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币投财经


未来是肯定有的,不仅有而且是大未来,他被誉为互联网二代,也就是价值互联网,现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被称为信息互联网,就是加速了我们信息获取的速度。价值互联网将是各方面的提现,比如现在的老大哥比特币,他的应用价值直接加快了国际金融的转账和降低了国际金融的转账成本。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现在还有很多应用没有出来,并不是现在没有用,而是时代或者人们还没有到需要他的时候,等待大数据,人工智能普及,人们的私人隐蔽信息泄露,就是区块链飞速发展时候。那时候的应用,将是设计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预富笔记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核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方案。但是,你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币并不等于区块链!比特币只是在底层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大规模典型范例。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下区块链的原理:

在青青草原上住着一群羊,这里没有货币。大家有多少家底全记在村长的账本上,账本第一页记懒羊羊家的,第二页记沸羊羊家的……平时大家购物shopping+转账都是用微信扫一扫。

大家日常一有进出账,就马上报告村长,这样的日子过了八百年,老村长去世了。每只羊都抢着当村长,因为这样就可以在自己那页的进账里动动手脚了,还可以把村子里的钱,贷给隔壁狼村收好处!

这时,有只羊提出给每家都发一个村长那样的账本。为了防止大家随意的在自己那页的进账里动手脚,规定所有的羊每消费一笔,必须通过村头的大喇叭吼一声:我消费(赚了)几捆草。然后所有的羊都刷刷记下来。这样的方法就是区块链所谓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

去中心就是给每只羊都记账的权力,分布式账本解决的是坏心眼儿的羊随意发行货币和篡改数据作假的问题。账簿里记载每只羊名下进出账的那一章叫区块,要是有很多只羊同时跑向村口的大喇叭宣布进出账,怎么办?当然是跑的最快的那只羊抢到大喇叭,不同的羊的不同奔跑能力叫做算力。

听上去不错吧。

不过,随着区块链的神话外衣逐渐褪去,越来越多的人看清到了它的真面目,从2016年底开始的区块链热也慢慢退潮了,因为基于区块链的落地应用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突破口。

不管被圈内人士吹嘘得多么神通广大,区块链说穿了就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即每一个数据块都有一个数据库的备份,每一次数据更新,至少需要超过51%的节点同步更新才能生效,以保持它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但这是一件既浪费资源,又十分低效的事情,值得吗?

其实,去中心化是个伪命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很多情况下它是不值得的。因为即使它能够保证线上(上链之后)的内容不被篡改,但首先无法保证线下(上链之前)的原始数据没有被篡改,因此它的可信度很难说。而且,所谓的不可篡改还牵涉到一个算力的问题,理论上来说,只要全球超过51%的节点串通起来,它一样可以篡改。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算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挖矿难度不断增大,门槛越来越高,算力资源正在不断向少数中心化的机构集中。比如比特大陆及其附属矿池目前拥有的比特币算力已经约53%,如果它想篡改数据,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但不能去中心化,而且相比传统世界更加中心化,传统的中心化机构还有政策监管、法律法规、社会舆论等东西来制衡、监督;区块链世界一旦形成中心化,那就是赤裸裸的金钱游戏,谁有更多的钱买更高配置的矿机,谁就能拥有更多的算力。区块链业内一直标榜“代码即宪法,算法即法律,算力即权力”,但他们回避了一点——金钱即算力。

因此,区块链最初被赞誉的所谓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溢美之词,现在看来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正在逐渐被证伪。虽然区块链经常被拿来与互联网作类比,但至今10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看到像互联网那样大规模的应用场景落地,所有的区块链项目只是在烧钱,烧到最后一地鸡毛。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就目前来看,区块链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也进入了折腰式的下滑。看下图就知道。


前不久比特币的市值蒸发了1000亿RMB。这说明很多大户已经陆续开始撤离。而与此同时比特币也从持续稳健的4WRMB左右的价格,瞬间进入2.5-3W阶段的危险状态。


区块链未来不定


针对目前的局势看,如果你还像2017年那样说区块链就是未来,区块链就是互联网革命。不好意思,我觉得你还没睡醒。当然不是说,区块链就不好。只是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未来区块链能够走到什么程度真不好说。也许会再次耀眼,也许会向目前这样品平淡下去。



比特币的兴衰是关键


对于区块链的未来,主要还是在于比特币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上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项应用。而且目前全球对比特币的挖矿节点参与者最多。而比特币的价格直接影响到整个币圈的走势和经济趋势的体现。如今比特币持续下滑,正因如此,很多人原先从事区块链行业的人,开始尝试撤回传统行业。所以从目前的局势看,比特币走势弱,给人一种区块链未来没有希望的感觉。但着不好说,等等看吧。


