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郑伟悦


柳永原名三变,

字景庄,

后改名柳永,

字耆卿,

因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

福建崇安人,

北宋著名词人,

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

少时学习诗词,

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

柳永离开家乡,

流寓杭州,


苏州,

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柳永进京参加科举,

屡试不中,

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

柳永暮年及第,

历任睦州团练推官、

余杭县令,

晓峰盐碱,

泗州判官等职,

以屯田员外郎致仕,

故世称柳屯田。



相信许多人都读过柳永的词,

他的词字字多情,

似乎每一首念出来都是送给自己最心爱的女子一般。

可是实际是,

柳永的每一首词都是送给勾栏女子的。

柳永的词被人们称作是烟花巷当中的作词家,

而那些烟花女子为了得到一首柳永的词也是费尽心思,

似乎得到柳永的一首词是她们成为千古名人的第一步。

那么柳永这个最多情的才子,

他生命当中的红颜知己到底有多少呢?



北宋前期,

宋词非常艳丽浮华,

而且在市井酒楼等地大肆流行,

其词句腔调矫揉造作、

涂脂抹粉,

面目越来越低档,

被以唐诗继承者自居的正统文人们视为不入流的通俗文学,

这很像现今唱美声的人对待KTV里面那些流行歌曲的态度。

文化界名流晏殊当上宰相后,

竟不承认自己以前曾写过那么些好词。

当时,

晏殊、

欧阳修等政府高官也常常创作一些悠闲雅致的小令搞娱乐,

但主要热情还是创作唐诗风格的五七言诗歌,

北宋文艺界也以晏殊、

欧阳修为老大,

写诗的都跟着他们走,

以显得自己高大上。



但是柳永在当时却是像一个异类,

他天天进楚馆、

出秦楼,



在堂子里越混越有感觉,

他把风尘女子当同事对待,

和她们自由恋爱,

平等上床,

极受艺妓们的欢迎和热爱。

他的慢词和嫖风也越来越有名,

反倒变成了明星,


成了炙手可热的恩客,

他如果为某女写上一首词,

该女很快就会成名,

进而宾客盈门,

财源广进。



初春又是相思的季节。

乍暖还寒时候,

一腔离愁别绪,

最正如龚琳娜在

《相思染》中所唱:

春初早被相思染,

缘愁似个长。

心已伤,

泪流干,

黑发白千丈。

志士一去不复还,

一段情,

两颗心,

一生一世在一起爱,

不移魂,

不离弃相思染,

绿林小桥,

相思染,

沧桑大地,

相思染,

你我的心

相思染,

天下一场血泪雨离别后,

独自愁,

一生一世不分离爱,

不移魂,

不离弃相思染,

天地转,

不变的情感;

相思染,

日月换,

夜夜悲伤,

相思染,

断愁肠,

死死向往,

相思染,

灵魂欲望,

生还。

这一首古风的歌曲荡漾着相思的旋律。



相爱的男女之间那份对爱的热切守望,

都被演绎成深深的思写在跳跃着的音符里面。

春光明媚,

我携手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沐浴在一抹春光里,

放眼一川旷野绿意如蓝。

曾经令人心醉的爱情,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生活中,

演变为而今幸福平淡的生活,

和谐完美的婚对于俗世的我来说,


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可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女人总是有着太多的梦幻,

总是希望自己的男人到大城市去,

能够混得出类拔萃,

能够有所建树,

能够有轰轰烈烈的事业,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出息,终日蜗居在自己身边,

过这样平淡如水的日子。



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

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

但未忘谢玉英。

任满回京,

到江州与她相会。

不想玉英又接新客,

陪人喝酒去了。

柳永十分惆怅,

在花墙上赋词一首,

述三年前恩爱光景,

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

最后道:

"见说兰台宋玉,

多才多艺善赋,

试问朝朝暮暮,

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

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

自愧未守前盟,

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

几经周折,

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

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

两人再修前好。

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

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后来柳永出言不逊,

得罪朝官,

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

圣谕道:"

任作白衣卿相,

风前月下填词。

"从此,

专出入名妓花楼,

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

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

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云龙256013933


柳永是个浪漫,且近乎落魄的人,讨厌柳永的人很多,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喜欢柳永的人很多,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那么在大家心里柳永是个怎样的人呢?他创作了那么的浪漫诗歌,是不是诗如其人呢?

