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不是欺负人,就是被人欺负

几经波折的《少年的你》,终于上映。

它让我们突然意识到,对于一些人来说,青春意味的不是什么甜甜的恋爱,不是什么操场上飞奔的少年,而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黑暗。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没经历过霸凌的人很难想象,为什么一个人被欺负到宁愿自杀,也不打回去?为什么不找老师,不和父母讲?为什么有人会这么坏,是现在的学生学坏了吗?

实际上,校园霸凌,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文化。它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

真实世界里的校园霸凌,比电影还要触目惊心得多。

0

1真实的校园霸凌

溺水一样窒息又与人隔绝的痛苦

“那些人想折磨你,没有任何理由,但有千万种办法。”

2017年3月19日,一名网友在QQ空间上传了一段女中学生打人的视频。

在短短数分钟的视频中,打人者逼迫被打者脱衣服、下跪磕头,并多次对其扇耳光……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南京浦口陡岗中学的陈同学,时不时就被人在厕所里抽一顿。

更过分的是,他们把陈同学拉到厕所,用一个粗吸管,在粪坑里挑上一小堆粪便,逼他吃屎!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快点吃,不然打死你。”

……

若他们能活到有勇气去回忆和感受这一切的那天,可能会告诉你:

“我已经习惯了,就是有点抑郁。”

“从来没人管过他们,沉默就是对他们暴行的纵容。”

“我也配被人夸赞吗?”

“我的人生应该没有比这个更灰暗的事了吧。”

0

2霸凌高发地

宿舍、教室、厕所、走廊楼道和操场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一份专题报告显示,2017年至2019年,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

其中,高达88.74%的案件导致受害人存在伤亡情况,31.87%的案件受害人重伤,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超过八成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无预谋的突发性冲突犯罪,但近七成的故意杀人案是有预谋的犯罪。

宿舍、教室、厕所、走廊楼道和操场是暴力行为的高发地。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0

3校园霸凌源于

“不一样”和“瞧不起”

很多霸凌都源于「不一样」和「瞧不起」。

因为这个人跟旁人不同,所以遭到同学的欺凌;

因为这个人家境贫寒、买不起名牌、身体有缺陷,遭到同学的歧视;

因为这个人不如我,还敢反抗,遭到同学的暴力对待……

在纪录片《不一样又怎样》中,台湾15岁少年叶永志,因校园霸凌,倒在厕所的血泊中。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纪录片《不一样又怎样》由蔡依林出资拍摄,在2015年PLAY世界巡回演唱会的现场,穿插播放。

叶永志生前就读于台湾屏东县高树国中三年二班。

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为人处事比较温柔,同班的男生觉得他是“娘娘腔、怪胎”。

每次看到他,都要把他抓去厕所,脱裤子检查是不是男生。

为了避开跟大家一起去厕所,叶永志会在下课前偷偷跑去。

可是,仍就没有避开悲剧。

他在某堂课下课前5分钟离开教室去上厕所,被发现倒在血泊中,送医后不治身亡。

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电影《蚯蚓》,讲述了一个脑瘫父亲为了给遭受校园暴力而自杀的女儿报仇,向施暴者泼了硫酸的故事。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李子若从小跟脑瘫父亲相依为命,争气的她考上了首尔的贵族艺术高中。

班上都是些好看、家里又有钱的女同学。

李子若的专业优势,引来了她们的妒忌,子若坚强好胜,奋力抵抗着她们的校园暴力,却遭到了更强的回击。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她们不止言行辱骂子若有个脑瘫父亲,还在课间撕扯她的头发,对其打骂、脱光她的衣服。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子若选择了自杀。

她的自杀,对父亲的触动很大,他开始奔走为女儿伸冤,却无济于事。

社会、学校,没人在乎一个脑瘫父亲的话。

无奈、气愤占据了父亲的心。

当他返回学校,看到霸凌者仍旧笑靥如画得炫耀自己对子若的暴行的时候,他将手中的硫酸泼向了她们。

这可能是脑瘫父亲能为女儿做到的最大的争取。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0

4各国都普遍存在

英格兰每周都有一起案件

世界范围内,被霸凌的案例比比皆是。

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美国中学生在校园被霸凌比例在1/5左右。

在澳大利亚,早在2015年的公开数据中校园欺凌的数字就不低,仅公立学校,平均每周公布的校园欺凌就有60多起。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早在上个世界80年代,日本的校园欺凌事件,就已经非常严重了。数据表明,近80%的学生有校园欺凌的经历。甚至因为经历太过恐怖,不少日本学生已经不愿去上学。在推特网上,一名名叫小幡和辉的日本人甚至道,“9月1日是自杀的孩子最多的一天。”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根据英国《独立报》的报道显示,英格兰是中学生遭受霸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这项针对约26万名英格兰教师的调查显示,自2013年以来,许多国家与地区学校欺凌的频率有所下降——但在英格兰,霸凌现象却在近五年翻了近一倍。英格兰29%的中学校长表示,至少每周都会发生一次学生霸凌事件。

