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股齡”23年的*ST大控被強制退市

又一家上市公司要退市了。因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ST大控前不久收到上交所《關於大連大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業內人士表示,炒作ST股票風險太大,投資者應該理性分析做出投資策略。

滬市退市交易期限為30個交易日

記者瞭解到,10月18日晚間,上交所對*ST大控股票作出終止上市決定。此前,公司股票因8月22日至9月19日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均低於面值,觸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終止上市情形,股票從9月20日起停牌,上交所啟動對其股票的終止上市程序。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ST大控終止上市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體現了退市制度市場化、常態化、法治化的方向。

同時,*ST大控公告顯示,鑑於公司股票被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於2019年10月28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據悉,該公司股票的退市交易期限為30個交易日,證券簡稱將變更為“退市大控”。如不考慮全天停牌因素,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為12月6日。在退市整理期間,日漲跌幅限制為10%。退市整理期屆滿後5個交易日內,上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根據上交所有關規定,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間,*ST大控將不得籌劃或者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接連虧損 23年“股齡”上市公司落幕

*ST大控全稱為大連大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企查查數據顯示,大連控股前身是原大連顯像管廠,創建於1975年7月,1993年8月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現代電子加工、金融投資、能源開發等業務,1996年9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6年6月8日,公司名稱變更為“大連大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為何有著23年“股齡”的老牌上市公司竟然跌破面值而退市?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企查查上搜索發現,從2016年以來,公司涉及的法律訴訟多達780條,收到的開庭公告就多達209項。公司從信用評級上屬於高風險,企業曾經17次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比如,今年8月,*ST大控還曾因還不起投資者索賠款,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俗稱老賴)。

今年6月以來,*ST大控股價一直在1元面值上下徘徊。8月份,公司股價連續13個交易日低於面值,退市風險拉響。直到8月21日,公司收盤價終於報收於1元,第一次退市警報解除。但次日,*ST大控又陷入新一輪的退市危機。公告顯示,*ST大控曾多次試圖通過併購進行自救,但幾乎沒有效果。

“面值退市”不新鮮 投資者需注意風險

今年以來,“面值退市”似乎已屢見不鮮。自2018年年底A股“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退市以來,已相繼有5家上市公司已經或即將因此退市。上交所公告顯示,優勝劣汰、進退有據,是成熟的資本市場特徵之一,也是A股市場改革的方向。對“殭屍企業”“空殼公司”及時出清,暢通“出口”,既可形成巨大的監管威懾力,又可推動形成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機制。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值退市給那些沒有集中精力在主營業務卻熱衷於炒作和高送轉的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通過制度性的手段,淘汰一些較差的企業,引導資金進入優質企業,發揮金融市場的本質功能;另一方面,也保護了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夏風光表示,中小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認知並不充分,退市制度的完善,可以幫助他們避開更多的雷區。”

此外,一些投資者在炒股時會選擇“ST股”,賭上市公司的業績好轉時重新摘帽,帶動股價回升。但業內人士提醒,炒作ST股票風險太大。廣大投資者要認真閱讀公司發佈的相關公告和上交所有關規定,理性投資,不要火中取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