那时候他还很年轻,那时候他还没有出名。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的他流落到江南,他站在金金陵街上。

 他朝烟雨楼走去,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走向这个地方,烟雨楼是金陵最出名的青楼。

  年过半百的鸨母风韵犹有,扭着腰肢,迎面而来,可是他却告诉鸨母,他身无分文。

  他被赶了出来,更可悲的是他被一群浓妆艳抹的女人赶了出来。

  他沮丧的坐在门口。这时候,她出来了,她把他邀进了烟雨楼,她是烟雨楼的花魁,鸨母都要让她三分,她对鸨母说,他是她的一个朋友。

  其实他只是她的一个陌生人,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只是因为她那颗纯洁善良的心,只是因为她迷恋落魄文人身上那种忧郁的气质。

  那一晚其实他们什么也没做,他只是静静的听她歌唱,听她抚琴。

  第二天,她送他离开。他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让他把她忘了,萍水相逢,何必记念名字。他不依,像个孩子一般恳求她,她只好告诉他,她叫谢玉英。

  五年后,他再一次来到金陵,来到烟雨楼,他对鸨母说,他叫柳永,可他依然没有钱。

  这一次他没有被赶出来,鸨母满脸堆笑的把他请进了烟雨楼,并急切的唤道,谢玉英,谢玉英!

  五年前,没有人知道他是柳永,五年后,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全天下的歌姬都以唱他的词为荣,任何一个歌女做梦都想着柳永能够为她们填词一首,只要他为她们填词一首,她们的身价就会百倍的增长。那时候的歌女就好比现在的流行歌手,柳永则是林夕、黄霑这样大腕级的词作家。他虽然不是有钱人,但他受歌女们欢迎的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有钱人。

  谢玉英已经袅袅娜挪的走下楼来,所有妖女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她们由衷的羡慕她、嫉妒她,一直是烟雨楼花魁的她,还有柳永这样一个朋友。

  五年了,谢玉英变得更加妩媚动人。

  她不曾想到,她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竟然没有忘记她,她热泪盈眶,把他邀进了她的闺阁。

  这一回,良辰美景没有虚度。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他和她在烟雨楼里相处了七天,这七天,她闭门谢客,只服侍柳永一个人。七天后,他要离开,她一把拉住他的手,开始唤他柳郎,柳郎,你可以不可以为我留下来?

  他怔住,无语。她松开他的手,在一旁拭泪。她知道柳永不是她一个人的柳永,柳永是很多人的柳永,可是她多么想,柳郎只是她一个人的柳郎。

  她其实很想他为她作一首词,为了他不在的时候弹唱思念,可是她说不出口,她怕她一开口,就玷污了她对他圣洁的感情,她不像有些女子,爱的只是柳永的词,她爱的是柳永的人。

  柳永是何等心细的男人,他看出了她的心思,可是他终究是一个浪子,终究还得离开,于是,他为她作词,就是那首缠绵悱恻的《雨霖铃》。她当即拿来琴,为他弹唱,他作这首词的时候没有流泪,可听她弹唱的时候,这个多情的男人,却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泪水。

  她弹奏的时候,一直看着他,看着他那黑如金墨的瞳仁里,隐藏了太多世人无法理喻的孤独。

  他还是走了,尽管有万般的不舍,她问他,何日君再来?

