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来最美行书,源于乾隆御用“笔杆子”,启功先生受他影响

启功大师,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他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孙,曾担任中国书法协会的主席,其书法非常受大家喜欢。

他曾经临习大量碑帖,笔下的书法作品,全部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书法界称之为“启功体”!

启功先生的书法,既得晋唐风采,又博采众家之长,可谓是造诣高深,很多人都以为启功先生学明代董其昌最多,其实启功真正的学的,是清代一位风流探花。

200多年来最美行书,源于乾隆御用“笔杆子”,启功先生受他影响

梁诗正书法

此人叫做梁诗正,他的行书书法,被誉为“清朝最美行书”,亦是200多年来最漂亮的行书书法。

说启功先生受梁诗正书法影响,并非空口无凭,细观启功先生和梁诗正的书法作品,无论是用笔、结体、还是章法,书风非常接近,有些书法作品已经达到六七分相似,而启功先生对梁诗正原本就是佩服不已。

200多年来最美行书,源于乾隆御用“笔杆子”,启功先生受他影响

梁诗正书法

梁诗正是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的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他儿子梁同书还是“清朝四大书法家”之一。他自己更是乾隆皇帝的御用“笔杆子”,与乾隆皇帝关系匪浅,二人之间还曾发生过一件趣事。

清人王昶在《春融堂集》记载:“公常言,往在上书房为高宗作擘窠大字,适宪皇驾至,诸臣鹄立以俟,宪皇命作书,墨渍於袖,又命高宗拽之。”

200多年来最美行书,源于乾隆御用“笔杆子”,启功先生受他影响

梁诗正书法

梁诗正写书之时,让乾隆皇帝拽纸,这一副狂生姿态,倒有些李太白让“力士脱靴,贵妃磨墨”的风采了。

说归说,闹归闹,乾隆皇帝对梁诗正的书法是非常看重的,很多朝廷重要文献乾隆皇帝都让梁诗正来代笔,乾隆收藏的名贵字画,也让梁诗正来题写跋文,足见乾隆爷对他的重视。

200多年来最美行书,源于乾隆御用“笔杆子”,启功先生受他影响

梁诗正书法

在清朝馆阁体盛行的时代,梁诗正能独得皇帝青睐,不是没有理由的,他的书法的确是美轮美奂,让人眼前一亮。

清人李元度在《国朝先正事略》评价他:“公书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李(北海)。”

梁诗正最为拿手的书体,还要数行书,他的行书工整、笔锋犀利,不仅收纳了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更融入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精髓,可谓是“采众家之所长,自成一体”!

200多年来最美行书,源于乾隆御用“笔杆子”,启功先生受他影响

而且,对于书法学习者和爱好者而言,梁诗正的字骨骼秀挺中正,气息连贯流畅,气质典雅大方,学他的字,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200多年来最美行书,源于乾隆御用“笔杆子”,启功先生受他影响

《梁诗正书法集》内页

梁诗正书法,在现世留存很少,在这里我们将把梁诗正在字画的题跋,汇聚成一本《梁诗正书法集》,非常适合想练习传统书法朋友使用,期待大家能够喜欢。

200多年来最美行书,源于乾隆御用“笔杆子”,启功先生受他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