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吞噬”了江阴的新房?

2019年自首创以来,江阴出现了好几个开盘售罄的楼盘,如红豆、御珑府、翡翠湾,星河国际。放在以前那是不敢想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好像也逐渐接受了这种现象。但还是禁不住好奇想问,到底都是谁买走了这些新房?

究竟是谁“吞噬”了江阴的新房?

首创38秒售罄

A君,政府部分工作,有住房。手头资金不是很多,想再投资一套小户型,正好遇到首创限价房,于是托人找关系拿下一套小户,但并不急着装修入住,有可能后势涨幅较大的话,准备出手。——投资型客户。

B君,事业单位工作,丈夫做生意,有住房,也是托关系拿下御珑府洋房一户,准备这两年装修入住。——改善型客户。

C君,生意人,有住房,本来欲购御珑府洋房,没摇到号,后放弃,转投二手市场,购买南门首府二手房。——改善型客户。

现在很多新房售楼处和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了,人头攒动,尤其等开盘之日,那更是人山人海。

究竟是谁“吞噬”了江阴的新房?

我们来看一下购房者都是些什么类型的。

改善型

此类客户在目前江阴的新房市场上并不在少数,我们先来看一下江阴整个地区的新房库存。

究竟是谁“吞噬”了江阴的新房?

截至10月31日,住宅新房总库存在10574套,这是连带乡镇的数据,而市区内的新房更是少之又少,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那几个新盘。而前几年江阴的新房最高库存曾达到4万多套。现在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改善型的客户所能面对的就那几个盘,兜里揣着钱,却还不容易花出去,自然开盘的时候会出现火爆的场面了。

所以会出现星河这样有点出人意料的情况,地段并不是很优越,也销售一空的情况。拿长江御珑府来看,18500的开盘价格在城西乃至江阴也是第一的,即使在民众高呼价格如此之高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5中1签的局面。确实现在的新房的确不多,尤其品质高的,导致改善型的大批客户聚集在某个楼盘,中签的自然欣喜,未中的一部分就流向周边区域的二手房市场,或者再战下场。

投资型

这类客户也是占有不小比例的,尤其在现在限价的情况下,很多人是挤破头动用各种关系也要去抢一套房。除了外地的投资客,本地的投资客也是不在少数的,在限价的情况之下,只是手头有点闲钱,看到新房的价格比周边二手房还便宜,就转投了投资客阵营。

典型的例子敔山湾首创。今年一期的开盘价格在11800左右,而当时周边二手房的价格已经在1万3到1万4,在抢到就是赚到的事实面前,自然很多人都会来抢购新房,有关系运气好的,抢到了自然乐呵呵,没抢到的调转枪头,寻找下一个战场。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楼盘一开盘,那么多人过来抢的重要原因。

究竟是谁“吞噬”了江阴的新房?

另外因为这几年江阴处于苏南地区的价格洼地,周边兄弟县市无一不比江阴房价高,张家港,常熟,昆山,宜兴,溧阳,太仓,甚至长江对面的靖江,以前价格是远低于江阴的,一度也超越过江阴。而江阴名气也有,实力也不差,这样的情况自然会引起投资客的关注。

中介助推

以前房产中介只买卖二手房,现在房产中介业务已经拓展到了新房市场。

对于确实很抢手的楼盘,是不需要中介来推广的。但对于一些不是那么明显完美的楼盘,确实有很多中介助推的痕迹,毕竟有不菲的提成。

中介利用自己手里的资源,把一些二手房客户和观望客户,引流入新房市场,这类客户比开发商自己推广的更精准。中介大肆宣传楼盘的优点,洗脑式的进行营销,很多客户在这种情况下达成了成交,并且有些中介渠道的客户比售楼处更优惠。至于未来的好坏与否,还是有待时间去检验。

究竟是谁“吞噬”了江阴的新房?

刚需

这部分人群购房主要是用作婚房或者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大部分选择一些价格便宜,性价比高的楼盘,土豪除外。

究竟是谁“吞噬”了江阴的新房?

比如东外环路外的星河,虽然也要15000的均价,但是带装修,算下来比起那些1万7 8毛胚,再看看口袋里的钱包,算算还是比较合算的。

临港新城的朗诗国际二期,开盘基本也是卖了大部分,只有少量顶楼底楼没有卖出,8700的均价,江阴已经不多了,如今很多乡镇都是7 8千了。旁边一点的恒大也是如此,1万1带装修,也算再刚需的承受范围之内。

所以现在回头看那些地段比较偏一点的楼盘都销售的不错,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价格在刚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也是刚需们能挑选的为数不多的新盘。

炒房客

究竟是谁“吞噬”了江阴的新房?

现在炒房客跑到一二线城市去买房,限购限售太厉害,江阴不限购不限售。炒房客过来买了,放几年出手,很有可能赚一笔。前几年的时候,炒房客把苏州推上了一个新高度,苏州不行了,就跑无锡江阴炒。毕竟江阴周边价格最低啊。比起苏州无锡的房价,江阴的买起来就比较轻松了。但是目前来看,江阴的炒房客还是少数。

总结

江阴目前新盘已经持续火爆了半年多了,多数新盘依旧销售状况良好。相信在后续的新推楼盘,稀缺的优质的依旧是市场的主角,还会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这说明改善型需求现在是大军,而市场推出的优质稀缺盘又比较少,所以相信后续还会出现开盘售罄一房难求的现象。至于一些刚需盘,有可能热度会有所下降,但开发商的营销和中介渠道的推广,可能还会造成人山人海的假象,这时候就要擦亮眼睛,多看多观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