  他不知道。也许明天,也许一个月,也许一年,也许十年,也许一辈子。

  柳永走后,这个叫谢玉英的女子不再接待任何客人,不再为任何寻花问柳之人弹奏。鸨母怜他身世,收她为义女。可是,她等的那个人他还会回来吗?他日夜吟唱他的名字,他可曾听见?她日夜弹唱他为她做的词,他可曾听见?

  他没有听见,他已经在路上了,他下一个目标无非是另外一个青楼,从一座繁华的城市漂泊到另外一座繁华的城市,从一座青楼漂泊到另外一座青楼,从一场苍凉漂泊到另外一场苍凉,如此沉沦,如此放纵。

  什么时候他开始了这样的生活?他已经记不清了,也许他天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回忆少年时期的柳永。出身也并不卑微,祖父柳崇是博学鸿儒,父亲柳宣也官至工部侍郎,叔叔、哥哥也都是进士,可唯独他,是柳家的不肖子孙。从小就吊儿郎当,哥哥们在埋头圣贤书,他却在树上掏鸟窝。父亲要他学诗,因为诗才是当时的纯文学,只有把诗做好了,才可以考取功名。可他偏不,他沉迷于别人不屑一顾的通俗文学当中,把创作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慢词当作他毕生的事业。

  于是,柳家的人认为他无药可治了,不管他了,任他花自飘零水自流,天南海北。

  父亲经常骂他没出息,为了证明他有出息,他也做过当官的梦。第一次科举考试失败,他没有气馁,卷土重来,第二次科举考试失败,年少轻狂的他写了一首发牢骚的词《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一时的牢骚之作不料却断送了他一生的功名。这首《鹤冲天》有好事者拿到宋仁宗那里,宋仁宗越看越愤怒,尤其是最后那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刺到了他最敏感的痛处。三年后,柳永再一次参加科举,御批时,宋仁宗看到了柳永的名字,勃然大怒,一笔把柳永的名字勾掉,并旁批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命运真是充满了变数,现在回想起来,柳永还要感谢宋仁宗,如果没有当初他那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也就没有现在的柳永。

  可是他仍然不甘心,科举是没有希望了,于是他去求他的布衣之交孙何。孙何当时做江浙的转运使,门庭森严,柳永见不到他,就写了一首词《望海潮》,教歌女们传唱,企图能唱到孙何的耳朵里。可结果呢,孙何没有听到,金兵头子完颜亮却听到了,其中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勾起了完颜亮对大宋江河无比浪漫的遐想,认为那才是他梦中的天堂,于是"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以六十万铁骑南下攻宋。

  屡屡受挫的柳永终于绝了仕途的念,从此流连于烟花柳巷,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一个全新的柳永出现在宋朝,宋朝的妖女们有福了。

  上帝把柳永这样一个绝世男人赐给了她们,也同时赐给了她们尊严与爱,还有温暖。

  以前,她们是最卑微最渺小的一群,她们遭人玩弄,遭人冷眼,遭人唾骂,遭人抛弃,现在有了柳永,一切都改变了。他尊重她们,怜惜她们,他牵她们的手,他以温暖的胸怀拥抱她们,他含情脉脉的凝视着她们,他真心真意的赞美她们,她热情的为她们作词,他把她们比作清水芙蓉、秀丽的海棠、孤傲的梅花。

  这样一个男人,即使多情,也值得去爱。

  他用真心换得了她们的真情。也许他不是一个君子,但是他比起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来,要好上千倍万倍。程朱理学之流,要一个寡妇饿死也不准她再嫁,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他们自己呢?三妻四妾,还在外面偷鸡摸狗。

  柳永不是这样的男人,他从来没有欺骗过她们,他告诉她们,他爱她,但也爱另外一个她。所以,她们从不恨他,只是在他离开后,思念他,希望再一次看到他。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这是天下女人共同的心声,柳永成了宋朝的大众情人。为了见他一面,为了他一首绝妙好词,她们死也愿意。