2018年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数据显示:

  • 全球校园三分之一青少年遭受霸凌。
  • 男孩遭受霸凌机率高于女孩,但在霸凌高发的国家,女孩更容易受到伤害。
  • 在富裕国家,低社会经济地位是青少年在学校是否会遭受霸凌的主要预测指标。
  • 富裕国家的移民青少年比在当地出生的孩子更可能在学校遭受霸凌。

0

5校园霸凌

人性最黑暗的一面

看到网上那些霸凌视频,视频中的男男女女使用各类令人发指的手段欺负同学。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你会想,怎么可以这么坏?为什么有一些孩子非要欺负另外一些孩子?这些人是魔鬼吗?

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这些孩子是被人教坏了。这很符合我们的一般看法,孩子做不好,就是爸妈没教好。熊孩子欺负人,大概率是他们教养有问题。

然而有研究表明,过于严厉或者忽视孩子教育的父母,子女容易出现霸凌他人的行为。而且,霸凌者也比同龄人更不依赖父母。

也有学者分析了过去70份关于父母行为和霸凌风险的研究,发现父母的负面行为,比如忽略孩子或者滥用暴力,也可能让孩子变得更容易被其他人欺负。

这么看来,就算父母没尽责,孩子是欺负人还是被欺负也说不定。

其实,校园霸凌并不像看起来那样,是几个坏孩子一时兴起的结果,而是少年们争夺地位的一种手段。

对555名加拿大中学生的研究发现,确实霸凌者们不受同学欢迎,可同时,同学也认为霸凌者们表现的更有吸引力和领导能力,拥有的资产也更多。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换句话说,虽然欺负别人不对,大家也知道这不对。但是霸凌者成功地向同学们秀了一把肌肉,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支配地位。

另一项研究更惊悚,结果显示欺凌行为61%都能通过基因的差异解释。这不是说六成欺凌行为都是基因控制的,但是至少说明欺凌很大程度上不是学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在哪个国家,校园霸凌都屡禁不止。

在校园霸凌面前,我们对抗的不是少数人的坏心眼,而是人类本性最黑暗的一面

0

6一辈子有人走不出来

羞辱和自我怀疑,是被霸凌者的普遍感受

身体暴力、言语暴力和排斥,这三种主要的校园霸凌手段中,那些看起来没那么暴力的霸凌方式,可能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露西亚之后》中的露西亚被同学排斥孤立,没有朋友,只能自己一个人趴在教室的桌上/《露西亚之后》剧照

对中国初中生的健康追踪调查也发现,排斥是最“伤心”的霸凌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言语暴力,挨打反而是次要的。

你有没有经历过传卷子都要被周围同学绕过?有没有经历过一个人站在操场上没有人想和你一起玩?你有没有被人骂过“婊子”?

同学要不就不理你,理你就是起哄。活在这种环境,很容易怀疑人生,更容易怀疑自己:“是不是我哪里不好,大家为什么都针对我?”

羞辱和自我怀疑,是被霸凌者的普遍感受。



这种既不属于这里更无处容身,溺水一样窒息又与人隔绝的痛苦,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

焦虑、羞耻、压抑的情绪,甚至化作了身体上的痛苦,被霸凌的儿童中,头痛、胃痛、背痛、头晕、失眠这些症状的比例明显增加。

还有人甚至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PTSD),或者陷入严重抑郁,没法继续学业。他们也想过熬,但如果真的熬不下去了,那就只能像电影里陈念的同学那样选择结束生命。

0

7被霸凌后遗症

不轻易相信别人,谈恋爱更是奢望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少年的你》剧照

剑桥大学的一项综述,向我们展示了被霸凌者走出校门之后的艰难人生。对他们来说,走出校园不是痛苦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成年之后,被霸凌者在抑郁面前更加脆弱,自尊心也相对低。这样在新的环境里,霸凌和孤立往往又会找上他们,36%的被霸凌者在新的学校和单位里,噩梦重现。

被霸凌的人,还有另外一种痛苦,那就是他们感觉自己不配拥有亲密关系。

经历霸凌的人,更容易害羞,他们不敢轻易相信别人,交朋友就变得困难起来。谈恋爱?那更是奢望,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不会把自己的心轻易托付给一个异性。

在尼古拉斯·卡莱尔的采访案例中,有人30多岁都有自己家庭了,到了晚上还会做回到学校的噩梦。

0

8被霸凌

为什么不能告诉父母和老师?