目前只是概念,以后也许会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从2017年底到至今,以区块链技术发行的项目没有几千,也有上百。但就目前数据看,许多只是停留在概念至上。并没有实际的应用或者说价值体现。


这也是许多人认为区块链没有未来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一系列概念投入大量资金,许多人是不愿意冒这个风险的。当然,区块链技术的核心落实还是在金融领域。比如微小型支付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因此,我个人觉得,目前区块链只不过是在概念的雏形阶段,未来如何谁都说不准。只能耐心等待。


积极的麦子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原因如下:

  1. 各巨头纷纷布局区块链领域,包括国内外的巨头。如:IBATJ、BM、微软、Facebook等。

  2. 目前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出现实验性的应用。如:区块链电子发票,数字版权交易等。

  3. 越来越多资金进入区块链领域。随着熊市正在慢慢散去,各种I*O的兴起,越来越多投资者进场。


未来的区块链肯定会和众多行业想结合,解决部分行业的痛点,但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可以。现在的区块链更像是90年代末的互联网,少有人知,很多人对它充满了怀疑。但我相信的是,任何一项技术从概念到落地必定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就像近几年兴起的人工智能(AI),从概念到实际落地也经历了很久的时间。肖恩作为一个有着多年技术背景,产品经验的互联网创业者,我希望进入区块链的投资者多多思考,尽快进行认知升级,能更快发现新事物的本质,发现更多的机会。



如果喜欢肖恩的回答,欢迎关注!肖恩会持续带来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相关分析。


肖恩说链


短短一年时间,区块链由全民热恋到移情别恋,部分主流媒体更喜欢报道币圈价格崩溃,很多人对区块链失去了信心。

但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什么是区块链?

百度百科的详解是“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它只是虚拟货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一个技术要怎么去决定币价的涨跌,这个锅区块链可不背。

区块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近日,IPRdaily对外公布了“2018年全球区块链专利企业排行榜TOP100”,榜单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占半数以上,BAT、华为均入榜。

其中阿里巴巴以90项专利数排名第一,腾讯科技进入前十位列第八,拥有40件专利,百度则排在40位。

<strong>

刚刚过去的双11,淘宝用了区块链溯源技术,去追踪产品的生产-销售等过程,因为区块链技术具有强大的防伪性。

中华遗嘱库系统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司法备案。

印度婴儿在孟加拉获得区块链担保出生证明。

等等案例,实际上都是区块链技术的成果,未来很大的作用方向还是在B端。


关于区块链相关的业务以及需要证券交易所技术服务的可以私聊小编哦~


用户104597378891



先讲一个梗:

去年媒体:比特币挖矿耗电,浪费资源。

今年媒体:比特币产量超过半数在中国,中国在区块链行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金口一开,黄金万两。由于周末众所周知的消息面影响,10月28日开盘,区块链概念股纷纷涨停封板。截至收盘,整个区块链版块大涨了8.63%。

版块里,100多只股票涨停,广大股民也不研究金融市场了,纷纷开始在各大网站疯狂补习区块链技术。他们在各大论坛、朋友圈寻找一切跟区块链有关的公司以及股票信息,企图在这波大浪潮从中狠狠捞一笔。

区块链相关概念股,最疯狂的要数美股上市公司迅雷了,由于美股没有单日涨跌幅限制,25日上周五当天就上涨了107%,今天晚上开盘后,截至目前又涨了35%,距离上周四收盘价2.34美金,已经涨了接近3倍。

与此同时,跟股票一起上涨的还有各类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开山制作——比特币从7000美元/枚,迅速飙升至10000美元/枚左右。其他各类虚拟币、山寨币由于虹吸效应也跟随大趋势有了不同幅度、形式各异的上涨。

投资者和游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尽快跑步进场!

别急,你确定,你真的了解区块链吗?

你确定,你真的能在这波浪潮中,刀口舔血捡到钱吗?

一、区块链=数字货币?

区块链=数字货币吗?

答案是否定的,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方式去达成共识,解决信任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案。它类似于,我们所有人大家一起记账,通过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维护一个可靠账本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区块链最多只能算是以比特币为首数字货币的一项底层技术,但绝不能说区块链就完全等于数字货币。

整个区块链行业,截至目前发布了种类各异的“数字货币”。他们很多看似很有前景,实际上本质来说,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山寨币、空气币。

什么是山寨币、空气币?

他们是模仿主流货币的模式进行相应宣传,但是实际根本无法落地,也不会真正意义上达成共识,最终结果就是价值归零

今年的一个典型就是趣步APP发行的数字货币就是典型的空气币、传销币。把传销套路用区块链包装一下,用数字货币之名行传销之实。

走路都能赚钱了?

