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南外小升初改革就是不让“平民”进阶?何为公平教育

家长们最近聊的最多的就是「减负」

吧,而由此引出的取消南外小升初考试也成为热议的重点。

昨天,南京市教育局也对此次引起全国关注的南京减负工作作出回应:

减负、南外小升初改革就是不让“平民”进阶?何为公平教育


减负、南外小升初改革就是不让“平民”进阶?何为公平教育


在家长帮论坛,帮友@roger308对此次南京的「减负热」「南外小升初」作出分析:

1

一、减负

从减负说起,首先表态举双手赞成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减负,极度希望这种高压式管理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常态化。

很多人对减负有误解,减负不是让你放羊,让你放飞自我,让大家一起渣;而是让大家从一种不正常的全社会运动式的超前超范围学习中解脱出来,停下脚步,抬起头,扪心自问:我们的孩子到底应该度过一个怎样的童年?哪些知识和技能才是值得我们花精力去学习掌握的?

我们很多人目前的状态是,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进入焦虑状态,学英语、幼小衔接。大班不把拼音学会,不能自己看绘本不能做20以内加减法就算是落后的了,才艺总是要掌握一个的。

挤入名小或民办小学后,面对的是老师布置各种任务,各种旁敲侧击的评比、表扬和落后暗示;到了中高年级开始要为小升初准备了,全优全三好那是一定要hold住的,校外培训那是一定要参加的,仙外招生是不是冲一下?......

孩子好累好难啊,比孩子更难的是家长。这种状态正常吗?孩子真的学到了有用的知识了吗?暮然回首,我们不知不觉地共同织就了一张大网,每个人都被网在中间,而每个人又都在拼命地织啊织。你们真的觉得这是生活应该的样子吗?

有人说看看吧,网上都是反对声,家长学校都反对!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人反对?因为幸存者偏差。

什么人会反对:

1、孩子在高年级,已经努力了很多年,成绩很好,此刻面临升学的不确定性;

2、买了学区房,担心小升初政策变动影响其对应小学的成绩,进而影响房价;

3、培训机构及其利益相关人员,不排除找来枪手搅动民意(网上自媒体搞的那些文章以及其他新闻媒体的报道有多少是他们搞出来的,教育自媒体本身也是鸡血小升初的利益相关者);

4、一些仍处在创业阶段的学校管理人员,包括民办和公办。

什么人会赞同:

1、孩子在幼儿园或低年级,刚开始被学校搞的不甚其烦;

2、没买学区房,等着政策捡漏的;

3、孩子在学校成绩平平,未来优升无望的;

什么人会无所谓:

1、家里有权有钱的,人家从来就没准备通过考试来和你们竞争;

2、已经完成升学,且家里没学区房的,或家里没娃的。

为什么网上反对的人多?因为反对的人经常上网、切身利益相关啊,影响他们的要么是未来、要么是房价、要么是饭碗,他们能不拼命呐喊吗?多正常啊。

如果真的搞全民调研投票,算算上面哪类人多就知道了。所以凡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蒙蔽和洗脑了。

想起之前看过一篇有关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文章,里面说哪里有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有的只是理性的人在极端环境下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行动选择而已。

二、公平

什么是公平,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着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大家总说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 应该也是有感而发吧,大家在成长过程中一定是感受到了各种的不公平。大家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充分的公平。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国家又应该提供怎样的真正公平?

我认为对于尚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能够不因出生地、家庭富裕程度、个人资质的不同而接受到大体相当的基础教育才是公平,也是国家应该保证的公平。

国家之所以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要想把所有学校之间的差异抹平,就是希望尽可能的减少家庭富裕程度、成长发育的先后、成长环境等因素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影响。

一个14岁以下的小孩子还没开窍,他无法选择他的家庭以及教育方式,也无法为自己是否努力这个行为负责。用一个所谓的所有人都能参加的考试公平给他们定性分层,进而影响未来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而到了高考阶段,孩子已经基本成年,个人努力和自身智力发展成为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这个时候放开高考来竞争,才是相对公平的。

三、南外小升初

能够拥有一个南外,是南京的幸运,也是南京所有家长和孩子的幸运。他为将来注定要面对地狱高考模式的南京孩子提供了一盏明灯,一点希望和一条通道。

南外有多牛,就不在这多啰嗦了。这里我想说的是南外高中这么牛的原因是什么?学校教的好占多大因素?考进来的孩子天资好够努力占多大因素?孩子背后的家长能够砸出来的资源占多大因素?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学校教的好因素应该不超过30%吧。

我们来分析一下要造就一个南外初中生的家庭投入:

首先你得有学区房或者能掏的起几十万有关系进仙外吧?(毕竟80%都是这些学校出来的)。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你得天天在外面上补习班,几年下来学费多少,可以算算。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面,你得多带出去转转。一般来说还得培养个才艺,比如钢琴美术写字啥的吧,或者信息编程什么的。

在小学阶段高强度鸡娃,很大比例的家庭是有一个在家全职拼的,家庭收入得跟上吧,保障力度得强吧。

我觉得能把上面全套做下来的,家庭条件已经打败了70%的人了,所以在南京,你想参与考南外这项比赛,是有门槛的,而且还不低。看似人人都能参加的公平考试却隐藏着不公平。

那么如果没有南外小升初了,南外的高中成绩还能保证吗?毕竟如果南外高中被毁了,那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南外把他招来的这几百个初中生委托给树人、玄外、秦外、郑外......去培养,到高中再收回来,他们的成绩会变差吗?