“被欺负了,你就打回去啊”、“如果你对他们硬气几次,他们就知道厉害了”。这可能是很多人给的建议。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但很遗憾,即使有个别人靠这个办法成功脱离苦海,打回去也仍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打回去的后果,是要面临更猛烈的报复。对199名儿童的跟踪调查显示,选择打回去的孩子比起其他孩子,会面对更持续的霸凌。

另外,决心打回去也没有那么容易。对1722名学生的研究发现,选择沉默的受害者和选择反击的受害者几乎是两条平行线,谁也不会轻易改换阵营。自己没法拯救自己,同学更是冷眼旁观。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报告老师?老师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可以看看一位霸凌亲历的说法,在她眼中,老师几乎帮不上忙:

“向老师求助吗?你以为老师真的不知道?但是有什么用?他(她)又不可能和你时时在一起。说不定,一转身,那些人整你整得更厉害。我宁愿就这样。”

家长帮不了你,老师帮不了你,同学也帮不了你,这种情况下,受害者能做的就剩寻找能支持自己的朋友。

这确实很难,不过对208位被霸凌者的追踪研究发现,其中72%都在两年内脱离霸凌。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交到新朋友是他们不被欺负的重要原因。

每个处在霸凌阴暗里的人,都在拼命地用自己的方式自救。

霸凌者与被霸凌者同在泥潭。

霸凌者以为在别人身上随意发泄情绪,自己就会快乐,当他们还在为欺负别人沾沾自喜的时候,却步步划入不可挽救的深渊;

被霸凌者游走在彻底失去希望的边缘,需要的不过是一句理解,可能到死都得不到。

来听一听那些曾经霸凌者,多年后的自述: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朱小姐:对不起,这几个字其实很多年前就想说了,那个时候我故意骗你出来,骗你被打,我还买了红墨水倒你头上,这些事实我不能抹掉。他们都说你是个坏女孩,其实我知道你没有那么坏,我觉得你高高白白的其实挺好看的,你应该也没有做那些破事。你也是别人家疼爱的女儿,祝你永远幸福吧。

@meng:高中时候坐在前桌的女生和班级里一个男生谈恋爱,大家都在传他们中午会在教室做羞羞的事儿,所以每个下午来上课时,大家都会注意我们这边,还会乱开玩笑。每天下午来上课我都会非常大力的把她的椅子踹到前面,不许她碰我的桌子,那个女生当时在班级里没有一个朋友。回想起来,坐在她身后的我从没试图了解过真相,就略带暴力的想要跟她划清界限。

@倩倩:初中班上有一个女孩,可能是自闭症或者别的什么问题,反应一直很迟钝,一般人要问三次问题,她才能非常小声地给出一个简短的回答。她成了异类。男生们经常逗她,实际上像看猴一样。有一次,我在同桌的窜动下,也过来找她:“你脱一件衣服给我们看看呗?”她露出害羞的笑容,我又说了几次,她终于把校服外套拉链拉下来,大约也就十厘米的样子吧。全班爆发出笑声。

@Y:我在高中的时候参与了对同桌的校园欺凌行为,起因是大家认为他是个同性恋、异类,只因为觉得他坐姿跟我们不一样,说话声音太细,动作很娘。我也顺从潮流排斥他,对他进行了肢体上的暴力,最过份的一次是和几个男生一起把他推进女厕所,还威胁他不准再上男厕所。现在想起来后悔不已,在小学我也是被校园欺凌的对象,没想到自己也变成了人渣,把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施加在别人身上,还洋洋得意,给自己的欺凌找「我只是在随波逐流」的借口。

我们都是校园霸凌的亲历者。

可能是施暴者,可能是被霸凌者,亦或者旁观者。

对于校园霸凌,你有哪些故事想和我们分享?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1]宋月萍, & 张婧文. (2018). 初三学生遭受校园霸凌对健康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分析.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v.11;No.117(06), 66-71.

[2] 相比《少年的你》,真实的校园霸凌还要残忍一百倍——浪潮工作室

[3]澎湃新闻. (2016). 北京一母亲称儿子长期遭校园霸凌,曾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

[4]《少年的你》:怎样的父母,会养出霸凌者和受气包?

[5]《少年的你》看哭无数人:真实的霸凌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6]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比监狱还可怕的,是充斥校园霸凌的学校

[7] 校园霸凌,各国什么现状?哪国最严重?

[8] 新数据显示全球三分之一青少年遭受霸凌

扇耳光、逼下跪、扯头发.....没人能帮你,是什么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