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为什么出现地光?

石间烟霞


我是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在地震将要发生的时候,处于地震区域或者边缘地带的人们,用肉眼能够发现天空会出现或带状、或柱状、或片状的闪光,颜色以白里发蓝居多。这在科学上称之为“地光”,一般这种现象发生在较大规模的地震前。

为什么会出现地光呢?地光的产生原因,目前科学界说法不一,如今尚无定论,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由于地震前地磁异常,使大气粒子放电发光所致。具体来说,就是遭遇大地震时,地面出现裂缝,就会有一股巨大的剪切力,地层岩石被迅速切开,出现破裂、断裂情形,在这个过程中,岩石间会产生高度的摩擦滑动,温度迅速升高,产生了电磁效应作用,一些电荷沿着裂缝会被带到地层表面,电荷越聚越多,在低空中产生大气电离,引发发光现象。

地光在空中的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为数秒,时间长的能持续几分钟。地光距离地表的距离也不大,一般为十米到几十米不等。由于小型地震发出地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当看到有地光时,预示着大的地震很可能马上就要来临了,所以要充分利用这很短的时间,抓紧采取必要的防避措施,有条件的话有序组织相关人员撤离到安全避难处,努力把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地震前的发光现象,早有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 6世纪《诗经》中对陕西岐山大地震(公元前780年)的记述: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烨烨震电,即地震的电光耀眼、劈啪闪烁;不宁不令,大地不停地震动,竟连一点预先的通告都没有。国外对地光的最早记录,出现在一世纪的古罗马人塔西托斯(Tacitus)对公元17年小亚西亚地震的记述和9世纪日本的《三代录实》对公元869年一次日本地震的记载中。

然而,将地震的发光现象纳入科学研究的轨道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1705年英国人斯图克雷,1910年加里总结了欧洲的148例,1930年武者金吉给出日本的1583例,1967年栗林亨拍摄到的地震前发光照片,以及各国科学家在现场目睹了大量的地震发光现象并做了详细记录后,这种前兆现象的轮廓才渐渐清晰。特别是我国的震例中还出现了地光灼伤人体肌肤、致人晕倒、烧焦植物以及在地面留下走火痕迹等等物证,这个现象的存在终于不容置疑了:7级以上大震前几小时至几天的极震区多有地光出现,呈现片状或团状的低空朦胧的闪光,除个别伴有燃气外,均为低空大气的放电。表现形式上,山区为多、平原为少;震时最多、震后较少;蓝白为主、黄色为辅等等。

电荷的来历

早在16世纪人类就已经发现静电在放电的过程中会发光,磨擦放电最为典型:磨擦化纤衣服和毛衣、触摸金属门柄、用塑料梳子梳头等,都会在黑暗中看到淡蓝色的微光和听到噼叭作响的放电,同“烨烨震电”异曲同工。测量表明,这时的电场强度居然可达300万伏/米,竟同雨天的大气放电在同一量级上,只是由于电量过小而不危险罢了。当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得到雷雨带电性质的实验证据之后,人们已经明确:当电荷密度达到每平方米0.1微库仑时,就能看到发光现象。所以随着孕震过程中应力的加大,在某些岩石上就可能会以某种类似磨擦起电和电子发射的方式造成电荷的积累,电荷密度未必很高,仍能导致放电和发光。

石头能发光,这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不是一样神奇了吗?

地球上确实有一种非常精美的石头,它不会唱歌但会发光,且分布极为广泛,含量占地壳上部化学成分的66%,是砂砾、石英岩和花岗岩的主体,其学名叫 “石英”(SiO2)。两块石英轻轻一碰就会撞出火花放光,俗称“打火石”;一块水晶受外力挤压更会放电发光,俗称“放光石”。水晶是更加纯净、更加精美的石头



影艺围观


当来自太阳风的质子和电子撞击地球大气中的粒子时,它们会释放出能量——这就是极光产生的原因。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想象你有一瓶碳酸饮料,你摇了摇。这就给瓶子注入了大量的能量,当你打开它时,这些能量就会以一股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暴力o机械


由于地震活动而产生的发光现象,称之为地光.在临近地震时刻,出现得比较多,震前和震后一段时间内有时也可以看见.地光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有几种解释:①大地震前地磁、地电场急剧地变化与大气中电离层相互影响而产...


天泰新资讯


汶川地震那年,我们这边有点震感,当时我还小,以为是怪兽来了

现在没经历过地震,也没见过地震发的光,不好作答😉😉


王巨蛇



Liwei与您聊商业模式


我记得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地光现象原因解释,只有假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