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和贵州哪些姓氏是明朝随军进入居住的?哪些姓氏后代人才最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有想法就说1980


本人张,明朝祖上张南峰随沐英征云南,在大理立功,现在祖坟武德将军墓在贵州威宁,已经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清初在云南宣威因为抗击清军失败,惨遭灭门,文字辈“我家这一家的一人”和他弟弟战死,元字辈我们这一家俩人和他堂兄弟十人战死,其余的被灭四十八人,活下来的改了谱书逃亡各地,但还是被清军追杀,元字辈的下一辈被绞杀在那里都不知道,我家是远祖母带着幼子张超逃至鲁甸,长大后学了看风水。清末有一年六月下大霜,庄稼颗粒无收,一家逃往四川筠连,一家逃往贵州织金,留下一家守家,我们这一家逃到贵州六枝,他老人家和人背盐卖被人暗害,留下姓祖的老祖祖,带着幼子“我爷爷的爷爷”下嫁杨家,现在我们对杨姓是以同门相敬,只要说是姓杨,我们都会觉得无比亲切,这是已经深刻骨髓里的一种感恩。


寒窗外2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之后,派出大军南征北战,特别是针对冡元势力的八次北伐,将汉民族所失去的土地一一重新夺了回来。在打败北方的蒙古人之后,朱元璋就要目光放到了南方,派遣大将傅友德、蓝玉以及自己的义子沐英率领着精兵先后征服了福建、广东之后,紧接着就打进了云南和贵州。

在《明史》中,这样写道:“明洪武十四年,(明朝)大军至滇,梁王走死,遂置云南府。自是,诸郡以次来归,垂及累世,规制咸定。统而稽之,大理、临安以下,元江、永昌以上,皆府治也。孟艮、孟定等处则为司,新化、北胜等处则为州,或设流官,或仍土职。”

而在平定云南贵州之后,蓝玉和傅友德就先后带着自己的军队回到了中原地区,而沐英则留在了云南,并且建立了黔国公府。沐英以及他的后人就留在了云南,知道明朝灭亡都没有离开过云南。

沐英所带领的军队大约有15万余人,分布在云南和贵州的各州县,除了士兵之外,还带过去了大量的随军家属。大家可能都知道,明朝实行的是“军户制度”,所以这些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是时代当兵的,就这样,这15万人的后代们就在云南和贵州大量繁衍下来。于此同时,明太祖还将大量的汉民移民到云南和贵州,汉夷杂居的情况十分地普遍。伴随着汉民族强大的同化能力,很多少数民族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开始与汉民族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虽然在明朝统治期间,云南和贵州爆发过多次当地的土司叛乱,但都在当地政府和黔国公府的镇压和打击之下,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一时之间,汉人的势力大大超过了原住民,很多少数民族也就改弦易辙,取了汉名,选择了汉人的生活方式。

那么,想要知道云南和贵州都有哪些姓氏是明朝随军进入居住的?其实很简单,我们先来查询一下云南和贵州现在的姓氏排名。云南十大姓氏排名是李、张、杨、王、陈、刘、趙、马、周、朱,而贵州则是杨、王、张、李、陈、刘、吴、罗、周、黄。

而沐英所带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从浙江、江西以及江苏等省份募集而来的。因此,这三个省份的姓氏排名在明朝靠前的,基本上就是现在云贵两省的姓氏排名情况。就拿云贵两省姓氏排名第一的杨氏来说,在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1.1%)、江西(10.7%)、江苏(10.3%)等地。

沐英由于是被赐姓了朱,所以朱姓在云南和贵州也是比较多的。而沐英下面的大将也有很多安徽一带的人士,因为跟随沐英的人,都是那种很能够吃苦很忠诚的人,所以,自从沐英在云南定居之后,这些人也一直相随在左右,连带自己的家眷什么的都带过去了。

后来随着清军的入关,云南和贵州成为明王朝最后的基地也是最晚被清朝征服的地方,很多的汉人在这个时候从中原一带逃难到云南和贵州,也成为了汉人的大量由来。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或者改朝换代都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机,很多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就这样被汉民族同化了,然后与汉民族成为了一家人。因此,你的血液里并不一定是最纯正的汉族血统,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说是吗?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有关于后人类的题目,让我来回答!题目内容是云贵地区哪些姓氏是明朝随军入驻的,以及哪些姓氏后代人才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明军驻扎云贵地区?——所为何事?

其实中国现在的人口分布,是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才形成的。而在历朝历代的迁移当中,又是以明朝的规模最为宏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当中,极大的改变了云贵地区的人口组成。

明朝初年有一次江西填湖广,当时江西省的人口是云贵等5大“省区”的人口总和。由于元朝末年经常打仗,各地人口极度不平均,因此才有了这次的移民。

(不是重点,所以我们这里就不再叙述)

明朝中期有一次是流民进云贵,由于在明朝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富地主”的情况,加上对于农民的剥削实在是太过严重。

而这种情况又在江西地区最为激烈,当地还出现了官商勾结的情况。一些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好把家搬了出来,由于当时的湖广人口出现饱和,所以大量的人流向了云贵地区。

(这也和明军关系不大,也不再多加叙述)

往前退回到朱元璋时期,发生了一次征北调南的战争,也被称作是太祖平滇。原因是当时元朝的“余孽”,盘踞在了云贵地区。为了彻底消灭这股势力,朱元璋准备平定云贵地区。

由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带领着30万大军,很快的就平定了云贵地区。随后朱元璋下令,沐英留在此地镇守,剩余两人回去。并且还留下了几万士兵,作为开垦云贵地区的中坚力量。

