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正式進入商用,下一波商業紅利由誰決定?

5G正式進入商用,下一波商業紅利由誰決定?

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都已公佈5G套餐資費情況,預示著5G正式步入商用,要知道還不到一週前,區塊鏈就已經刷爆了朋友圈,前腳剛踏進區塊鏈,後腳就緊跟5G的步伐,一前一後在很大程度上對社會行業發展方向都有著不小的影響。

但從三大運營商5G套餐資費情況來看“勸退感”十足,為什麼這麼說。

用戶需求度

要說我們對5G有需求嗎?當然有需求,那需求度大嗎?就現在而,需求度真不是很大。大眾對5G的青睞,現行無非是覬覦5G在速度上的體驗刺激,就目前而言,要將5G強行根植在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只是妄談。

5G正式進入商用,下一波商業紅利由誰決定?

為什麼說現行5G套餐對用戶毫無需求度?

第一,流量是硬傷。我們本身就處在一個互聯網時代,流量對人們的各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智能設備,其所帶來的便利已經深入到了各方面、各行業。而反觀5G套餐在流量方面的限制,129元/月也僅有30GB,要知道相關日租卡4G套餐,40元左右也可以有30G流量。

很多人會說:5G快啊。那麼除了快還有什麼呢?4G也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現在各方面需求啊,當然拋除隨時隨地無卡頓看高碼率的超高清電影亦或是電視劇。可是有這種需求的人依舊還是極少數的,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在時間的消費觀上相當快餐。

第二,通話太多餘。5G套餐的設定更像是營銷的一次倒退,在4G時代,通話功能就已經開始被社交軟件所代替,因此不管是手機制造商、還是主流視頻媒體等,都在和各大運營商聯名合作推出流量卡、日租卡。而對於更強調速度的5G來說,通話時長在套餐內對用戶是否還有吸引度?想必也不用多談了。

5G價格偏高

各大運營商都相繼推出了5G套餐,預示著5G在2019年正式進入了商用元年,而將於明天正式上線,但從3大運營商給出的套餐可知,辦理5G套餐起碼需要129元,這也就意味著用戶需要拿出4G套餐費用的2到3倍之多,才能邁進5G准入門檻,這其實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願意將這筆“高昂”的開銷用在如此沒有性價比的5G套餐上面

5G正式進入商用,下一波商業紅利由誰決定?

市場規模度

根據三大運營商公佈的5G覆蓋規模,全國只有50個城市,5G覆蓋率相對來說還遠遠不足,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其實對整個5G市場的刺激其實相當微弱。

5G正式進入商用,下一波商業紅利由誰決定?

那麼三大運營商為何突然公佈5G套餐進入商用,以上種種跡象都表明此時間、此價格進入商用其實毫無任何優勢可言,那麼為何在區塊鏈得到央行助攻後大火,現又匆匆開啟5G商用?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現在誕生的電商、外賣、直播等沒有一項是誕生在4G前的,而是有了4G才有了這些產品和服務,而本次5G在區塊鏈得到政府主力推動後突然進入商用,沒有理由不承認,這也許是政府為了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發展的提前佈局。

5G正式進入商用,下一波商業紅利由誰決定?

從5G覆蓋的城市來看,多是一縣城市和省會,這些地區有著完善的產業鏈和基礎設施,也多集中這全國99%的高新企業,在創新創造方面相當出色,5G對這部分地區的覆蓋和商用,也有助於促進相關企業在5G應用方面開拓和挖掘。

換個角度來考慮,5G突然正式商用,是政府的一劑“藥引子”,任何人都看的出來,就單從價格和套餐上,就已經足夠讓絕大多數用戶怯縮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網友都直呼太貴。這其實也就是問題所在,因為本次5G商用的對象本不是普通大眾,而更多的是面向企業。

5G正式進入商用,下一波商業紅利由誰決定?

只有企業在5G的基礎上進行發明和創造,發掘和優化產業和產品,才有助於拉動市場需求,從而拉動群眾需求,最後在政府宏觀調控下,放寬5G相關政策,引導運營商打價格戰來降低套餐價格,畢竟5G就是下一波紅利,沒有哪個廠商會甘願放棄吸納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