛇,最長的毒蛇是眼鏡王蛇,而無毒的蛇種類也比較多,水蛇、烏梢蛇、錦蛇等等。儘管在我國境內有將近300種蛇,但分佈特點是南多北少(東南和西南較多,華北和西北較少),究其原因是由各區域的氣候環境決定的。


眾所周知,我國位於亞洲東部,擁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和47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東西長約5200公里(跨經度約62度)、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跨緯度約50度),是一個幅員遼闊、氣候類型複雜多樣以及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

從理論上講,緯度越低太陽高度角越大,獲得的太陽輻射越多,因此氣溫相對較高,而我國南北跨度較大,最南端在北緯3度52分的曾母暗沙附近,最北端在北緯53度33分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自南向北形成了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以及高海拔的青藏高寒區。

由於各地不同的氣候可以從氣溫和降水這兩個方面來描述,而我國受季風氣候和地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降雨量大致上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因此根據年降雨量的多少又分成了溼潤區、半溼潤區、半乾旱區和乾旱區,溼潤區與半溼潤區的界線主要是沿著秦嶺—淮河一線向西經過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以內的區域(基本與800毫米等降水線重合),而半溼潤區與半乾旱區、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的分界線則分別與400毫米等降水線、200毫米等降水線大致重合。

上文主要分析了我國的氣候等環境因素,下面再來結合一下蛇這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就能大致分析出其呈現出南多北少的特點。

蛇是一種變溫動物,具有冬眠的習慣,受氣候環境特別是溫度環境的影響較大,通常主要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降水豐富、氣候溼潤以及植被茂密的區域,而我國的溼潤區主要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區域,這一區域恰好具有雨熱同期、年溫差較小等特點,非常適合蛇類的生存。

而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區域屬於半溼潤區,不僅降雨量較小,氣候也相對乾燥、植被也比較稀疏,而且年溫差相對較大、冬季相對漫長,不利於蛇類的生存。

總之,蛇與其他動物一樣,其生活習性和分佈區域等都是由自然環境決定的,不像人類一樣可以製造工具改變自然環境對人類的不利影響,比如冷了可以取暖、熱了可以製冷等等,所以蛇主要分佈在熱量豐富、氣候溼潤的南方一點都不足為奇。


地理那些事


問題的題目不恰當,應該說北方的毒蛇少才對。其實北方的蛇類並不少,只不過絕大部分都是在荒郊野外。鄉間的田間地頭和小院裡,時不時也能看到。據我父親講,六九年他當兵時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虎林縣,進入虎林林場地區,就能看到不少蛇。他們坐著解放卡車,一路上能不時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開始戰友們都說是因為壓斷了樹枝。等到了駐地,發現司機打了一桶水,在刷洗車輪,車輪上全是壓的模糊的血肉。大家仔細一看,才發現全是壓死的蛇,花花綠綠的蛇皮,加上鮮紅的蛇血,還有幾個帶著小半截身子的蛇頭,瞪著死不瞑目的圓眼睛,著實把這幫二十來歲的小戰士嚇得不輕。我父親給我講這些事情的時候,還禁不住打了個冷戰。


狼戰九天


我在河北,雖然說是北方,蛇感覺還不少的。特別是夏天,有草的地方,草房裡面經常看到的。記得在小時候,在屋裡睡著覺,房頂上“啪”的一聲,就掉到頭上的事也常有。

家裡喂的小雞,鴿子經常也被蛇吸進去。還有在路邊、水溝經常看到蛇吸老鼠,吸蛤蟆的情景。





故事謎語詩畫劉書立


2016年夏天,河北寬城下營房處山裡,通向某金礦的小馬路上,一條茶杯口粗細長約2.5m的黑蛇橫穿馬路,我緊急剎車,這條烏黑透亮的大蛇在我車前4m處調頭返回!後面的摩托車上兩人差點軋上,他倆應該也是驚慌失措的目擊者。

一一這是50年來在北方地區所見的最大的野生蛇!


釣魚島島長


小時候住北方住城郊,蛇還是挺多的大多數是菜花蛇,除此之外松鼠、杜鵑、蜂鳥、野雞野兔都很常見,貓頭鷹、野鹿、紅腹錦雞也見過,我媽說她小時候晚上狼都滿街跑,但沒幾年別說這些小動物再沒看到過了,夏天連個蜻蜓都看不到了可見生態環境破壞的有多嚴重。


Hi宜昌


千尋君來回答。

我國北方的蛇只是相比南方少一些,沒有蛇是不可能的,我國所有領土之內都有蛇。


▲世界蛇類分佈圖,深紅色為陸生蛇類,淺紅色為海蛇

我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東北地區也有數種蛇類,比如劇毒的烏蘇裡蝮和分佈緯度最高的極北蝰,極北蝰是唯一一種生活於北極圈內的蛇類。而我國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區也有蛇類,就是生活於高原河谷地區的溫泉蛇。