好好想想,除了你的亲人,挚友,当然可能还有付费的健身教练和你的老板,什么样的app或者小程序会关心你早没早起打卡,每天走路走了多少,并且还能在这里面挣钱?

一切都在暗地里标好了价格,看谁跑的快!

最新的消息是,趣步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被长沙市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那些打着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幌子,疑似发行山寨币的那些公司,大家在接触的时候,一定要先打个大大的问号。

二、区块链真正确定落地的其中一个方向——CBDC

「CBDC」,全称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中文名称是央行数字货币。中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自2014年开始研发,至今已有五年历程。

那么央行数字货币和市面上主流的数字货币有什么异同,和法定货币又有什么联系呢?

1.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准确的说是“分布式”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而是distributed)。

比特币是典型的去中心化的系统,这意味着没有中心机构垄断对系统的控制权。比特币早期推出也是为了建立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成为每个人都享有控制权并且相互监督的“去中心化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由央行发行,就决定了无论是否应用区块链技术,央行都保有一定的控制权。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曾经对“央行数字货币”作出了阐述:“法定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采用特定数字密码技术实现的货币形态。

正因如此,CBDC在发行的过程中,由于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只由央行和一部分可信机构(比如某些商业银行)进行记账,因此被认为是可信的,因此并不需要“拜占庭容错”(这个名词不知道也没关系,之前的文章有过介绍)。

2.价格波动上,央行数字货币币值相对来说非常稳定。

比特币的投机性极强,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价格起伏波动非常剧烈——2017年最高奖金2万美元一枚比特币,18年最低跌至3千多美元一枚,今年以来在1万美元左右波动(且波动十分剧烈)。

我们国家的CBDC是币值稳定的币,以央行信用为担保,可以无限法偿(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收),这一点就与币圈主流的大多数数字货币有很大的差别。

BTC等数字货币更多的是作为投资甚至是投机标的,而央行数字货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支付手段,与实物法币相比,数字法币变的是技术形态,不变的是价值内涵。

3.CBDC的加速推进和“呼之欲出”,也是目前当下数字货币发展特定节点的大势所趋。

Facebook在2019年6月发布的Libra白皮书,目标是让Libra以一系列资产作支撑,来维持币值稳定,使用Libra可以保证消费者从A国家到B国家消费时,不用兑换主权货币,就能很便捷的完成支付。

上面这个图的来源是Libra的白皮书,这个图里面的这段话如果只看字面意思,可能不太好理解,翻译过来就是:Libra在技术白皮书的底层支持了“货币发行权”

什么是货币发行权?我们参考一下港币的发行机制就比较好理解了。

1972年以前,香港是英镑区成员,港元与英镑挂钩,故发钞银行须按规定比例缴存英镑或合格抵押品后才能发钞,并换取无息的负债证明书。1983年10月17日,香港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发钞行在发行港币时,须按1美元兑7. 8港元的汇价缴存百分之百的美元准备,并换取金融管理局在外汇基金账目下发出的无息负债证明,才能发行等值港钞,港币的发行采取以100%外汇储备作后盾的形式。

通过港币发行方式对比,我们发现Libra的端倪了没有?Libra的发行机制在内涵上,于港币的发行机制别无二致。Libra在底层就默认支持了货币发行

,而这,一定货币相对稳定的主权国家所不能容忍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Libra除了单纯的作为一种支付结算方式,也同时对各个国家的主权货币持续地提出了挑战,如果各国人民对本国的主权货币需求减少,全靠公司发行的Libra数字货币进行消费和交易,对主权国家的信用会产生巨大的威胁和动摇。

相反的对于通货膨胀奇高,货币体系已然崩塌的津巴布韦这样的国家,Libra这样的数字货币,拥有相对稳定的币值,对物价企稳和国内汇率稳定都有帮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主动应对Libra等数字货币的挑战,加速筹备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Libra类数字货币竞争,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4.应用层面,在应用场景上CBDC能够提高效率,并有助于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在移动支付时代,我们用现金的频次越来越低了,纸币和硬币的流通率,相比于存款和第三方支付而言也是比较低的。

我自己到现在还有一桶硬币,一直在家里面放着呢。

用流通率高的数字货币对纸币进行一定程度的替代,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货币流通的效率,还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CBDC的为央行提供了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提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有帮助的。充分利用在数字支付和区块链技术上的经验(其实都比较成熟,主要还是看监管),以数字化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而妄想着国家发展区块链,就可以去炒币资产翻倍的,去蹭概念炒股赚大钱的,请打一个四字成语_______ 。