  男人做到如此境界,千秋万代,唯柳永一人而已。

  四十八岁,漂泊了三十多年的柳永,为生活所迫的他终于进士及第。

  可是,他只得到了一个九品芝麻官,余杭县令。为填饱肚子,官再小也得做,他也不在乎,只要有口饭吃生活依旧浪漫。大半辈子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放不开呢?也许,放不开的还有一个人吧?她就是金陵烟雨楼里的谢玉英,这么多女子,谢玉英一直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去杭州上任,经过金陵,他奔向烟雨楼,可是人去楼空,谢玉英早已不知去向。

  他含恨离开金陵,来到杭州,做了三年的县令,三年后,他回到东京。

  宋仁宗授予他屯田员外郎的官职,可是做了不到一年,又因为一首词触怒了宋仁宗,他的屯田员外郎自然被罢免。于是,他又把他的名字改为柳三变,曾经为科举把柳三变改为柳永。之后,又流连于秦楼楚馆,靠歌女们供奉他的衣食。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柳永这样一个风流才子果真死在了牡丹花下。他死在了名妓赵香香家里。他的死可以说是凄凉的,因为他的那些所谓的朋友,那些亲人都怕玷污了自己的名声,都不去为他收尸。然而他的死又是轰烈的,那些他爱的也爱他的风尘女子集资安葬了他。出殡那天,京城所有的名妓都为他披麻戴孝,他的死也惊动了谢玉英,这个已经消失多年的女子千里迢迢的赶来,在他的坟前,弹奏那首柳永为她写的《雨霖铃》。在她的弹奏下,千红恸哭,万艳同悲。

  柳永:浪漫在路上

  喜欢他的人大多都是因为他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也有人喜欢他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不管是哪一首,大家被他打动的几乎都是和“羁旅行役”有关的词作。

  柳永为什么要去“羁旅行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离别”呢?

  柳永是一个“世族子弟”,他的父亲柳宜及柳永的五位叔父都曾在南唐或宋朝做过官。而且他的父亲在当时曾以孝行闻。柳永的两位哥哥柳三复、柳三接也都曾有科第功名。侄柳湛、子柳况也都中过进士中过官。他也是读书人,他也曾受到儒家“学而优则仕”“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教育,因而他也有“用世济民”(叶嘉莹语)的志意。因此,和古代许多士子一样,柳永也想通过科举博得功名,实现自己的志意。

  按理,一个有才华世族子弟入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可是,人生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他很不幸。

  他一辈子几乎都在各处宦游,一直游荡在路上,也爬行在前往仕途的路上。无法安定的生活总是悲催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的性格是浪漫的,他的生活作风有点不检点,这和他仕宦的家庭环境是矛盾的(叶嘉莹语),和官场大环境也是矛盾的。他愿意用自己的才情去为青楼女子抒写心曲,但是在所谓的“正统”文人士大夫眼中,他很“三俗”,他们要“反三俗”,他们一方面艳羡着柳永的艳福,一方面又看不起柳永,说他“声态可憎”(王灼《碧鸡漫志》),说他“俗”,甚至说他“媟黩(xiè dú)”(刘熙载《艺概》)。因为性格的浪漫,才情的横溢,对阶级层次比较低的歌伎酒女“肯低下身来俯就”(安意如语),柳永就被那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所谓的官场社会摈斥了”(叶嘉莹语)。这就是柳永的不幸。

  可是,即使大家都不看好你,有个人——皇帝——比较赏识你,你也能飞黄腾达啊。皇帝喜欢柳永吗?柳永写的《倾杯乐》曾经传到禁中,皇帝听了也很欣赏他的歌词。可是,当柳永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他落选了,于是,他发了一顿牢骚,写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比起中举的寥寥几人,落榜者简直是满坑满谷。这首《鹤冲天》一流传出去,所有落榜的人都喜欢唱这首词。当朝执政的人知道了,自然会引起反感。据说后来柳永又参加考试的时候,皇帝一看他的名字,说这不是写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词句的柳三变(柳永原名柳三变)吗?他且去浅斟低唱好了,何用浮名?

