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溼疹,寶媽們最關心的十個問題,答案都在這裡了

秋風一吹,癢的不僅是蟹腳,還有寶寶的皮膚。

到了十月底,很多地方的空氣溼度越來越低,大人小孩兒的皮膚都明顯乾燥了許多。乾燥除了會讓皮膚感到緊繃之外,還可能增加溼疹的發作概率。

近期,丁香媽媽就在後臺收到了很多粉絲的留言,希望講講和溼疹相關的內容。我們從中選了十個熱門問題,好好為老母親解答一下。

一、怎麼判斷寶寶得的是不是溼疹?

第一,看皮損形態。溼疹一般是持續存在的紅色斑塊,大多時候,溼疹局部是乾燥的,皮損區域摸著粗糙,有時候會有鱗屑甚至結痂。

第二,看部位。0~2 歲的寶寶溼疹最常出現在面部、頭皮、軀幹和四肢伸側,雙側面頰及嘴角的溼疹容易和「口水疹」混淆。2 歲以後,溼疹會慢慢出現在脖子、膕窩、肘窩、腳踝等身體屈側部位。

關於溼疹,寶媽們最關心的十個問題,答案都在這裡了

第三,和同齡的正常寶寶相比,溼疹寶寶的皮膚更乾燥。

第四,溼疹發作時會很癢。大一點的寶寶會自己說出來,小寶寶容易出現焦躁不安、睡眠受到影響、經常抓撓或者摩擦皮損區域等現象。

二、溼疹傳染嗎?會留疤嗎?

溼疹不傳染,但往往有遺傳背景。如果直系親屬患有過敏性疾病,比如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膜炎、反覆溼疹病史等,寶寶出現溼疹的可能性就會明顯增大。

溼疹的皮損不會留疤,但是會留下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不過隨著時間會逐漸淡化。

三、寶寶得了溼疹,需要忌口嗎?可以吃海鮮等「發物」嗎?

目前研究認為,真正由飲食直接誘導或者加重的嬰兒溼疹不多。

寶媽平時要詳細記錄飲食和溼疹症狀的關係,由專業醫生確定相關性之後,再對相關食物進行「忌口」。否則,沒必要盲目忌口任何食物,寶寶正常添加輔食就好了。

另外,並沒有所謂的「發物」,食物過敏原需要醫生進行專業判斷。這個鍋,海鮮不背。

四、如果寶寶出現溼疹實行母乳餵養的媽媽需要忌口嗎?

再次強調,真正由食物過敏導致的溼疹是極少的。所以,絕大部分寶寶和媽媽都不需要盲目忌口!

只有經過了專業醫生的判斷,明確寶寶對特定食物過敏後,才需要母乳餵養的媽媽也進行忌口。當然,這種情況極為少見。

五、 寶寶有溼疹,家裡還能養寵物嗎?

首先需要明確寶寶是否真的對寵物過敏。醫生可以通過分析家族史、寶寶溼疹症狀與寵物接觸的相關性和相關檢測進行判斷。如果明確了對某種寵物過敏,那最好還是別養了。

另外,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與寵物一起長大的孩子患溼疹的可能性更小,但相關的研究結果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不建議家長聽了這種說法後,故意在家養寵物。這對真正過敏的寶寶而言,不是治療,而是災難。

關於溼疹,寶媽們最關心的十個問題,答案都在這裡了

六、我給寶寶塗保溼劑沒用,塗網紅產品就好了,怎麼回事?

溼疹處理有兩部分,一是抗炎,二是保溼。比較嚴重時,光保溼是不夠的,必須要配合抗炎治療,比如使用糖皮質激素。

宣稱「一塗就見效」的網紅產品,一般是違規添加了劣質強效的糖皮質激素。這些激素有很強的抗炎效果,所以看起來很有效。但是長期給寶寶用的話,會有非常大的副作用風險。

七、寶寶用激素會影響生長髮育嗎?

外用糖皮質激素是治療溼疹的一線療法。激素的副作用主要取決於使用強度和劑量,如果大劑量長期攝入,確實有影響寶寶生長髮育的風險,比如抑制身高生長。

所以,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用適當強度的外用激素藥膏,根據皮損情況合理使用,儘可能地避免濫用導致的副作用。

八、寶寶的溼疹總是反反覆覆,怎麼回事?

溼疹寶寶本身就有遺傳的皮膚屏障異常和過敏體質,兩者都不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這就決定了寶寶的溼疹總是會反覆。

對於溼疹寶寶,及時科學規範治療是一部分,日常保溼更是基礎性的工程。

九、寶寶得了溼疹,該怎麼洗澡?

洗澡可以減少寶寶皮膚表面的細菌數量,目前研究證實,寄生在皮膚的某些細菌分泌的超抗原成分,是溼疹加重的重要因子。所以要及時給寶寶洗澡。

但是洗浴不能過度,寶媽們要特別關注沐浴乳的成分。溼疹寶寶的皮脂膜本身是不全的,皮膚比較乾燥,所以不能用含皂基的強效洗劑產品去給寶寶洗澡,以免進一步破壞皮脂膜,使皮膚更乾燥,導致溼疹症狀加重。

十、到底怎麼給寶寶挑選和使用保溼劑?

保溼是嬰兒溼疹最為重要的基礎護理,每天都要做。做好保溼工作,可以防患於未然,降低溼疹發作的概率。寶寶的皮膚屏障還不完善,保溼工作更是馬虎不得。

此外,溼疹寶寶的遺傳性過敏體質決定了爸媽在選擇保溼劑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

保溼劑一定要及時使用、足量使用。建議給寶寶全身塗抹保溼劑,尤其是在比較乾燥的秋冬季節,嬰幼兒寶寶一般每週需要用掉 100 g 左右,讓寶寶的皮膚一直潤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