铁哥炖


区块链肯定有未来,不要因为币圈泡沫就因噎废食。

理由一:巨头纷纷布局区块链

Facebook、微软、IBM,都纷纷入局区块链了。

前段时间,Facebook还要发币,Libra,虽然现在还没有成功,但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在于政治和政策方面,毕竟触动了金融体系,旧的利益体系和机制肯定不答应。

理由二:中国央行未来将发行数字货币

其实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央行早就在进行了。

担任中国建设银行全球财务战略主管的 Paul Schulte表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两家金融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和银联(Union Pay)将首先获得该数字货币。 此前曾为中国政府工作的消息人士也证实,自去年以来,数字货币背后的技术已经准备就绪,该数字货币可能最早会在11月11日推出。

具体啥时候不知道,但是,确确实实慢慢引起了国家层面重视。

理由三:深圳成为全国区块链电子发票首个试点城市

月10日,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亮相。国贸旋转餐厅开出了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宣告深圳成为全国区块链电子发票首个试点城市。

无论是巨头,还是央行,还是政府相关部门与政策,都在慢慢布局区块链。

你说它会没有前途嘛。

国家打击的是借区块链之名进行圈钱和融资诈骗的行为,对于区块链技术,一直都是持肯定的态度。

区块链技术本身确实有很多优点和长处,甚至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

比如,智能合约功能,传统的契约,为了保障真实性,需要签名、盖章、复写,一式几份,发生了纠纷还要仲裁、诉讼,而现在基于加密算法的代码,可以用数字签名来证明身份,用哈希指针来确保内容没有被篡改过,用智能合约来保证程序能自动执行。

包括token的出现和设计,本身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只不过,很快沦为炒作和资金盘,没有真正切合商业运作与模式设计,以至于最后一地鸡毛。

但是,话又说回来,区块链技术本身也还不太成熟,在运行速度、容量以及易用性方面有很多的不足,这些因素在阻碍着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和前景。


冯起升


作为搞了很多年区块链的从业者,我觉得可以说一下。

区块链分为币圈和链圈,币圈以投资为基础,主要是发行和交易虚拟币,链圈则是专注于技术开发,重点应用在企业单位内。

绝大多数人是奔着炒币来的,炒币的黄金时期大概从11年开始到18年结束,目前有价值的币价格都被炒到过高,炒币风险是大于收益的,但是,即便风险很高也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

那么,是不是随随便便来个人就能炒币实现财务自由呢?根据我多年的观察,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炒币的最高收益来源于杀猪局,庄家通过操作制造数波行情,吸引散户杀入,然后逐渐放饵,直到投资者大意,然后一刀下去,要么币清零,要么腰斩。

如果你没听说过旁氏骗局,那么建议百度搜索后再来看后边的部分。

有人会问,既然有杀猪局,为何还有人能从中套利甚至发财呢?那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部分。

庄家为了让散户深信有一波行情,他会通过有规律可循的操作放饵,如何安全地吃饵这才是炒币的核心技巧。

当然在吃饵之前,你需要了解几个关键,虚拟币24小时交易,可杠杆,可买涨买跌?什么都不懂?没关系,杠杆就是你有5块,10倍杠杆就是相当于50,买涨就是说涨了你就赚,买跌就是说跌了你赚钱。

好了,你现在手里有1万元,你加了10倍杠杆,你看涨,那么如果币价是1涨到了1.1,你如果直接买没杠杆那就是1.1万最终收益,如果你加了杠杆,就是最终2万收益减去杠杆手续费,很简单吧。如果币价跌到0.9,直接买那你最终是0.9万,加杠杆,对不起,你最终是0万。

数字是枯燥的,但是也是残酷的,不玩杠杆去吃饵,你真不如去炒股,带了杠杆,那你要么赚翻,要么亏死。

任何投资,靠运气都是会死的,你必须掌握规矩,这需要你花费精力去研究庄家手法,同时你还要快,比别人抢先吃点饵。


机器区块链


不要被眼前的区块链乱象迷惑了,太多的骗局让区块链技术被贴上了“骗局”的标签,实际上,多看看国家的政策,很多中小学课本上已经普及区块链知识了。分享刚刚发生的关于红包的事情,或许有启发。

