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鷹農牧 VS 牧原股份:河南兩兄弟

雛鷹農牧 VS 牧原股份:河南兩兄弟

雛鷹農牧和牧原股份,前者位於河南新鄭,後者位於河南南陽。

雛鷹於2010年8月在A股上市,牧原是2014年1月在A股上市,兩家均為自然人控股的民企,第一大股東均直接持有公司40%左右的股份。

如果以本輪豬週期的上一個頂點為研究的起始點,同時考慮年度數據可比性,我們選擇以2016年數據為基準。

2016年雛鷹銷售生豬248萬頭、實現收入61億、淨利潤8億、資產規模170億,股票市值155億;

牧原銷售生豬311萬頭、實現收入56億、淨利潤23億、資產規模129億、股票市值134億。

從各項數據比較來看,兩家當時資產及收入規模、生豬出欄、股票市值均相差不大,所不同的是牧原的盈利能力似乎比雛鷹高出不止一個等級(這個差異似乎是日後兩家企業走向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為養豬行業的翹楚,如今“中國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鉅額虧損、債券違約、股票即將退市,債券及股票投資人損失慘重,而牧原股份儘管依舊在虧損邊緣掙扎,但股票價格卻創出歷史新高,市值達到歷史性的1677億,在全部3680家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位列第43位,已經超越上海機場、保利地產、寧德時代、招商蛇口、國泰君安等眾多大白馬。

作為養豬行業的兩家企業,要說技術差距有多大,也不見得,同樣是在行業景氣下行的背景下苦苦掙扎,為何有的企業兩腳一蹬一命嗚呼,有的企業咬牙堅挺再創輝煌?

從商業模式看,兩家都以養豬起家,牧原持續是以養豬為主業,其收入幾乎100%來自生豬,主業較為純粹,多年一直未有變化,而雛鷹在上市之後就加大多元化的投入力度,到16年生豬產品銷售佔比僅為35%,多元化的糧食和生鮮凍品合計佔比達37%;關於多元化,並不在存在對與錯之分,更多在於多元化與現有產業之間的協同增長,跨領域的多元化更多是九死一生。

從這個角度看,雛鷹進入生鮮凍品領域是向下遊屠宰加工領域的延伸,而糧食貿易更多是養豬產業鏈中的一環,公司可能在於利用渠道、運輸優勢做大貿易量而已。這一點應該不足以成為日後兩家企業分道揚鑣的根本原因。

不過具體到養殖模式,市場熱議的兩家企業差異點在於,牧原的養殖模式是“自育自繁自養一體化”,而雛鷹養殖模式是“企業+農戶”。前者是典型的重資產模式,需要企業資金大量沉澱在養殖生產環節,但好處在於可以控制規模、質量、環保等各種參數,而後者則根據模式不同延伸出“企業代建+農戶養殖”或者“農戶自建+企業回租”等多種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於輕資產,企業不需要將大量資金沉澱在養殖環節,但問題在於合作模式容易引起糾紛,以及就規模、質量、安全、衛生無法有效監控。

兩種模式並不能說孰優孰劣,更多是企業根據自身戰略所做的模式選擇,蒙牛、伊利、溫氏都曾是這種模式的忠實踐行者。但如果有人利用這種模式,鑽政策和報表空子,行套利之實,那麼最終可能會引火自焚,似乎雛鷹就是這個典型。

從16年起雛鷹農牧報表上有三個科目出現明顯異常:一是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顯著增加,從16年的6億持續增加至18年中債務違約時的20億;二是其他流動資產從16年的15億持續增加至18年中的45億;三是可供出售和長投科目,從16年的14億大幅增加至18年中的35億。

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是信用研究員最不喜歡的科目。預付表明產業鏈地位弱,無議價能力,而其他應收則存在很大可能的關聯資金佔用,是股東掏空公司的典型手法。

其他流動資產科目,在雛鷹農牧報表中一直是奇葩的存在。從17年一季度開始,雛鷹其他流動資產科目從16年末的15億大幅增長至18年一季度的60億,從公開資料看公司投資接近50億的基金投資,公司在年度報告中從未明確如實說明過基金投資的具體情況(簡單披露至借款投向合作社)。這背後的貓膩到底是被人忽悠,還是純粹是資金往體外轉移,估計只有企業自己知道。

可供和長投持續增加,則反映公司在多元化和資本化道路上越走越遠。從“農業互聯網+”,到投入電子競技、沙縣小吃、入股農商行,以及各種各樣的產業基金,在多元化的路上越走越遠,16-17年公司投資現金流出超過100億,而那兩年的經營獲現不足20億,毫無疑問公司擴張依賴的是債務融資的支撐,那兩年低利率背景下債務資金氾濫,各類機構瘋狂加槓桿。

而正是上述50億的基金投資和20多億的多元化投資,佔用公司本就不充裕的流動性,然後始於2017年的金融去槓桿,以及疊加豬週期背景下價格大幅下滑,和18年貿易戰背景下豬飼料大幅上漲,產品端受到兩頭擠壓虧損加大,而企業自身作死擠佔流動性,最終在金融和產業雙重打壓下,雛鷹轟然倒塌。此外實控人的高比例股權質押,在股價持續下跌背景下起到推助波瀾作用。

另外在梳理兩家企業的報表時,發現一個情況,雛鷹農牧在2015年定增募資15億,此後幾年都是債券融資和銀行貸款支持企業多元擴張,而牧原股份在15年定增募資10億後,17年4月又定增募資30億,18年2月又優先股募集25億,剛剛過去的19年8月公司又定增募集50億。

17年對於很多民企而言是一個融資的分水嶺,我們不得不說17年定增30億、18年定增25億,對於當時處於景氣底部的牧原股份而言,起到的改善償債能力的作用是何其之大。

這背後到底是企業前瞻性的財務安排,還是誤打誤撞的巧合?

雛鷹也曾在17-18年定增募資,但最終均不了了之,商業模式的轉型、無序多元化、各種瞎投資、審計師的頻繁更換、奇葩的投資收益,資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經歷一輪產能釋放和自然災害(非洲豬瘟)影響,豬肉價格大落大起,剩者為王,活下來的會活的更好,死去的只是拿來當作案例。猶如當初的東特鋼,如果扛過那輪週期底部,2018年是否會賺的盆滿缽滿。

現在的牧原股份依舊在虧損邊緣,債券收益率依舊高企,不過股票投資人已經給沽出高價,1677億的市值傲視多少行業龍頭。

回過頭來,如果當初雛鷹不搞所謂“輕資產轉型”,不做互聯網+和各類型激進投資,踏踏實實養好豬,他能熬過2018年的金融去槓桿+豬週期雙重寒冬嗎?

應該還是熬不過,這種不好好做主業、熱衷資本運作、倒騰財務報表的不務正業的企業,倒掉是遲早的事情。

而據傳這一切的背後,都源於201X年實控人候老闆花費十幾萬在北京參加了一個金融培訓班。?

雛鷹農牧 VS 牧原股份:河南兩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