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地雷達技術,讓汽車真正實現自動駕駛

在停車場,當車位擁擠,車輛不便打開車門時,車主可使用智能召喚功能,輕鬆讓車輛駛出停車位。這一功能的要求是車輛必須處於車主或操控人員的視線範圍內,如果是信號不好的地下停車場,或是多層停車場,智能召喚功能將變得不再智能。

日前,初創公司WaveSense研發了一款基於“透地雷達”的全新技術,即使車輛超出車主視線範圍,仍能實現遠程召喚功能。例如,車輛位於多層停車場時,WaveSense公司的雷達技術可探查到地面以下三米的空間,能夠妥善解決多層停車場的停車難題。


透地雷達技術,讓汽車真正實現自動駕駛


此外,在進行自動停車操作時,這一雷達技術無需用到GPS技術,對於停車場的“迷宮”設計而言,無疑是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根據預測,到2023年-2024年間,用戶有望使用上WaveSense的雷達技術。

據悉,WaveSense採集了“透地雷達”的地下目標物數據,將這些數據與GPS信號結合後,可繪製出獨特的地下場景地圖,這對於自動駕駛車輛而言,是較為重要的導航數據。

不同於常規地圖,地下場景地圖可追蹤並繪製獨特的地下目標物,後者很少發生變動,可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全新的視覺維度和參考標的。

毫無疑問,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建設可為用戶提供安全感,但尚不明確有多少停車場運營公司願意耗費巨資,為車庫配置大量的智能傳感器及通信技術。

WaveSense認為,不論是空間寬敞的開放式停車位,還是多層級大型停車場,WaveSense的雷達技術都有助於實現自助停車,且無需對基礎設施進行改動,即可兼容各類停車場的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