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在留學屆有這麼一個段子:

哈佛大學MIB專業給三位申請者出了一道題,分別給他們1000美元,看一週後誰賺的錢多。一週後A賺了1000萬美元,B賺了800萬美元,C只掙了5000美元。

最後,哈佛大學錄取了GPA分數最高的那一個

讓人頭大的GPA,原來有這麼多“套路”?

要知道,無論是申請美本還是申請研究生,GPA永遠是招生官們最先衡量學生優劣的點

對於GPA排在前兩名的學生,不少學校都會有極其特殊的榮譽,第一名畢業生(valedictorian)和第二名畢業生(salutatorian)有資格在畢業典禮上分別代表本人或畢業班做演講;排在前10%的學生,學校的升學顧問會特別在推薦信中給予說明。

許多美國大學也會規定GPA低於3.45分,將無緣美國大學獎學金的申請

,並且,一些非常厲害的學術社團、科研項目、實習職位等,都會對GPA有著嚴格的限制。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除此之外,低GPA也會對學生的生活產生影響。

在美國的留學生如果GPA成績低於2.0,可能會被強制歸類到“學術留學查看”學員中,半年期限未有提升,將會面臨被勸退的巨大風險

想要留美髮展的小夥伴更是要注意,許多大公司都會要求留學生招聘時填寫GPA成績以及證明方式。

也難怪留美的同學會因為GPA心甘情願的頭禿。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GPA到底有多“複雜”?

許多同學談到出國留學,都會自然而然的表示“美國也不打分,也不排名,更不用高考,學習難度直接減少了一半,多爽!”

然而!以為到了美高

就能脫離和分數打交道嗎?

以為成績只打個ABCD

所以很好搞定嗎?

以為申請美本乃至未來工作

都不用看成績分數嗎?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美高的成績計算方式更復雜!組成內容更多樣!對學生的要求更嚴格!

導致多少美高的孩子一聽到學分、考試、績點就想哭。如果非要把它們排個名,那GPA絕對是美高孩子們的噩夢,一點也不比中國孩子的高考輕鬆。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GPA,Grade Point Average是美國高中通用成績評估體系,俗稱績點,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的平均成績。

與國內百分制的成績評估標準不同,美國的課程老師通常用字母,例如A、 A-、B等來表示學生的課程成績,學校再把字母轉換為相應的數字。

一般來講,百分制的90分以上,在GPA計算中算為4分,評分為A,依次換算下去的結果如下: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加權GPA與不加權GPA

美國高中分為加權 GPA 和不加權 GPA,與同學們所學的課程級別相關。

從分數上來看,不加權的GPA採用4分制,一般會在0.0-4.0之間;加權的GPA則滿分為 5.0分。如果想GPA突破4分,那麼就必須要修更難的課程。

我們都知道,在美國高中課程類型及難度的劃分中,眾所公認的標準是:

AP 課程 > 榮譽課程 > 大學預科課程 (college-preps)> 一般學術課程 (general) 。

當然,課程的劃分並不固定,GPA的算法不同學校可能也略有不同,包括課程定的權重係數同樣如此。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舉個例子:

不加權 GPA 意味著每門課的分數一樣,無論課程難易。而加權 GPA,則更能夠將優秀的學生區分出來。

比如Jenny高中時選擇學習AP物理課程,而Bob選擇讀一般的學術物理課程,獲得的GPA均為3.3分

然而AP課程遠比一般課程要難得多,所以在核算成績時,會將課程難度考慮在內,GPA核算中會額外加上1.0,這樣Jenny的GPA分數為4.3分,Bob的分數不變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更難的課程=更高的GPA?

許多同學表示為了獲得更高的GPA,選最簡單的課(保底)或者最難的課(衝刺)不就可以了?

的確,美高的課程選擇會影響到到高中期間的GPA、課程數量及難度,甚至是專業方向,這三個因素進而直接會影響到四年之後進入哪個檔次的大學。

然而細想下去,裡面還有很多的分支,比如說如何選課才能順利畢業?怎樣選課才能更好的平衡興趣與GPA?不同學術體系之下應該如何選課等等。

所以忽略自身水平,而為了GPA一味的選擇高難度課程,是絕對不可取的。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選課與GPA之間的關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很有可能自己喜歡的課不一定是自己最擅長的課,也有可能喜歡的課的難度是強於自己當時的學術能力。如果碰到這種情況的話,這中間可能需要有一個權衡。

拿極端情況來說,GPA越高是不是就越好?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如果學生選課都是非常簡單的課程,雖然得到了很好的成績,GPA確實是很高,但是大學仍然會覺得學生的程度不夠,而且會懷疑學生的動機,會懷疑學生為什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主動的去挑戰自己的學術能力,會覺得學生這樣選課太功利性,太有技巧了。

大學的招生官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所有人都知道什麼課是難的,什麼課是簡單的,所有的招生官也都會把難易程度放到你的GPA的衡量當中,總結起來不是GPA越高這個學生就越好。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那麼另一個極端情況就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是碰到另一種學生,很理想化,或者說雄心壯志特別大,上來就會說,我要考8到9門AP,然後每一門AP課最好都是又有文又有理。

如果能夠做到的話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問題是這樣的學生裡面可能只有30%-50%的人完成了課程。

但是如果

選課太難而導致GPA沒有保證,這個也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一個極端的一種情況。如果說一味的追求難,然後沒有保證到GPA,那就是相當於有一些白搭的感覺。

所以建議同學們,以GPA先保證的情況下,然後再去不停的突破自己的能力極限,看能不能再上一個檔次,能不能學的更難一點。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從GPA中看世界名校想要什麼樣的學生?