目前全世界蛇類近3500種,其中毒蛇650餘種,毒性能致人死亡的約200餘種,保守估計約有30億人口的生存區域內有毒蛇分佈,即使在抗毒藥物發展迅猛的當下,每年仍超過10萬人死於蛇咬。據趙爾宓《中國蛇類》記載,我國有蛇類205種。


蛇是一種冷血爬行動物,無法調節自身體溫,因此受環境影響很大。蛇類最適宜溫度是20-30℃,適宜溼度是50-70%,溫度溼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限制蛇類的生存。熱帶亞熱帶是蛇類主要的分佈區,如南亞、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亞。

我國南方蛇類比北方多,東部和中部蛇類比西部多,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就講述的湖南永州。由於我國領土主要位於北溫帶,熱帶範圍很少,所以我國的蛇類多數需要冬眠,因此秋冬季節基本看不見蛇,夏季是蛇最活躍的時期。

我國劇毒蛇類很少,因此很少聽聞有人死於蛇咬。

位於熱帶的印度才是毒蛇樂園,印度也是每年死於蛇毒人數最多的國家。印度殺人最多的四大毒蛇是印度環蛇、圓斑蝰蛇、鋸鱗蝰蛇、印度眼鏡蛇。

印度每年約有45900人死於蛇毒,約佔世界每年死於蛇毒人數一半左右。印度每年死於蛇毒人數最多的是北方邦(8700人)、安得拉邦(5200人)和比哈爾邦(4500人)。我們經常調侃印度的蛇活得沒有尊嚴,被3哥像玩具一樣玩,實際上印度耍蛇人每年被蛇咬死的也不少。

每年死於蛇毒人數南亞第一,非洲第二,東南亞第三,拉美第四。

我是百科千尋君,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百科千尋君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蛇的種類大約有1030多種,從各省分佈來看,長江以南特別是西南各省區的種類和數量最多,排在前十位的分別是雲南、廣西、福建、廣東、貴州、海南、臺灣、浙江、四川、江西,沒有一個北方省份。北方省份蛇類最多的是甘肅。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與蛇類的生活習性密不可分。

一是喜歡溫熱的氣候。蛇是變溫動物,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維持恆定的體溫,它們最適合的溫度區間是20-30℃。溫度太高或者太低,會催生蛇類的冬眠或者夏眠,如果休眠時間太長,也不利於蛇的生存,而且很多鼠類會在蛇休眠期間將其咬死吃掉。

二是喜歡較大溼度的環境。最適合的溼度是60%左右,如果溼度太低,體內水分的大量散失會延緩褪皮機制發生作用,不利於生長髮育。

三是喜歡隱蔽的生活方式。蛇類一般喜歡居住在雜草叢生、林木廕庇之處,枯木、亂石、潮溼牆壁、草垛、河邊等地蛇經常出沒,這裡人跡罕至,食物豐富,非常適宜棲息、獵食和繁殖。

從以上蛇類的生活習性來看,南方地區較北方,無論是在溫度、溼度、林草覆蓋度、獵食生物量等方面,都具有優勢,非常適合蛇類的生存,這就是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以北省份蛇類明顯少於南方的原因。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北方蛇種類少,但數量並不少。依據蛇類生活環境的不同,各種蛇類數量有不同的分佈變化。北方蛇類主要分佈在山區、林區、沿海灘塗的大面積荒地、平原。山區和林區的種類相對較多,平原和臨海荒地的種類較少,但數量並不少。

我家在黃河以北,這是院子裡扭曲成貪吃蛇狀的一條蛇,不知是紅斑蛇,還是赤練蛇?


夏天草木茂盛,上山時一般要拿個棍子,打草驚走蛇。

根據資料介紹,我國的黑龍江省共有10種蛇,其中毒蛇2種,無毒蛇8種。吉林省共有11種蛇,其中毒蛇4種,無毒蛇7種。遼寧省共有17種蛇,其中毒蛇7種,無毒蛇10種。內蒙古共有10種蛇,其中毒蛇3種,無毒蛇7種。北京市共有10種蛇,其中僅有短尾蝮是毒蛇。


小黑小黑Luo


北方平原地區幾乎無蛇,因為沒有蛇可生活的環境,田地裡所有作物都得打藥,旋耕最歷害,所到之處別說蛇,其它物種,統統粉碎,村莊更是水泥地面,水泥房屋,別說蛇,把老鼠都氣死了


user8882814069536


河南洛陽的,喜歡蛇,前幾年也常出去找,抓到過,白條錦蛇、黑眉、王錦、烏梢、虎斑、赤練、赤練華遊、紅點、短尾蝮(很少)、菜花原矛頭蝮(很少),目前本地就見過這幾種,前幾年在一個帖子上看到有人在養子溝景區拍到條蛇問什麼品種,那是條白頭緬蝰,後來我自己去過四五次有針對的去找,我是沒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