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怒批”之外,更要把工作做實

一則“河南南陽市市委書記暗訪怒批扶貧幹部”的視頻火了。視頻顯示,10月30日,河南南陽市市委書記張文深下基層暗訪扶貧工作,村民孫恆俊因貧困戶識別問題提出意見。在看到孫恆俊家漏雨的房屋後,張文深怒批聞訊趕來的扶貧幹部:“我替你們臉紅,對不起老百姓”。

沒想到,在這則新聞視頻下方,評論“翻車”了。不少網友並不認同這位市委書記的“暗訪”,反倒同情起了被“怒批”的基層扶貧幹部。有位網友的評論頗值得玩味——“書記自己去基層幹一年再來評論”。

輿論場上的反應,值得重視。按理說,市委書記深入基層,主動傾聽群眾意見,無疑值得肯定。而且,已經“摘帽”的貧困戶家中仍然漏雨,也足以說明當地扶貧工作確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一聲“怒批”,還是讓這則新聞視頻變了味。

其實,親眼目睹貧困戶簡陋的房屋後,領導幹部在情感上難以接受,以至於用語氣重一些的言辭批評下屬,這不是不能理解。何況,這也說明,這位市委書記是有責任心的,沒有忘記為百姓謀福利的初心。

但正如眾多網友所指出,扶貧工作本身就具有複雜性,靠“怒批”,解決不了問題。基層扶貧工作有多難,只要看一看80後扶貧幹部李忠凱滿頭的白髮和粗糙的皮膚就知道了。因此,在“怒批”之外,基層扶貧幹部也需要一些支持、一點體貼。

不久前,一則雲南扶貧幹部“大罵”貧困戶的視頻,同樣引發廣泛熱議。“幸福不是張嘴要來的,不是手伸開要來的,不是翹著腳等來的”,看似激烈的言辭底下,潛藏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而單個基層扶貧幹部力量的有限,也可見一斑。

說回此番市委書記暗訪的貧困戶,既然已經“摘帽”,為何還會存在識別不精準的問題?透著光的屋頂,到底是怎麼來的?這一系列問題,呼喚的都是更科學、更細緻的調查研究工作,而不是 “怒批”。

扶貧工作本就不易,它考驗的不僅是為政者的態度,更是基層治理的智慧和能力。一句“對不起老百姓”,反映的是市委書記急切的心情,但我們也應該警惕,在實際工作中用道德批判代替科學管理、智慧管理的做法。

說到底,在扶貧工作中,上至市委書記,下至基層幹部,理應齊心協力、攜手共進。扶貧攻堅,從來不是某一位幹部、某一個部門的任務,而是全社會的共同目標。因此,比“怒批”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扶貧工作做好、做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