在麻省理工學院大學官網上,寫著這樣一段話:

While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 does not guarantee admission, MIT expects such achievement or other persuasive evidence of professional promise.

大意是:雖然高學術成就並不能保證你的錄取,但是我們期望你能夠有這樣的成就或其他有說服力的證明你專業能力的證明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耶魯大學的官網上也記錄著:

While there is no hard and fast rule, it is safe to say that performance in school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esting. A very strong performance in a demanding college preparatory program may compensate for modest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but it is unlikely that high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will persuade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to disregard an undistinguished secondary-school record.

大意為: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學校的表現比考試更重要。在一個要求很高的大學預科課程中表現得非常出色,可能會彌補標準化考試分數不高的不足,但高標準化考試分數不太可能說服招生委員會無視平庸的中學成績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由此可見,無論是美高還是美本,對於學生們的要求遠不止“標化成績”一項,它們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表現、生活態度、活動經歷等綜合實力,而GPA能夠體現的正是它們想要看到的。

決定GPA成績的絕不是某次考試的成績,GPA的評估源自數年的連貫考核,它不僅關注學生在考試和隨堂測驗成績,還與學生的課堂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質量、活動項目以及個人態度相關。

可以說,GPA的評定涵蓋了學生方方面面,也更能幫助學校對學生做出更全面和明智的判斷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儘管每個學校的評定標準不同,但是大部分學校的GPA組成方式相同,通常分為七大板塊:

日常作業Assignments(20-40%):

美高學生的作業量其實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多,年級越高在作業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多,做到凌晨一兩點的時候也並不少見。

這一方面看重學生作業的正確性和提交時間,二者缺一不可。交的快但錯誤多或是正確率高但是遲到交作業都會影響最後的成績。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課堂測驗Quizzes(10-20%):

突擊檢測的方式之一,通常在課堂開始(考察複習或預習)或結束(上課聽講程度)的時候進行,沒有規律可言,用“過來人”的話來講,把每天都當做期末就對了!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日常考試Tests (10-20%):

指在一個大的章節教學結束後的總結性考試,這些考試一般都會提前通知學生準備,因為美國課堂很少帶著同學們進行大規模複習,所以這個時候筆記和自主複習要注意!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期中和期末考試Midterm/Final Exam (15-25%):

令許多學生“虎軀一震”的環節,作為成績參考的重要項目之一!做好充足的準備,儘量避免考試前突擊學習,穩紮穩打老實積累最重要!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個人項目Project (10-25%):

其中除了書面作業,很多作業都需要學生完成某些具體的項目:例如做PPT、做視頻、總結報告等。

還有一種是小組項目,美高鼓勵孩子去進行拍視頻、做錄音、畫海報等有創意的、可以親自動手操作的項目,這個時候項目參與度與積極程度十分重要。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課堂表現Participation (5-20%):

許多美國老師都提到過,中國學生不愛參與課堂討論、不積極互動、不到迫不得已絕對不問老師的情況。要知道這些課堂表現都是會計入最終的成績裡!

美國的老師十分看中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你回答的每一個問題,進行的每一次互動都加深老師們對你的瞭解,所以這方面的分千萬不要浪費!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努力程度Effort (5-10%):

這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和課堂表現相似,這部分成績主要關注你的作業完成態度和參與課外項目的態度。如果你經常“糊弄”作業、在項目裡“划水”,只想有個安全的成績畢業,那麼這部分的分數可能與你無緣了。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當然,不僅每一所學校的板塊佔比可能不同,可能在不同課程上的板塊佔比也會不同。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比如上方學校的微積分AB課程,對考試要求非常高,佔比70%,然後平時作業重要性就只有5%。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而法語科目老師的要求,對作業及時遞交要求非常的嚴格,然後測試佔據了50%的比重,整體分佈相對比較平均。

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要求

同一種期望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國內“一考定終身”的評定標準,與美國“多元化考核”的評定標準有著明顯的差異。

美國的學生的考核標準更能夠體現出一個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路線以及未來潛力,當然也更復雜,要求更高。而中國學生的考核標準則更為嚴格,牟足了勁兒去衝刺一件事,付出就會有相應的回報。


從「GPA」看美國名校招生需求:你四年的樣子GPA裡全都有


漸漸地,國內高考也開始進行多元化考試的改革,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進行考試,在體育上也加強了標準。

其實無論怎麼改變,無論哪種標準,都是希望孩子們可以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更全面的認識自己,擁有對抗未來風雨的能力

教育不必評論高低,選擇更適合孩子的才是最重要的。

往期文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