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優秀教師年年被選調進城,如何實現教育均衡?

西城雜事


我個人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教育均衡的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持續惡化就算不錯。

現實中我們看到,有三個問題短期內不可能緩解:

一是城市與農村的差別。在現階段,農村人口持續減少是大勢所趨,不可能扭轉。農村的發展無論會多麼好,永遠不可能好於城市,城市的生活條件、教育醫療資源等永遠是最好的,農村的現實情況和客觀條件註定了,農村就是農村,否則城市就不像城市了,這是現實。

二是農村的孩子越來越少也是大勢所趨。這不是說農村不好,而是家長都意識到了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孩子至少要在縣城上學。有錢人是這樣,沒錢的人雖然可能受條件制約實現不了,但想法是有的,一旦有一條有條件了,也會這麼做。當農村的適齡孩子少了,實現教育均衡成本太高,承擔不起,也沒有這個必要了。

三是教師也是人,僅靠覺悟解決不了問題。人都是這樣,導向很重要,哪個地方好,人才就向哪裡流動。而吸引人才僅靠錢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此,核心問題沒有解決,提高待遇也不會有好的效果。更何況提高待遇不可能是大幅度的。

四是目前的體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現在不僅優秀教師被選調,城市的教師有問題了就流放到農村學校,這就成了悖論。現在信息化發展非常快,但再好的技術手段也不能替代教師自身的水平。

因此,解決教育均衡化的問題,不在一時一地,根本的要取決於人的觀念和經濟發展。我個人認為,城市化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策,而不是試圖讓農村的教育與城市教育均衡。


公考小助理


要想閱讀與眾不同的回答,敬請關注“下水詩文”。

我在農村學校工作30多年了,我感到這30多年裡一直沒有實現教育均衡。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短期內還難以實現教育均衡。

別的學校我不十分清楚,就以我現在的學校為例來說明吧。

我們學校現在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0多年前這所初級中學被鎮政府承包給了私人。為了生員,學校又在原來規模的基礎上增設了小學。現在,雖然從私人手裡收了回來,但學校規模沒變,從小學一年級到九年級共有36個班,在校學生近2000人。教師呢?不足110人。教師不夠,每年從社會上自主招聘5—6人。初中這邊僅40多人,也有學校領導兼課,理化教師兼任某些副科。


有趣的是,學校每年都有五六個大學畢業生考編過來(大多是女教師),每年又都有五六個教師離開。今年的流動我還不清楚,像去年暑假期間,一下子走了七位中青年教師,有五位去了城市。學校每年都是聽課評課,培養青年教師,而這些青年教師經過三五年的歷練,翅膀硬了,有三分之一就飛走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條件艱苦,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二是工資待遇偏低,與市所在地縣區同等條件相差千元。這種情況下怎麼均衡呢?


一、最重要的辦法就是提高教師待遇。通過農村教師補貼使教師的工資與本市高工資縣區持平。

二、教育主管部門統一調配,讓城區教師幾年一輪換去“扶貧”,把農村某些學校的“超編”教師進行調動。

三、在晉職方面,縮短農村教師教齡年限。

實現教育均衡是一件大事,沒有幾條硬性措施是不可能辦到的。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農村優秀教師年年被選調進城。是的,這樣很難實現教育均衡。

我認為教師的不均衡也是因為學生的不均衡引起的。你們城裡學生一年比一年多。農村學生一年比一年少。


城裡學生年年增加。除了本地的學生以外。還有大量農村孩子湧向城市。民工子女進城越來越多。另外還有一些比較重視孩子教育的農村家庭,也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城裡,渴望讓孩子得到和城裡學生一樣的教育平臺。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造成了城裡孩子城裡學生越來越多。小學一年級開學報名的時候,家長甚至徹夜在外面排隊。而與成為小學火爆場面相比,農村小學越來越蕭條。我的老家所在的鎮村小學,每年暑假過後開學班裡總會流失一些學生。這些學生都流向了周邊的縣市,有的是跟隨家長出去。有的是家長花錢託人送到外邊的小學。學生在小學附近託管中心住宿吃飯。


農村教師年年選調優秀的進城。只會讓城鄉教育資源差別越來越大。農村的教育會更差,我曾經在村小學教過兩年。在小學不光學生流動性大,老師流動性也挺大。留不住優秀教師。

但是所幸現在國家已經注意到了。農村和城市教育資源的差距,而且有意識的調控。今年國家前段時間不剛剛頒佈了文件,要在加強中西部地區的農村教育。增設了首席教師。目的就是。增加農村的優秀教育資源。造就一批農村教育的優秀領軍人才。


而且河南省還頒佈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增加農村教師的補貼。這些真金白銀的補貼。確實能夠暖了農村教師的心。把農村教師留在崗位上。