  柳永又一次落榜了!他也很不忿,有才的人往往都比较狂傲,柳永也是,受到这种打击后索性破罐子破摔,再填写歌词的时候,签名的时候就签上“奉旨填词柳三变”!

  可是,他受到过正统的教育,他的愿望还是希望能入仕的。不然,一个读书人,又有什么出路呢?于是后来,他就改名叫柳永了。在宋朝人的笔记中,有人说是因为人家说他“奉旨填词柳三变”,对他有成见,所以他改名了。也有人说,因为他多病,改名叫永,有希望“长久长年”之意。

  他好歹终于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进士及第了,可是也只是到睦州做了一个很低下的推官。知睦州的吕蔚欣赏他,想给他升官。报上去后被上面一名叫郭劝的官吏阻止了,说柳永到官不久,怎么能提升官职呢?不但没给柳永提升,后来朝廷还公布一个命令,说所有地方官吏提升都要到几年以后。因为这个,不知道有多少官吏会诅咒柳永影响了他们的仕途!

 过了很多年,他一直沉沦在卑微的官职之中,有个内都知史某对他同情,希望柳永在仁宗皇帝圣寿的时候能写首好词给皇帝拍拍马屁。反正柳永拍马屁的功夫还是很厉害的,《望海潮》就是拍的两浙转运使孙何的马屁,对方很受用。于是,柳永写了一首《醉蓬莱》,本来想赞美皇帝,其中有两句“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声脆。”意思是说皇帝在宫中游赏,乘坐的凤辇在哪里?虽然看不到,但是听到随风传度过来的歌舞管弦吹奏的声音嘹亮清脆。没想到,本来是个机遇,结果成了祸事,因为“宸游凤辇何处”是仁宗哀悼真宗的哀挽联句中的一句,是说他父亲不在,他的凤辇到何处去了。这是一个不幸的偶合,仁宗看了,非常震怒。更不幸的是,柳永后面还写了“太液波翻”,形容水波在秋风中动荡,皇帝一看更生气了,说他为什么不说“太液波澄”呢?因为“翻”就是动乱不安,应该说“太液波澄,河清海晏”。一下子就把柳永的词稿掷之于地。(详见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这算是彻底得罪了皇帝,这真是柳永的大不幸啊!

  也许正是因此,浪漫的柳永一辈子都在路途上苦苦追寻着志意的实现,但是一切追寻,最终都落空了。他自己都说: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凤归云》)

  可是,词坛是幸运的,因为有柳永。

  以花间派为代表的传统词所写的主要是相思怨别,李煜把破国亡家的悲惨遭遇写进去了,拓展了词的境界。到了柳永,他开始大量创作慢词,书写市井、羁旅生活,又一次开拓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调。更重要的是,传统的相思怨别的词多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写的,柳永开始用男子的角度来写,把“春女善怀”变成了“秋士易感”,把传统文人的“假想”创作变成了真正的生活体验的直接书写。上承李煜,下启苏轼,可谓是词坛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大宋游仕


柳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领军人物。柳永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一生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妙佳词。然而柳永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穷困潦倒,死后竟由众多妓女集资安葬。”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充分说明了柳永的作品的广大影响力。由于他曲折放浪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的词作风格浪漫多情,通俗感人,音节响亮,充满了市民的生活情趣,其中有许多优美警句广为流传。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可见他在这一时期的词作受到何等欢迎的程度。

关于柳永的故事,“奉旨填词柳三变”、“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已众所周知。下面从历代书目中再举几例,以飨读者。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

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罗大经《鹤林玉露》 )

柳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 “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张舜民《画墁录》)

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吴曾《能改斋漫录》)

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獧子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圣旨填词柳三变。”(严有翼《艺苑雌黄》)

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佑间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风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黄裳《演山集·书乐章集后》)

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身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罗烨《醉翁谈录 》)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冯梦龙《喻世明言》)

