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过剩,房价会不会走低


房产过剩,房价会不会走低

如果从目前的市场状态来看,房产过剩的观点基本上很难立足,毕竟一边是每年各大房企千亿的销售额,另一方面是仍然有大量的购房群体存在。然而,如果从实际的开发数据以及人均住房面积来看,其实房产过剩确实存在。

通过相关媒体数据了解到,如果计算98年到16年的开发数据,而且还是按照家庭平均100平米计算的话,那么整体也有超过9000万套房子,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业态,诸如小产权房等,那么这个数据还会增加。另外则是市场上的土地储备数量,虽然并没有明确的数据统计,但是待开发的项目或者是延迟开发的土地,依然有很高的存量。当然,如果按照人均住房面积来计算的话,40平米左右的人均数据相对来讲,也是非常高的。既然市场上的房产数据如此之高,为何对于购房者来讲,房产仍然是供不应求,而且房价也是日益走高?

其实对于三四线城市以下还好,大部分的人都能有住房,但是一二线城市则显得尤为紧缺,尤其是核心区域的房产。而且对于这些城市来讲,基本上都是重点关注,因此就产生了房产不足的“假象”。当然,房产除了本身的居住属性之外,其他的城市属性也决定了“好房子”一房难求。前几年的天价学区房,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控有所缓和,但是整体来讲,学区房依然是高价格。

如果没有此轮的房产周期,那么整个的市场或许真的会出现房价走低的情况,事实上已经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讲,本身购房需求有限,而且房产的金融属性并没有过多的增加。一二线城市房产虽然坚挺,但是购买者依旧有限。而随着房产金融属性的增加,一部分本来购买一二线城市的群体开始转移三四线,同时带动了三四线的楼市,这就引起了各种“恐慌性”和“炒作”的购房群体。

当房价上涨的周期过去,这些群体开始退出市场,留下的更多是空置房和不被有效利用的房产。“房产过剩”在这些城市更加的明显。当然,房产过剩价格应该会有所下滑,但是整体的政策调控,新入市的土地价格,加上核心区域房产的带动,一些远郊区域的房产虽然有价格下滑,但是整体来讲依然处于高位。而这些过剩的房产也将继续过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