再有几个小时新年就要到了,链帅(笔者)正在区块链的各类社区群里默默的抢红包,

突然上初中的侄子凑到我跟前,神秘的跟我说:“叔叔,今年的红包不要给我人民币了,能不能给我点比特币。”我愕然,难道我投资数字货币,亏了几十万的事情暴露了

我赶紧把侄子拉到小房间,问他怎么知道比特币的,是不是偷看我聊天了?侄子一脸无辜和茫然,说到:比特币是中本聪发明的,用的区块链技术,我们寒假作业上就有介绍,并且我们的数学练习册上的新知识点学习上也有介绍,我们同学都知道,你在上海这么发达的大城市,难道不知道?不信,我把书拿给你看一下。

果然,侄子没有骗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去年父母支援了我60万,再加上工作几年的工资,准备在上海付个首付买个小房子,接触区块链后,看到朋友们投资数字货币,一个月翻几倍,眼红了,准备实现“别墅”梦想,于是满仓杀了进去,现在数字货币市值剩下不到本金的十分之一。父母问我房子看的怎么样了,就告诉他们上海房价已经下降20%了,还会降价,再观望一段时间。实际上,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不管穷富,总归要回家过年的。刚才让小侄子吓了一身冷汗。

仔细翻阅了侄子的寒假作业和课本,发现对于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介绍还是很客观的,普及的力度也很大,在侄子这个年龄的孩子看来,区块链技术正如互联网技术一样,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并且他们也很感兴趣。

对比我们成人的世界,自从2017年11月,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达到历史高点后,到现在很多主流的数字货币已经“脚斩”,人去楼空“跑路”项目更是一堆。从2018年初,聚会不谈数字货币就像跟社会“脱节”,到现在“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一年的时间,走完了股市的八年兴衰历程。

心情渐渐明朗,不因投资数字货币亏损而沮丧了,新一代的“韭菜”正在茁壮成长,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对于区块链技术知识的普及正在全面铺开,技术本身没有对错,不因区块链技术被某些人用来以新技术之名“圈钱跑路”,而被一票否决,区块链技术改变人们生活的滚滚浪潮正在涌来。

就在刚才,我给了侄子创建了一个数字钱包,并且转入1000个数字货币作为新年红包,当然不是比特币,为了避免涉及项目推广,就不说名字了,高点5元左右,现在0.2元左右。侄子非常开心,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不知道等他大学毕业时,这些数字货币能否让他财富自由?(故事虚构,切莫当真,但是区块链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正在普及是真实的)【声明:本文为链帅科技(lianshuaikeji)原创,如有不妥,请联系修正,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链帅科技


昨夜 ,随着区块链在新闻联播的播出,一夜之间,区块链热度飞涨,甚至全球的虚拟币炒家们都将目光汇聚于中国。

以“迅雷链”的迅雷单日暴涨107.8%为代表,一大批中概股开始了狂飙,比特币更是24小时内涨幅逾30%,创下近一个月的新高。

一时之间,各种空气币的炒家突然“集体复活”,又开始了疯狂炒作虚拟货币的春天来了。

2006年,亚洲开发银行推出了一款亚洲的虚拟货币,ACU币,这个货币是根据东亚三国和东盟十国的货币价值、GDP以及贸易规模,加权后,得出的一款虚拟货币。

ACU币类似于欧元推出前搞的ECU币,使得亚洲各国货币对美元脱钩而对ECU币挂钩,能够维持各个成员国之间的汇率稳定,这样迅速提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加强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亚开行不要求各国的货币跟ACU币挂钩,但是各国可以根据ACU币来调整各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使得各国的货币机制逐步向未来的亚元”靠拢,也为亚元的横空出世奠定基础。

按照路线图,经贸之间的合作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统一,将使得东亚和东南亚将像欧盟一样,组成一个政治与经济的超级联合体。

区块链有两大特征,一个是可溯源和不可修改,另一个是分散式账本的去中心化。

而对于亚洲未来共同的虚拟货币来说,区块链的可溯源和不可修改,解决了亚洲各国之间的不信任问题;而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去中心化,又解决了亚洲各国的货币主导权之争。

可以说,区块链的技术,直接使得十多年前困扰我们的问题,通过技术,拥有了真正可以解决的方案。

所以,回顾13年前,亚开行主导了亚元前身的ACU币,如今的亚投行又会利用区块链技术搞出来什么呢?

不言而喻!

对此,我们也准备了很久!

亚投行是2014年成立的,而根据之前央行行长的说法,央行在2014年开始大规模的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恐怕这两者并非巧合。

而且,在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中,央行不仅跟阿里一起稳居前三,也是榜单上唯一的官方机构。

看到了这里,我们回忆一下过去的六年,把亚投行、B&R倡议,中日关系的破冰、中韩关系的回暖、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推动,与昨天最高层谈区块链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这代年轻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将亲自经历新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代,亲自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亲自见证中华文明回归世界强国之林的辉煌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