自葬后,每年清明左右,春风骀荡,诸名姬不约而同,各备祭礼,往柳七官人坟上,挂纸钱拜扫,唤做“吊柳七”,又唤做“上风流冢”。未曾“吊柳七”、“上风流冢”者,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后来成了个风俗,直到高宗南渡之后,此风方止。后人有诗题柳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冯梦龙《喻世明言》)

晚年的柳永落魄潦倒,身无分文,但他的死却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相传柳永死时,“葬资竟无所出”,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载酒于柳永墓前,祭奠他,时人谓之“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渐渐形成一种风俗,没有入“吊柳会”、上“风流冢”者,甚至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苍胡颉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名

柳永

别称

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字号

景庄,耆卿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人物关系

柳涚

儿子

柳宜

父亲

柳三复

哥哥

柳淇

侄子

热点关注

解读 北宋婉约派创始人柳永:皇上要他做专业作家,妓女们是他的铁杆粉

这场演唱会的余音是如此绵长,一直持续到百年后宋金战乱,朝廷南渡。而在此之前和平年代的每年清明节,先是襄阳城里的歌妓们相约到柳永的坟地祭扫。后来,这一风俗蔓延到全国各地他开过流动工作室的许多城乡,成了青楼的“行规...

2019-04-29

人物生平 柳永是第一个被皇帝“反三俗”封杀的“民间艺术家”?

清人陈廷焯《词坛丛话》也曾说:“秦写山川之景,柳写羁旅之情,俱臻绝顶,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柳永用自己的一生,发展和创新了宋词,虽没能官场得意,但好在为后世留下了数百首好词。...

TA说2019-02-2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1] 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2]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东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3] [4] 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5] 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6]

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7] 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8] 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9]

流寓江淮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10] [11] 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12]

北宋杭州意象图

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13]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14] ,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15]

科举之路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时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16] ;清明,郊外踏青[17] ;端午,龙舟竞渡[18] ;汴京风情,纸迷金醉。[19] 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20]

柳永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21] 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22] 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23] 不久之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此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怀,对试举仍抱希望。[24]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同时,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柳永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失意兼失恋的苦闷情绪。[25]

加载更多

搜索发现


妙妙说教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来源于百度百科

柳永最让现代人们感兴趣的便是群妓合金葬柳永。由于柳永常年混迹于青楼,所以和歌女们的关系特别好,还经常为歌女们写诗赋词,歌女们还会给柳永二成的分成。当时只要是柳永写的诗词很快就会传遍大街小巷,传唱度极高。据说老妇在井边打水都能看见柳永的诗词。



诗书有云


他是浪子,一生穷困潦倒;也是词人,终成一代文宗。

他是白衣卿相,浅斟低唱之间奉旨填词;也是井水歌王,为历史上最早的自由撰稿人。

他是宋朝最红的词人,范仲淹、欧阳修都被他的光芒所掩盖,就连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也对他膜拜不已。

他一生流连于于市井之间,出没于烟火之地,一生壮志未酬,漂泊潦倒,却在文学方面彪炳史册。


遇见下一世的你


柳永是一个多情的人。他对那时候的风尘女子给予了无边的同情,美好的歌颂和亲切的友谊。他用自己的作品真切地赢得了她们的尊重和爱戴。自古白衣卿相,自是天下无敌。他的作品表达了对底层歌女的热爱。所以她死后,有众多风尘女子凑钱为他送葬。


青年作家辛峰


柳永是一个宋词大家,但他只是一个江湖词手。他的词只是在勾栏瓦肆中最流行。平生浪迹江湖,其词作,不入朝廷庙堂,其词名也是被后人推崇为婉约派主将。


百姓之家


柳永是一个宋词大家,但他只是一个江湖词手。他的词只是在句栏瓦肆中最流行。平生浪迹江湖,其词作,不入朝廷庙堂,其词名也是被后人推崇为婉约派主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