同时朱元璋还颁布了一个新的政策:就地屯田养兵,家属随后遂焉。意思就是说,以后这几万人便留在这里,你们的家人在几个月之后也可以带过来。

都有那些人留了下来?——沐英、傅友德

在平定了云贵地区之后,沐英留在了此地。沐英和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他本来是朱元璋的养子,名字也是朱英。但是后来朱元璋称帝,关系到王侯分配的问题。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曾经要求收养的养子全部改回原来的姓氏。但是沐英从小就是孤儿,根本不知道姓什么。所以趴在朱元璋脚边痛哭:

“我是沐浴在皇恩当中长大,我辈世世代代都会效忠明王朝。”旁边有大臣出了主意,索性就姓沐吧。就这样在云南地区,出现了一座沐王府。

其实在鹿鼎记当中,也出现了有关于沐王府的身影,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后来朱元璋大规模的削藩,但是削来削去都没有削到沐王府的头上,也可以让他在明朝世袭200多年。


后来1662年的时候,沐王府最后一代人沐天波,为了保护永历皇帝,最后死在了路上。那么清朝之后,他的后人怎么样了?他们后来为了躲避追杀,改为了穆。

但是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在清朝末年把姓氏改回了沐。如今他们的后人主要是分布在昭通、玉溪、西双版纳等地,但是由于墓地保护不当的问题。

听说沐英儿子的墓被毁掉了,当然这里不是我们的重点。每年到特定的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沐英后人,都会前往云南进行祭祖。

虽然沐英后人人才济济,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商圈当中。很少听说非常出名的人物,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如果了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当中给大家科普一下。

我们再说另外一个人物傅友德,我之前也说过,云南地区最后只留下了沐英一个人,为何傅友德的后人也出现在这里?


原来在蓝玉和胡惟庸一案发生之后,由于傅友德和蓝玉走的比较近,所以也在朱元璋的怀疑范围内。

这天朱元璋大宴群臣,在宴会上面说到了自己对傅友德两个儿子不是很满意,傅友德立刻起身告罪。可能当时是朱元璋喝多,然后对他说道:“立刻取二子首级。”

没过一会之后,傅友德提着两个儿子的头颅来见朱元璋。朱元璋看到之后气得拍桌子叫到:“你怎么能忍心的?”傅友德反驳道:“你本来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几人的人头吗?”

说完这句话之后,提着手中的剑自刎在了朱元璋的面前。面对臣子这样的挑衅,他把傅友德家人发配到云南地区受苦。因此才有了他的后人到云南的事情。

傅友德有着4个儿子,当时事发的时候,他的大儿子正在外驻扎。听到朝中发生的消息之后,带着家人立刻逃走。

乘船逃走的路上,突遇风浪船只被打翻。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了下落。大儿子傅雍后来稀里糊涂的来到了六灶镇,也就是在今天的上海地区,成了别人的女婿。


但是后来生意越来越大,从女家里面独立了出来。在如今的六灶镇,还有着一处傅家祠堂。他们祖宗供奉的并不是傅友德,而是傅雍。

至于被发配到云贵地区的后人,可以到傅家寨去看看。几年前这里还举办了傅友德公塑雕像揭幕仪式。想认祖归宗的,也可以过去查查族谱,相信会有意外收获。

只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贵州毕节和云南镇雄傅氏是傅友德的后代。不过和之前的沐英一样,他的后人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非常出名的倒是很少,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补充一下。


史之策


李姓,祖辈也说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李官营,一个村都是李姓,建国前后外姓上门的也改李。祖父曾说昆明嵩明李官营和昆明晋宁李官营和澄江还是宜良李官村是兄弟三人,说之前三个村还相互走动。现找不到根了,还是以前有家谱族谱好啊,李姓有资料的盼提供一下,谢谢。


在路上40025376


本人姓汤,谱书语焉不详的记载,祖籍江西省金鸡县龙虎山小地名麻李湾大石板为记,明洪武时期随傅友得大军征邬撒(现威宁),因实行军民共守,垦田置地,留守边陲,不知过了几代人(因为去威宁没有寻到坟墓)后又因战乱祖上三兄弟逃难时分道扬镳,一个去了六盘水方向,一个去了大概是兴义(我记不清了)一个去了赫章方向,我们就属于赫章这一支,除了搬迁出外地去的,目前赫章境内约有千余人(其中野马川,白果,平山三地人口比较集中)。


关注我的我关注


董家。现在在盘县还有一座白马将军坟,就是当年董家祖先董六韬的坟墓,董六韬是当时明朝派往西南的征南大将军,最后一统滇黔,战死疆场,葬在了盘县,他的后人多居住在盘县、兴义一带。


好吃好做好学


汪氏入黔始祖随傅友德征南,胜利后扎根西南边陲安顺县鸡场屯,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也。而今保存明朝坟墓三处,大大小小几百座,人口两百,与其他汪氏来源不同,自成一脉;以唐朝越国公汪华为神,世代祭拜。

汪氏谱系为:大一可言,世美尔子,朝廷起兴,纯其祖武,忠孝仁义。

这支汪氏自定居以来,就没有和其他支脉有过联系,有出去的,但没有进来的,非常纯洁。


y农人农事


我会川卫李氏始祖国清公原籍湖广行省襄阳县府西门高石坎柳树湾人氏。系明初洪武年间随傅友德和蓝玉征讨月鲁王后屯军于会川卫,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落业姜州。会川卫李氏落业姜州迄今600余年了。


李荣力


云南坝区百分之八十的汉族人都是明朝从现在江苏南京地区搬迁过来的,有历史可以考查


我为民工代盐


云贵两省汉人都是从中原来的吧。都是,明朝军民后代,祖先都是战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