如果南外高中全面放开中考,在全市公开招生,生源能够保证吗?这个问题现在当然没有百分百正确的答案。

但我想说两点:

一是这些年试点的南外高中从外面初中招来的五十个孩子,整体成绩都在平均水平以上,尖子生还不少。

二是希望很多强调努力了就有改变命运、考试是最公平的一部分人,能够把观点保持到底。至少我得不出南外小升初考试如果改革,南外高中成绩就会下降这个结论。

四、总结:减负不等于制造学渣,小升初考试不等于平民进阶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把规范校内教学活动等同于集体创造学渣,没人不让你学啊,没人把知识和书本都藏起来不让你买啊。

有位家长说的好,小孩一年级,你们爱怎么减怎么减,反正我是要好好学的。

我太赞成了,我认为的减负或者所谓的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不学或者少学,而是教育的的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调结构。

南京小学阶段鸡娃的力度可谓全国有名,不输任何一座城市。但是每年除了南外高中那一百多位进入顶尖名校的孩子以外,高考不也被南通苏北秒了吗?大家鸡娃都鸡到哪里去了呢?说明没鸡在点子上啊,鸡的姿势水平不对啊。

请再仔细想想小学阶段运动式的超前超纲的学习,对高考有多大帮助?

把义务教育减负以及小升初改革等同于不让平民进阶,社会阶层固化?是什么让大家觉得家里有钱有权的就考不过平民?哪来的信心?南外年年考,上南外的都是哪些人?至少你得买得起学区房吧?看看南外高中那些顶尖学生,有多少是所谓的“平民”家庭。

在这个时代,家里有钱有权的只会比“平民”更加注重教育,更加舍得投入,不规范校内校外的义务教育你们只会更加竞争不过他们。让孩子们享受一个大致均衡的义务教育阶段,在高考时进阶才是真正的给了进阶的通道。


小帮贴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减负、南外小升初改革就是不让“平民”进阶?何为公平教育

帮友@小树不倒:

其实这次减负引发投诉的真正核心在于:南京的高考本科录取率,远远低于京沪津,也低于其他省会城市。

南京本地高校的名额,对省内学生根本就没有优势。如果录取率上去了,把“蛋糕”从其他地区慢慢切回来一些,《南京家长疯了》这篇文章不会传遍全国。

引发大量家长吐槽和热议的“减负”就像是导火索,并非事件的根本和核心。“我减南通也要减,其他地市也要减”这句被说烂,是因为南京家长都清楚,江苏的蛋糕就这么大,全国的蛋糕就这么大。长期以来,这个蛋糕切的方式,有点让人痛心。

帮友@加油的小鱼: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要求,就和不同的孩子教育方法不同一样。不可能那么细,但是大致分几层,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会更好些。

开始是取消竞赛,现在取消考试。看看别的国家在干什么吧,真正的素质教育肯定不是一刀切能达到的。

我们不是瑞士那样的高福利社会,学历在某方面决定了后面人生的生活水平。怎么能够硬性的追求所谓的教育公平,这和以前吃大锅饭的做法有啥不同呢?

帮友@红四方面军:

减负并非全无积极意义,或单纯被理解为“制造学渣”,本质上,是把小学、幼升小的残酷竞争推迟到中学。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习惯,而不仅仅是一遍遍刷题、应试。

这是往后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对降低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学习强度,而在心智成熟时,再进行一定的“知识密度”学习。

我觉得小学阶段减负有两条最好的道路:一是全面恢复小升初考试,不要搞什么初中学区,全部考试,择优录取,允许各家小学自由设置课程和下课时间!

二就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区制度,不要搞特殊化,民办学校全面提高学费然后摇号录取(既然是资本家办学校,就要允许企业追逐利润)!要么就都考试,要么就都学区或者摇号,这是最公平的!别有的学区化招生,有的考试化招生!

帮友@acrossbluesky:

如果说真的能减负,学校按要求教学,不超前,增加文体类课程,同时杜绝校外培训,我个人觉得也算是一件好事。

大家在初中的时候同一起跑线拼自身能力,倒也公平。这样家长有更多精力用于工作,小孩有个愉快的童年。就怕一部分人减负,另外一部分在暗地里增负,那就不公平了。

帮友@小曼鱼儿:

减负应该是精准减负,而不是一刀切运动式。

阶层起步差距问题,能够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起步,本身就是人奋斗的意义之一,更多的人奋斗,社会才会加快整体进步。宏观政策可以让贫富差距变小,但不是吃大锅饭。

校内一刀切了,大家校内都学得少了,可是条件好的外面上课呗,还是解决不了贫富差距问题。

其实,智力出众、勤奋好学的普通人家孩子,在任何年代也都有考试出头的机会,只不过现在要更努力,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加倍奋斗。


减负热还没散去,家长们也不需要太过焦虑,只要科学育儿就没错~

对上面帮友的观点,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文末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