結束語:客觀的現實是城鄉農村教育正在加大。但是教育部也力求在改善這種現象。採取了。增設首席教師,增加農村教師補貼的方法。來留住農村教育人才。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歡迎關注我。專注解答教育問題,力求給您提供有價值的教育建議,助力您解開教育困惑。


小禾媽媽幫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農村優秀教師進城是自然規律,這也是教育不公平的體現。那麼如何實現教育均衡?我最後會得出一個重要結論。


1.農村教師缺編嚴重。以我以前所在農村教學點為例,學校6個教學班,只有10個老師,平均每班不到兩人。不包括早自習和課後整理,每天每班6節課,一週共6×6×5=180節課,平均每人一週有18節,加上早自習、中午午休等,老師們的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真是苦不堪言。

2.農村學校條件艱苦,教學熱情低。雖然現在國家大力發展基礎教育,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相比以前有很大改善,但是老師們的工作條件還是比城裡差太多。我以前住在學校閱覽室的一個隔間裡,只有一張床,找學校申請了一個風扇,其他都沒有,晚上還要一個人上廁所。(學校對面有幾座墳墓)。




3.當然,在農村學校教書有一個好處,就是錢沒地方花。很多農村學校都遠離集鎮,學校周圍可能就只有一兩個商店,根本用不了多少錢。本來工資就少,這可幫你節約一大筆。

4.教育局每年都會來慰問老師,瞭解老師們的難處。但是,問完就沒有下文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教育均衡如何解決?短時間根本解決不了,只能靠自己,努力往上爬吧!


鄒智明微課堂


很難均衡,連我農村的親戚都找人往縣城裡送。

選把優秀老師到縣城,固然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但對農村的孩子,確實不公平 因為往往走了一個有經驗的,一般會來個年輕的,或空缺,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中國的獎勵,都是提到這人不能再勝任,比如教授,去當官等。同樣,如果農村老師教的好,沒有必要一定調到縣城,可以通過分房,提高收入等方式,避免人才流失,影響教學質量。

同時,國家應制定有關政策,鼓勵老師會農村任教,提高收入,制定優惠政策等,形成良性循環,才能振興鄉村教育。


青島趣聞軼事


通過考試選調鄉鎮優秀老師進城,鄉鎮成了城區學校的“老師培訓中心”

城區的選調年年都在進行,幾乎每年我們鄉鎮都有老師通過選調進入城區任教,多的時候兩三個,少的時候一兩個。這些被選調進城的老師都是鎮裡骨幹老師,年輕,有素質,教學能力比較強。因為選調是通過考試的,每年選調指標三十四個,參加考試的鄉鎮老師上千人,可見競爭多麼激烈,可見多少老師想通過選調進入城區。

能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素質是比較高的。考試之後,還有面試,面試內容是說課,能在說課中取得高分的,說明教學能力不錯。所以選調進城可以說是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勝出的基本都是佼佼者。

鄉鎮培養一個這樣的優秀老師不容易,從懵懂無知的畢業生,經過幾年的磨鍊,好不容易成長成為比較優秀的老師,到頭來為他人做了嫁衣,很多鄉鎮校長對比也很無奈,戲稱農村學校是城區學校的“教師培訓中心”。

教育要均衡發展,必須促進城鄉之間老師交流,除了選調農村老師進城,也應該鼓勵城區優秀老師到農村支教。

現在提倡教育均衡發展,但是農村優秀老師源源不斷流向城區,農村師資力量本來就比較薄弱,再把一些骨幹調走了,教育怎麼均衡發展?但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農村學校又不能強行留住這些優秀老師,畢竟很多人為選調付出了很多時間精力。

怎麼來解決農村老師薄弱的問題呢?以前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探索,城區老師要晉升高級職稱,必須有兩年以上的農村支教經歷,讓一些城區優秀老師到農村支教,促進城鄉之間老師的交流,從而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

總結語:城區從農村學校選調優秀老師,讓一些優秀老師有了上升的渠道,對農村老師也是好事,但對農村教育並不是一件好事。優秀老師不斷流失,造成城鄉之間教育資源差距越來越大。解決之道是實現城鄉老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讓城區優秀老師到農村進行支教,以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


周老師的工作室


農村優秀教師年年被選調進城,雖然是一種趨勢,也是資源利用最大化的體現,但卻嚴重違背教育均衡的教育理念,可以說,這與某學教育原則背道而馳。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在任何人身上都適用,教師也不例外,誰不想調往大城市、去城市教育設施條件優越的學校教書,這種思想也是激勵教師努力奮鬥的動力源泉,這在個人理念上沒有過錯。

如果放眼全局來看,教育是需均衡發展的,不能因為學生身處農村而措施受教育的機會,更不能因為學生身處農村而受到不公平對待。但現實卻是如此殘酷,可以說教師個人發展與教育總體佈局是矛盾的,如何調整這個矛盾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一,將農村教學經歷升格為職稱晉升的必備條件。如果沒有硬性規定,出於人的趨利避害性,不大可能有人主動請纓前往農村教學,這就是比需要在制度層面上推動這種趨勢,如果教師不想晉升,可以在原單位原地踏步,但如果有想法,去農村教學勢在必行。

第二,縣管校聘要與教育平衡想結合,撬動農村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狀。雖然縣管校聘是為了均衡教育資源,但學校競聘也有優劣之分,這勢必將農村歸為教育流放地,如此平衡農村教育也只是紙上談兵。因此,在縣管校聘中,必須向農村傾斜。

第三,發揮退休教師的優勢,向鄉村、偏遠地區傾斜。發揮退休教師優勢,推行銀鈴計劃,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引導至農村,發揮餘熱。

第四,提高農村教師的補貼力度。對於農村條件差的地區,補貼力度一定要大,免除教師的後顧之憂。

總之,農村地區是當前教育的薄弱環節,不能因此而放棄這部分的學生,一旦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九年義務教育變成空談。


小豬的教育經


實現教育均衡,已經提了很多年了,但是,照現在的情況來說,想要實現教育均衡,在短期內是不可能了。

因為現在不管是就全國來說,還是局部地區來說,實際情況就是,各方面條件越好的地方,就越是會聚集更多的優秀教師,反之,情況則。

而為了能夠吸引更多優秀教師,每個地方都會充分發揮和利用自己的優勢,或者是提高各種福利待遇。

然而,農村學校來說的話,可能除了空氣清新,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條件,也沒有什麼留得住人的優勢。

很多人為了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和醫療條件,也為了讓自己的子女,能夠有更好的教育條件,都是想法設法的往外調。

所以,為了儘量使同一個地區教育均衡,一般都會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一、招錄新教師。

現在農村學校,主要就是通過特崗招聘考試來補充教師,招聘條件至少專科學歷,所以也可以稱之為是農村學校的一股新興力量。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些新招來的大學生太年輕,沒有教學經驗,這確實是新教師的一個缺點。但正是因為他們年輕,所以這些年輕的教師,有很多優勢。

1、剛剛參加工作,又年輕,所以工作起來很有激情,精力也很充沛;

2、除此以外,他們還具備很多新的知識,會有更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也更容易受學生歡迎。

3、這些年輕教師基本沒有成家,所以沒有家庭瑣事的干擾,工作起來更專注,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其實在農村學校工作過的老師都應該知道,要做好這份工作有多艱難,需要老師們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取得一點點的成績。所以年輕教師在農村學校非常合適,而留下來的老師也都是非常優秀的 。

二、進行輪崗教學。


首先要申明一點,這種方式並沒有普及,只是極少數的地方在實行,這裡我也不討論這種方式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但這也確實是實現教學均衡的一種方式。

要真正實現教育均衡任重而道遠,但教育均衡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總有那麼一天會實現吧,期待吧!


大P老師學習課堂


我對老師調動政策不太懂,從我的感覺認識來看,現在的城鄉學校不平衡現象是存在的。城裡學校條件好,城裡生活條件也好,實際上鄉村學校的老師是嚮往城裡學校的。不用調動,他自己也要想法進入城裡學校,所以,城裡優秀教師越來越多,還有私立學校也是從鄉村學校挖優秀教師的。當然,你得是比較優秀的教師,城裡學校才願意要你。我想現在的教育政策是對鄉村學校的傾斜,往鄉村調優秀老師,是為了加強城鄉平衡嘛。怎樣才能使鄉村學校留得住調得來優秀教師呢?那是有很“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所調來的優秀老師的待遇,工資也好,住房也好都要達到老師滿意,甚至於高於城裡。不這樣做,就是來了優秀教師也留不住。這樣做當然要國家多投入,我想為了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達到城鄉平衡,國家是捨得的。謝謝。


二老9206


要實現城鄉教育均衡,首先得留住農村優秀教師,其次才是城鎮教師願意到農村支教。

一是將農村教師評職稱的年限縮短,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途徑。

二是設置農村教師特殊津貼,可以依據在農村教書時間長知設置,教書時間越長津貼越高。

三是對在農村從教20年,30年的老教師給予榮譽稱號,並享受一定的社會福利。

四是城鎮教師在城鎮教書一定年限後必須要在農村支教一到二年,否則取消評優樹模資格,延長評職稱年限。

五是對在農村從教20到30平,甚至以上年限的老教師,在子女到城鎮上高中優先錄取,上大學減分錄取,事業或公務員招聘優先錄取。

六是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的基礎軟硬件投資。

七是給農村教師更多培訓、進修、提高的機會。

八是給農村招聘議定從教年限的畢業生任教。辦法很多,只是領導們並未真正關注這件事,也並未下決心要解決這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